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例1教學設計

2022-10-12 12:21:03 字數 3642 閱讀 6742

新課標人教版第八冊數學廣角

《植樹問題1》教學設計

翠景東方小學唐兆軍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117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發現一條線上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規律,經歷數學建模的過程,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電腦教學課件、小棒、操作題紙、課堂練習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引發的思考。

①出示幾張路邊綠化樹的**,讓學生欣賞並說說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要在路邊種樹?

②理解棵數、間隔與間隔數:植樹應該考慮到什麼?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出棵數、間隔與間隔數,讓學生理解這些概念。

③引出課題:植樹中的棵數和間隔數還存在著數學學問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植樹問題。

【設計意圖】以綠化樹為素材,引出植樹,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然後圍繞植樹這個話題,理解棵數、間隔與間隔數這些概念,在不知不覺中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探索,激發探求植樹問題的慾望,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

2、整體感知、確定研究方向。

①課件:下面請同學們來當一回園林設計師,請你設計在20公尺長的小路一邊種樹(兩端都種),每隔5公尺種一棵,需要種幾棵樹?

(由於題目中的條件有特別的限定的,學生在已有知識的情況,會直接算出,但不一定是正確的。)

②展示學生的猜想。4棵

③理解:兩端的意思。

④今天我們研究的是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想解答已知條件的植樹問題,讓學生在大背景下學習兩端都種的植樹問題。運用分類與整合思想研究植樹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引出、開展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規律

1、提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一看到路邊的**就想到了要植樹,現在老師就給你提供一些有關路邊要種樹的具體資訊。

課件:在全長100公尺的路一邊植樹,每隔5公尺栽一棵樹(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請你算一算: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設計意圖】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猜一猜,啟用學生的原有經驗,引發學生的矛盾衝突,激發學生的**慾望。

2、自主**。

棵數和間隔數到底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你大膽的猜想一下!

要驗證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可以怎樣研究?

能用直觀的圖示方法來研究嗎?

【課件】顯示:隔5公尺種一棵,再隔5公尺種一棵……,一直畫到100公尺!感覺怎樣?

(學生感覺:這樣一棵一間隔畫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太麻煩了,又浪費時間。)

師:要研究棵數和間隔數之間有什麼關係,難道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思考、交流,嘗試從簡單入手,用「把大數變小數」的方法進行研究,滲透「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

3、發現規律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分析,然後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

師:同學們通過用剛才的操作與觀察,發現在小資料中兩端都種的情況下,都有「棵數比間隔數多1」的規律。

看來,畫線段圖確實能幫助我們清晰地分析數量關係,這是數學上常用的一種好方法。

師:「棵數比間隔數多1」的規律是同學們用較小的資料研究出來的,如果資料增大,這個規律還成立嗎?(讓學生思考回答)

師:看【課件】仔細觀察

乙個間隔對應一棵,這樣一直對應下去, 1000個間隔就有1000棵,種完了嗎?

師:如果這條路變得很長很長、無限長,兩端都種還有這樣的規律嗎? (學生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不管數字多大,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最後還要補上一棵才達到兩端都種的結果。這個環節,潛移默化地滲透「極限」的思想。

4、總結歸納

師:我們來回憶一下整個研究過程,還記得我們是通用怎樣的研究得出這條規律的嗎?

歸納「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

那兩端都種:10棵樹有多少個間隔?20棵、50棵呢?

10個間隔有多少棵樹?20個、100個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研究問題可以從簡單入手,將困難的變為容易的,將複雜的變為簡單的,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把抽象的數學化歸思想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體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價值,提高思維的素質。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解決路邊安裝路燈的問題(過渡語:為了方便人們行走,我覺得還應該給建設路安裝一些路燈,能用我們今天所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嗎?為什麼?)

在全長300公尺的路一邊安裝路燈,每隔15公尺安裝一盞(兩端都安),一共需要安裝多少盞路燈?

2、(過渡語:在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類似植樹問題的現象,你發現了嗎?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類似植樹問題的其他問題)

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栽樹,每隔6公尺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後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3、5月28翠景東方小學十週年校慶活動時,在筆直的跑道一旁插著51面小旗,(兩端都插),它們的間隔是2公尺,跑道長多少公尺?做課間操時,10名學生站成一排,每兩個同學之間相距2公尺,那麼從排頭到排尾一共有多少公尺?

(過渡語:在我們生活中,不僅物體與物體之間有間隔,時間與時間也有間隔。)

4、廣場上的大鐘4時敲響4下,6秒敲完。10時敲10下,需要多長時間?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舉例,體會到植樹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路燈排列、排隊等生活現象都與「植樹問題」有著相同的數學結構,也給這種數學思想以充分的建模。通過不同層次的四個練習,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2、請你回憶一下,在研究植樹問題時,我們經歷了怎樣乙個學習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示?

3、拓展延伸。數學史上有個「20棵樹」的植樹問題,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引起研究家的研究興趣。

這就是:『20棵樹,若每行四棵,問怎樣種植,才能使行數更多?

【課件】早在十六世紀,古希臘等國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出示圖1)

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大師山姆完成了十八行圖譜。(出示圖2)

進入二十世紀,數學愛好者繪製出了二十行圖譜,創造了新紀錄並保持至今。(出示圖3)

【結語】今天進入21世紀,20棵樹,每行4棵,還能有更新的進展嗎? 數學界正翹首以待!期待著同學們大膽探索、積極思考,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設計意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比獲乙個結論本身要重要。這個環節,讓學生在回顧反思中梳理研究方法,為學生今後學習「解決問題」這個領域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世界著名三大難題之一的「20棵樹問題」結尾,引發學生對數學內在美的一種驚嘆與追求,激發學生後續研究的極大興趣。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棵數比間隔數多1

總長 ÷ 間距 = 間隔數間隔數 + 1 = 棵數

20 ÷ 5 = 4 (個4 + 1 = 5 (棵)

100 ÷ 5 = 20 (個) 20 + 1 = 21 (棵)

【設計意圖】通過圖形與文字一體的板書,讓學生從簡單的示意圖中,理解數學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的獲知,起到較好的過渡。整個板書簡潔,明了。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9頁的 數學廣角 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後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這節課的教學...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數學廣角 簡單的排列組合 教學設計 涇縣城關二小 許彍 一 教學設計思路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9頁的 數學廣角 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後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重疊問題教學設計 樂山小學 李永吉 教學內容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重疊 第108頁。教學目標 1.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並能用數學語言表述。2.使學生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3.培養學生初步養成善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