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2023-01-02 10:45:02 字數 3643 閱讀 4943

5 分鐘訓練 (預習類訓練,可用於課前)

1.下課了,山村小學的敲鐘人舉起錘子敲擊大鐘,學生能夠聽到鐘聲是因為( )

a.看到錘子在晃動b.由揮動的錘子引起的聯想

c.空氣中的聲波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動 d.以上說法都對

思路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任何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必須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人通過耳朵來感知聲音。

答案:物體振動介質耳朵

2.聲音是由_________產生的,需要_________傳播,人感知聲音的器官是

思路解析:錘子敲擊大鐘,引起大鐘振動,在空氣中激發出聲波,聲波傳到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的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將訊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答案:c

3.用牙齒咬住一根筷子的一端,將另一端頂在鬧鐘上,用兩個手指分別堵住兩隻耳朵,這時你還能聽到鬧鐘的走時聲嗎?若把筷子離開鬧鐘呢?親自做一做,實驗現象說明了哪些問題?

答案:可以聽到;聽不到。此實驗說明:(1)筷子(固體)可以傳聲;(2)通過牙齒、頜骨傳聲,即骨傳導是人類感知聲音的另一途徑。

10 分鐘訓練 (強化類訓練,可用於課中)

1.醫用聽診器由耳具、皮管、胸具三部分組成。當醫生使用聽診器時,微弱的胸腔聲音沿著_________傳播,聲音不易聲音的能量損失醫生能聽到清晰的聲音,以從中獲取

思路解析:通常情況下,聲音依靠空氣傳播,在傳播過程中要向四面八方分散,聲音會越來越弱。如果讓聲音沿著木棍、金屬棒傳播,聲音就不易向四方擴散,而是沿著這些物體傳播,其能量損失就會很小,聽起來響亮一些。

答案:胸具、皮管、耳具向四面八方擴散很小胸腔內臟的運動資訊

2.下列是通過骨傳導感知聲音的是( )

a.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聽音叉的聲音

b.用手指將耳朵堵住,再聽音叉的聲音

c.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手輕輕敲打桌子的聲音

d.把振動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齒上聽聲音

思路解析:骨傳導是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的一種傳導方式,這種方式與正常情況下利用耳朵聽取聲音是不同的。a、c中只是傳聲介質不同,但聲音還是由鼓膜振動引起聽覺的;b中將耳朵堵住,將聽不到聲音;d中聲音通過牙齒、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屬於骨傳導。

答案:d

3.有人設想,太空飛行員站在月球上,突然飛來的流星落在他的不遠處,那麼對於這位太空飛行員來說,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他能用耳朵聽到撞擊聲

b.他像看無聲電影一樣,完全感知不到聲音

c.他能清晰地感知聲音

d.無法確定他能否感知聲音

思路解析:流星撞擊月球表面,使地表振動發聲,但月球周圍沒有空氣,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所以聲音無法從空中傳向人耳引起聽覺,故a錯。月球表面振動產生的聲波會通過月球表面的固體物傳向站立的人,進而通過人體的肌肉、骨骼等傳向聽覺神經,從而使人感知聲音,故b和d均錯,c對。

答案:c

4.下面不是由於雙耳效應達到的效果是( )

a.雷聲來臨時,電光一閃即逝,但雷聲卻隆隆不斷

b.將雙眼蒙上,也能大致確定發聲體的方位

c.大象判斷聲源的位置比人判斷得更準確

d.舞台上的立體聲,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思路解析:雷聲隆隆不斷是因為聲源不停地發出雷聲,所以a是錯誤的。

答案:a

快樂時光

「科學」的預見

上課時,老師問湯普森:「如果人缺了左耳,那將會怎樣呢?」

「那將聽不到來自左邊的聲音。」湯普森回答。

「如果右耳也缺了呢?」老師又問。

「那將什麼也聽不見了,」湯普森說,「並且什麼也看不見了。」

「哦!會這樣嗎?」

「是的。」湯普森自信地說道,「您想,如果兩隻耳朵都沒了,那戴在頭上的帽子不就蓋了下來,把眼睛給遮住了嗎?」

30分鐘訓練 (鞏固類訓練,可用於課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傳播聲音

c.聾啞人也能打**

d.聲音在所有固體中都比在液體中傳播得快

思路解析:要想感知到聲音,在發聲體和人耳間必須有介質,而且聲源振動的頻率必須在20~20 000 hz之間,還得有一定的響度,這些在a中都未明確,所以不一定能聽到聲音。有一種「骨傳**」,發話時利用喉頭的振動,受話時利用塑料制的突起物使耳邊的鐙骨振動,從而感知聲音,這是專門為發聲和聽力有障礙的人製造的,選項c正確。

從課本中的聲速表中可查得,聲音在軟木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液體中小,故選項d錯。

答案:bc

2.關於人感知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耳道完全堵塞時,無論如何也聽不到聲音

b.鼓膜完全損壞時,無論如何也聽不到聲音

c.聽覺神經損壞時,無論如何也聽不到聲音

d.利用骨傳導也能聽到聲音

思路解析:人能聽到聲音,一定是某種振動通過某種途徑(空氣將聲波傳給鼓膜,引起鼓膜振動,或通過骨傳導)傳到了聽覺神經,聽覺神經將聽覺訊號傳給大腦,從而感知聲音。如果聽覺神經損壞,則無論如何也聽不到聲音;如果只是傳導障礙,可通過其他途徑將振動傳遞給聽覺神經,從而感知聲音。

答案:cd

3.初夏,雷雨交加的天氣裡,我們往往會聽到「炸雷聲」,有人害怕地用雙手堵住耳朵,但還是聽到了雷聲,這是因為

答案:骨傳導的作用

4.蛇經常將頭貼在地面上,對外界的聲音刺激非常靈敏,但蛇沒有耳朵,你猜想出蛇是通過來感知聲音的。

思路解析:蛇沒有耳朵,但頭中有一塊骨頭,將頭貼近地面時,聲音經大地傳播給頭中的骨頭,把聲音傳給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答案:骨傳導

5.如圖1-2-1所示為貓、蝙蝠和海豚的發聲頻率範圍和聽覺頻率範圍。三種動物相比較,發聲頻率範圍最小的動物是聽覺頻率範圍最大的動物是

圖1-2-1

思路解析:由題圖可知,貓的發聲頻率範圍為760~1 500 hz,聽覺頻率範圍為60~65 000hz;蝙蝠的發聲頻率為10 000~120 000 hz,聽覺頻率範圍為1 000~120 000 hz;海豚的發聲頻率範圍為7 000~120 000 hz,聽覺頻率範圍為150~150 000 hz.由以上資料可知,發聲頻率範圍最小的動物是貓,聽覺頻率範圍最大的動物是海豚。

答案:貓海豚

6.你聽說過雙聲道和多聲道嗎?實際中是如何實現的?

答案:雙聲道和多聲道都是由於雙耳效應使人聽到聲音是立體的。把兩隻話筒放在聲源左右不同的位置,通過揚聲器**出來,這樣我們會感到不同聲音從不同位置傳來,這就是常說的雙聲道立體聲。

若在聲源四周多放幾隻話筒,再對應多放幾隻揚聲器,這樣聽眾就會感到聲音來自四面八方,即所謂多聲道。

7.(**性實驗)哪只耳朵聽力更好些?

實驗器材:機械表,捲尺。

實驗步驟:

①乙個學生坐在椅子上,並被蒙上眼睛;

②另乙個學生拿著手錶,站在被蒙上眼睛的學生的一側(左或右)約50 cm處,持手錶學生逐漸將表靠近蒙著眼睛的學生,當他聽到手錶滴聲就停止移動;

③第三個學生量出手錶與被蒙上眼睛的學生的耳朵之間的距離,寫下這個讀數;

④對矇眼的學生換乙隻耳朵進行同樣測試並記錄;

⑤輪流調換,使其他兩個學生也進行同樣的測試,記下所有的計數。

回答:(1)你的雙耳聽力一樣嗎?哪只耳朵聽力更好?

(2)你們三人中誰的聽力更好?

(3)對於剛才的測試你能否加以改進?

(小知識:感冒會使聽力下降,耳垢太多也會影響聽力)

思路解析:實際做一做,通過測量資料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注意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最好在安靜的室內測試。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反思

我對本節課最滿意的是 本節課充分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 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到 骨傳導 這一教學程序中層層深入,絲絲入扣,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讓他們自己動手實驗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科學 能力。當學生自己成功地獲得 骨傳導 這一知識後,他們很自然地將這一知識運用來幫助殘疾人。整個過程達...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教學反思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一課是學生在學過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之後,再來學習了解我們自己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體現了物理是 生活中的物理 是 身邊的物理 的思想。在教學中,我從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豐富多彩的聲音,人們憑藉耳朵聽到這些聲音 引出疑問 人耳是通過什麼途徑感知聲音的呢?耳聾的人是不是一定無法感知聲音...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教學反思

慶安縣第五中學武學斌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 是一物理生物課,它既介紹了人而結構,有說明了人聽到聲音所必備的條件是生源 發聲體的振動 介質的傳播 健康的耳朵。這樣講授下來我根據實際,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從圖入手,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把枯燥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了。在一開始學生閱讀本課內容,根據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