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哲學重點總結

2021-07-14 10:20:34 字數 4646 閱讀 6047

古希臘神話

(1)主張自然界與超自然界同時存在的二域世界的觀念。既承認存在乙個客觀的自然界,人和社會生活與其中,同時又主張存在乙個超自然的世界,由各種神和鬼及其居住的地方所組成。任何乙個神都有其來龍去脈,在神譜中的地位非常明白清楚。

完備系統的神譜可以看作自然之邏輯構造的原始象徵,是邏輯系統的原始形式。神譜弘揚了秩序、規則的觀念,是希臘理性精神的**之一。

(2)主張自然界中存在秩序,這些「秩序」是超自然「實體」干預的結果。農作物的生長、月亮的盈虧、太陽的執行等都有一定的形式,人有其「命運」,一切現象不過是其意志的展現。自然界已不再是變化莫測的渾沌狀態了,每一區域和範圍有乙個專門的神來掌管,強化了自然界的秩序,決定論思想的萌芽

(3)人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能夠憑藉精神的力量去調節和控制自然力。這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核心思想。通過與超自然實體(神、靈)等的聯絡與合作,即原始宗教的儀式或活動:

祈禱、**讚頌、告誡布道、吟誦法規、占卜模擬、聖餐宴會、供奉犧牲、集會活動、神靈啟示、符號象徵等。嚴格複雜的儀式調節著這種聯絡和合作。某項工作越困難越危險,這些儀式就變得越重要。

正是這些儀式的履行賦予他們一種新的力量感,使他們相信:不只是服從自然力,而是能夠憑藉精神力量去調節控制自然力。

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特徵

1、主張對自然界作本原性的第一性的探索;

2、強調自然界變化的形式動因;物體的運動變化完全歸結為自然的原因,排除了神的干預;理論內部的邏輯非常嚴密,閃爍著理性的光輝,許多對自然的解釋具有經驗的可檢驗性。如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中關於落體的描述。

3、主張通過求知來適應人所處的自然環境。

近現代「科學」的內涵

近代自然科學繼承希臘科學「探索內在性」的偉大事業。近代科學先驅們發現, 自然界是乙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是乙個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運動的世界, 因此, 探索自然的「規律」是人類理性能夠做的最合適的事情。

推理、論證、證明、演繹等方法被近現代西方科學所弘揚。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也把理性片面發展成為一種「工具理性」, 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與希臘科學的重大區別,導致了片面的理性。

近代自然科學不是希臘意義上純粹的科學, 而是功利性、求力型科學。它以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提高人類對於周圍環境的掌控能力、按照人類自身的意志製造乙個人工的生活環境為目標, 因而它重視外在經驗, 重視有系統設計的、可重複的實驗方法。它對數學的運用並不只是推究「道理」, 而是將世界納入可計算的網路之中, 本質上受制於「控制」和「征服」的意志。

科學:一種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具有以下特性:

(1)系統性

「科學力圖用系統的思維,把這個世界中可感知的現象盡可能徹底地聯絡起來。」

有組織的系統化的知識體,能夠解釋眾多的現象,揭示事物的底蘊,並找出其中的聯絡,解釋自然界的奧秘。

(2)精確性

科學追求精確性,常用精密明確的語言,尤其是數學語言表達思維成果。

落體定律;克卜勒定律;牛頓定律等

(3)可錯性或可變性

自然科學不滿足於含糊的語言和不嚴格的概括,追求精確化就會使科學理論容易接受經驗的檢驗,使它面臨被觀察、被實驗資料反駁的更大危險。這不是科學的弱點,正是科學的生命力所在。

(4)批判性

批判性是科學最根本的特性。組成科學的一切要素都有經受事實、經驗、實踐和其它理論的檢驗,科學中任何權威都不能免除這些檢驗。一旦免除檢驗,就可能蛻變成教條或偽科學。

與巫術、宗教、偽科學相區別 「誠則信,信則靈」,拒絕接受檢驗和批判

東西方對於「科學」內涵的不同理解

廣義的科學: 文明

人類和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和成果

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

中醫的地位,中國古代有無科學

科學究竟是什麼?

對科學內涵的規定和分析並非是任意的約定,每一種規定的背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意圖和價值取向。

中醫之爭、中國古代有無科學之爭本質上都是這些不同價值取向之爭

非科學有無價值?

科學關注的是知性領域的東西,而宗教、道德、藝術等關注的是人類超現實的心靈世界,人類的終極福祉,兩者不能混淆。在知性、理性所不及的地方,宗教、道德等往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愛因斯坦:「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足的,而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 釋迦牟尼、摩西和耶穌

哈爾旦因:「有智慧型的人將宗教和科學理論並用,以調節自己的操行。」

邏輯實證主義

可證實標準:

把劃界看作他們科學觀的基本點。主張的劃界標準就是意義標準。認為科學理論是由有意義的命題組成的,只有有意義的命題才是科學命題,否則便是應當拒斥的非科學的、形上學的命題。

命題的分類

1、有意義的命題:

分析命題: 包括邏輯和數學,必然真或必然假的命題,包括重言式和矛盾式。

綜合命題: 指經驗科學領域的命題,對世界有所陳述,具有或然性,能夠用經驗去驗證。

2、無意義的命題: 形上學命題

強證實原則: 直接證實,當下的、「此時此地」 的經驗的證實。

弱證實原則:間接證實,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方法來證實;或者可以說成是「原則上可證實」。

「月球背面有一座三千公尺的高山」。

經驗證實可靠嗎?

直接證實:

直接經驗中有錯覺和幻覺;有主觀性和私人性。

語言表述的證實,「紅」、「甜」、「發怒」等。

間接證實:就是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方法的證實。

「這把鑰匙是鐵做的」。 或然性的證實

(1)「鐵製的東西放在磁鐵附近就會被吸引」。這是乙個已經被證實的物理定律;

(2)「這是一塊磁鐵」,這也是已經被證實的命題;

(3)「把這把鑰匙放到磁鐵附近」,可以通過行動被直接經驗證實;

(4)「這把鑰匙會被磁鐵吸住」,這是乙個預言,也可被直接經驗證實。

問題 1、「磁鐵能吸鐵」,是從過去經驗歸納得出的命題,它是否適用於以後,只有或然性,沒有必然性;

2、「鐵能被磁鐵吸引」,這只是鐵的乙個屬性,不是它的全部屬性,鐵的屬性有很多,因而對它的確定性的間接證實也是不可能的。

證實標準存在的問題:

1、全稱命題如何證實?全稱命題通常可以寫出「所有的f都是g」的形式。

2、反例:將乙個能夠由觀察陳述推導出的命題s,如「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和另乙個無意義的陳述n,如「愷撒是質數」,兩者析取得到s∨n,即「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或愷撒是質數」。

(二)證偽主義:可證偽原則

波普爾受馬克思、弗洛伊德、阿德勒、愛因斯坦等影響,把可證偽性作為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標準,他主張:「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性就在於它的可證偽性,或可反駁性,或可檢驗性。」

對證實原則的批判

1、自然定律、科學規律的表述是全稱陳述的形式,其應用的事例是無限多的,而人們所進行的檢驗,始終是有限次數的觀察和驗證。

萬有引力定律

天下烏鴉一般黑。

銅是導電的。

2、全稱陳述不能通過經驗證實單稱陳述得到證實,但卻能通過經驗證偽單稱陳述而得以證偽。由此他提出了同經驗證實原則相對立的——經驗證偽原則。

凡天鵝都是白的」。

否定形式

不是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

存在乙隻不是白的天鵝」。

3、從邏輯上講,證實是歸納邏輯的應用,證偽是演繹邏輯的應用。

如果p,那麼q如果p,那麼q

p非q,

所以,q所以,非p

如果物體受到摩擦,那麼它就發熱。

可證偽性只要求一種邏輯上的可能性,並不要求對理論的證偽已經成為現實。

所以,由可證偽性標準所確定的科學理論,既包括歷史上已被經驗證偽的理論,也包括至今尚未被證偽的,但在邏輯上將來有可能被證偽的理論。

(三)庫恩:模糊劃界標準

他認為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分就在於是否在「正規化」的指導下從事解決疑難的活動。

正規化的含義

1、一定時期內科學共同體「看問題的方式」,包括共有的世界觀、方**、信仰和價值標準;

2、科學共同體一致接受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取得的重大科學成就;

3、科學共同體擁有的儀器裝置和使用方法;

4、正規化還包括自己的範例,即根據公認的科學成就作出典型的具體題解。科學共同體的成員必須通過範例的學習,才能掌握正規化,學會解決同類問題的方法。

正規化的幾個層面:

哲學的層面社會學的層面

科學的層面心理學的層面等

科學的標準: 有無典型正規化的形成

(四)拉卡托斯的劃界標準

拉卡托斯提出科學劃界的單元應該是科學研究綱領,而不是孤立的假說和理論。 他把能不斷預見新事實的理論看作是科學的,而不能預見新事實的理論則是非科學的。

科學研究綱領由硬核核保護帶組成。硬核指的是核心的概念和理論。保護帶有正面啟示法和反面啟示法,促使研究綱領發展壯大。

拉卡托斯把理論看作是有乙個歷史過程的理論體系,處於進化期的理論(能做出真正超量的新穎事實預見 )是科學的,處於退化期的理論是非科學的,試圖克服前面劃界的侷限。但如果乙個理論最終要由歷史來作出決斷的話,實際上也就否定了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區分。

(五)費耶阿本德:消解標準

認為科學是一種社會事業,科學與社會的其他精神活動存在著多方面的聯絡和作用,科學與非科學之間並不存在嚴格的界限,兩者既不可能截然區分,也不應當進行區分,劃界不僅是人為的,而且對知識的進步是有害的。

張功耀《告別中醫中藥》「從文化進步角度看,中醫中藥沒有尋求自我進步的道路,約束了對對病理和生理的理解;從尊重科學的角度看,中醫中藥既缺乏經驗基礎又缺乏邏輯基礎;從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角度看,中醫中藥在倡導不科學施治的同時,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中醫中藥蘊含著裝腔作勢的醫理解釋,推行毒物、異物、汙物入藥。因此,我們有理由告別中醫中藥。」並公開建議「中醫在5年內全面推出國家醫療體制。」

科學技術與哲學

1 你認為科學是西方對世界的獨特貢獻嗎?為什麼?人對某問題的見解之所以謂 觀點 皆因其取決於持該觀點之人看世界的立足點。科學是否西方對世界獨特貢獻 的判斷必然與理解科學的特徵有關。而對於 科學是什麼 我贊同吳國盛教授提出的從寬到窄三個定義 最寬者,把科學定義為人類與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其最原始形態為博...

科學技術史

一 近代科學革命發生的背景 一 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為近代科學革命的興起提供了最重要的社會條件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中世紀後期歐洲封建經濟的解體。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產生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 16 世紀後,日益壯大起來的...

詳細科學技術內容

深厚表土多圈管凍結下凍結壁形成過程中的溫度場 水分場和應力場三場耦合作用,考慮三場耦合條件下的凍結壁力學效能研究 凍結法鑿井壁後注漿引數優化設計研究,影響因素多,且是乙個動態過程。因此,課題的研究採用理論分析 模型試驗 現場實測 凍土強度試驗以及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技術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技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