我們怎樣聽見聲音

2022-10-13 02:12:06 字數 3315 閱讀 8285

師:只要物體產生振動,就能發出聲音。振動停止了,聲音也就停止了。

師:板書: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師: 1.在實驗中,我們為什麼要把發聲的音叉插人水中來觀察其振動情況而不是直接觀察?

2.蜜蜂、蚊子、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是依靠什麼振動發聲的?

生i:我們不宜直接用肉眼觀察音叉發聲時的振動情況,所以把發聲的音又插人水中,通過觀察濺起的水花判斷出發聲的音又在振動,現象較為明顯。

生2:蜜蜂、蚊子是通過翅膀的振動發聲;二胡是通過弦的振動發聲;笛子是通過空氣柱的振動發聲。

師:實驗中將音叉的振動轉換為水的振動,這種方法叫轉換法,即將乙個量的變化轉化為另乙個且的變化。它是我們物理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師: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那麼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在空氣中是怎樣傳播的呢?

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部分後,老師用多**展示

1.水滴滴人平靜的水面,水的振動形成的水波

2.彈簧一端振動時,振動在彈簧上形成疏密相間的波。

3.模擬音又振動形成疏密相間的聲波向四周播的過程.根據水波、彈簧波的形成及傳播,使學對聲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師板書: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這種傳遞聲音的疏密相間的波動叫做聲波。

師:把可樂瓶底去掉,蒙上橡皮膜後,將瓶口對酒精燈的火焰,敲擊橡皮膜使其發聲,指導學生觀火焰的振盪情況,加深學生對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

的理解。

師板書:回聲是在傳播過程中被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聲一行

師: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如遇到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原聲和回聲間隔不到0.

1秒(或距離小於17公尺)時,回聲和原聲就會混在一起,可以加強原聲.在修建劇院、禮堂時就考慮到這一問題,從而使聽到的聲音更為清晰、飽滿.

師:聲音是一種波,不僅能被聽到,還可以被「看到」。

利用示波器老師把不同聲音頻號在顯示屏上顯示出聲音的不同波形、加深學生對聲波的認識。

師:聲音是怎樣從發聲處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到遠處的?

生:聲音要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麼東西來做媒介,也可能不需要什麼東西做媒介,在真空中就可以進行傳播。

師:為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下面我們就**聲音的傳播條件是什麼?

活動2:傳聲實驗

a.真空能傳聲嗎

師:將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撥通手機,手機發出鈴聲.我們看到螢幕發光,清楚地聽到鈴聲。

師:用抽氣機逐漸抽取瓶中空氣,當抽到一定程度時,我們依然看到螢幕發光,但我們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幾乎聽不見了.拔掉抽氣機,讓空氣重新進人瓶中,此時,我們在看到螢幕發光的同時,又聽到了清晰的鈴聲。

師:1.在整個實驗中,手機一直在發聲嗎?你的依據是什麼?

2.隨著瓶中空氣越來越少,我們聽到的鈴聲有何變化?它說明了什麼?

生1: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螢幕始終在發光,說明手機一直在發聲。

生2:隨著瓶中空氣越來越少,我們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它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即: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b.固體、液體可以傳聲嗎

師: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

1.玻璃魚缸中盛有金魚,站在旁邊的老師用力拍掌,金魚受驚。

2.兩個同學一組,乙個同學用力叩牙齒,自己聽到的聲音很響,但旁邊的同學卻聽不到。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需要氣體、液體、固體等作為傳聲的介質。

2.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效果比在液體、氣體中傳播的效果好。

3.在真空中,聲音是不能傳播的。

( 三)教學小結

由學生歸納本節內容,匯報自己的收穫和存在的問題,老師就重點、難點作出強調.

( 四)作業布置

1.複習本節課所學知識,預習第一節剩餘部分。

2.課堂作業:「自我評價與作業」第1,2題。

第二課時

( 一)新課引入

師:1.什麼是聲源?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形式是什麼?回聲是怎樣產生的?

3.聲音傳播的條件是什麼?真空可以傳聲嗎?

師: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都可以傳播,但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那麼我們如何比較聲音傳播的快慢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聲音傳播有多快」。

( 二)新課教學

師:1.什麼是聲速?

2.聲音傳播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3.聲音在15攝氏度的空氣中,每秒傳播的速度是多少?

生1.單位時間內,聲音傳播的距離叫聲速。

生2.聲音傳播的快慢與介質和溫度有關。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傳播得慢,在液體中傳播得較快,在固體中傳播得更快。在同一物質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生3:在15℃的空氣中,每秒傳播的距離是340m,參照課本圖2一11,師生共同閱讀,老師適時點撥,**耳朵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一聲波一外耳道一鼓膜一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橙骨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三)典型例題

例1除夕夜,熱鬧的春節文娛晚會進行到午夜時,大家都會等待新年的第一聲鐘響,在人們敲響大鐘後,有同學發現,雖然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大鐘仍「餘音不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鐘的回聲

b.有餘音說明大鐘仍在振動

c.是人的聽覺「延長」了時間

d.大鐘雖已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

答案:b

例2「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詩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這是因為寒山寺的大鐘受到撞擊發生了

答案:振動

例3在裝滿水的長鐵管一端敲擊一下,在較遠處的另一端將聽到三次響聲,為什麼?

解析敲擊鐵管,使鐵管發生了振動,發出聲音。敲擊聲分別通過空氣、水和鐵進行傳播,由於聲音在這三種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聽到三次聲音。聲音在鐵中傳播最快,水中次之,在空氣中傳播最慢,所以第一次聽到的是鐵傳來的敲擊聲,第二次聽到的是水傳來的敲擊聲,第三次聽到的是空氣傳的敲擊聲。

例4我們看到閃電之後5s,聽到了雷聲,請發生雷電的區域大約離我們有多遠?

解s=vt=340 m/sx5 s=1700 m.

這裡要注意乙個問題,如果涉及到回聲的話,要考慮聲音所走過的路程是實際距離的兩倍。用聲吶探測水中魚群的位置,聲音從發出到**到,實際走過的路程是距離的兩倍。

(四)教學小結

由學生自己匯報:

本節學習了哪些知識?

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回答後,老師對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

( 五)作業布置

1.複習本節課所學知識,預習第二節內容。

2《.基礎訓練》 2.1節。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由於內容較多,分兩課時完成學習任務,時間安排較為恰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課文中的活動適當地進行改進,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了實驗**活動,感受深切,興趣濃厚,並通過交流討論,總結概括出結論,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並初步掌握了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小結時,教師引導學生複述有關內容,這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利用精練的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整體教學效果較好。

《2 1我們怎樣聽見聲音》學案教師版

第二章聲音與環境 預習風向標 一 聲音的產生 1 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2 人說話是靠聲帶的振動發聲的。二 聲音的傳播 1 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叫做聲波。2 聲音的傳播需要有介質,氣體 液體和固體都可以作為傳聲介質。3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三 聲速 1 聲音每秒鐘...

我們怎樣區別聲音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知道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了解不同音調的聲音在波形上的差異.2.了解影響弦樂器音調高低的因素。過程與方法 1.經歷 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 的實驗過程,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2.通過 弦樂器的音調與什麼有關,讓學生學習控制變數法的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5 分鐘訓練 預習類訓練,可用於課前 1.下課了,山村小學的敲鐘人舉起錘子敲擊大鐘,學生能夠聽到鐘聲是因為 a.看到錘子在晃動b.由揮動的錘子引起的聯想 c.空氣中的聲波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動 d.以上說法都對 思路解析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任何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必須需要介質,真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