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說課稿

2022-10-11 16:39:04 字數 1194 閱讀 8672

說課人:馬黎明

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依據課程標準的這一內容規定,八年級《中國歷史》上冊21課選取4位人物及其成就,編寫了《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兩位科學家的典型事蹟和兩位思想家的典型事蹟處於同一層面上,是同等重要的基礎知識,而彼此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絡。但是他們卻有共同之處:都有崇高的愛國精神;都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有強烈的重新意思;都向西方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他們學習的根本目的。

八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已經具有建構知識的一定潛能、動機和可能性,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

基於對教材知識和學生的上述認識,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1、了解並能夠說出中國近代科技思想文化代表人物和他們的主要成就:詹天佑—京張鐵路;侯德榜—「侯氏制鹼法」;魏源—《海國圖誌》:嚴復—《天演論》。

2、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煉歷史有效資訊能力、綜合分析概括能力有進一步提高。

過程與方法:1、創設「感動中國——中華歷史文化名人評選活動」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求教材知識,鍛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2、分析比較四位名人在各自領域能夠做出貢獻的主要原因,找出他們成功的共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驗、學習四位名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學趕超世界先進文化、熱血報國的赤子之心。

2、能夠認識「先進文化代表社會發展方向」,誰先進就要向誰學習。

教學重點:「感動中國——中華歷史文化名人評選活動」中,分析四位文化名人典型事蹟,找出他們的共性:救亡圖存,向先進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等情感因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歷史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讓學生親自體驗**歷史的過程和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養成情感態度價值觀。歷史知識不是教師傳授的,應當是認知的主體——學生主動構建的。

基於這一認識,本課教學過程重點表現為兩大環節:

二是師生互動,理解新知。

主要通過兩個互動環節來實現。互動一:通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分組體驗感知教材內容,鍛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煉歷史有效資訊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互動二:活動與**:**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嚴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分析,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學習西方就是學先進」,「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他們學習的根本目的。

教師適時點撥:「先進文化代表社會的前進方向,所以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以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思想為支撐,他們才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巨大貢獻。

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二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新式教育的開端和近代文藝巨匠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眾多易於混淆的知識點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節課學過的線索,按 內容 對號入座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 上述思想家科學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餘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並且都是留學成材後,歸來報效祖國的知識界精英...

科學技術與哲學

1 你認為科學是西方對世界的獨特貢獻嗎?為什麼?人對某問題的見解之所以謂 觀點 皆因其取決於持該觀點之人看世界的立足點。科學是否西方對世界獨特貢獻 的判斷必然與理解科學的特徵有關。而對於 科學是什麼 我贊同吳國盛教授提出的從寬到窄三個定義 最寬者,把科學定義為人類與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其最原始形態為博...

科學技術史

一 近代科學革命發生的背景 一 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為近代科學革命的興起提供了最重要的社會條件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中世紀後期歐洲封建經濟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產生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 16 世紀後,日益壯大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