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課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平均數》教學設計

2022-10-11 04:51:05 字數 2451 閱讀 2944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設計(微型課)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平均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操作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2、使學生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求簡單資料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同學們,想玩兒嗎?這節課就讓老師帶領大家進行一分鐘跳繩比賽好嗎?請班長和中隊長做好記錄。我們先請第一和第二小組的同學上場,準備好了嗎?開始!

這是他們的成績。因為劉奕同學跳的次數最多,所以我宣布第一小組獲勝!為什麼你們不同意?那怎樣比才合理呢?把每組成績加起來比?對呀!人數都不一樣,怎麼能比呢?

請大家分小組再討論一下,到底怎樣比才最公平?

~ ~ 你們小組的意見是什麼?哦,應該算出每組中每個同學跳的平均次數。~ ~ 你們的看法呢?

同意他們意見的請舉手,看來,大家都覺得要先算出平均數才最公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均數。(板書課題)

二、進行質疑,探索新知

1、看到這個課題,你想說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平均數與平均分有什麼關係?平均數是乙個什麼數?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研究今天的知識。

2、為了保護環境,三年級一班第一小組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收集礦泉水瓶,做環保小衛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能根據這些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小紅比小蘭多收集了多少個?14-12=2個

小明再給小亮幾個他倆就同樣多了?2個,你怎麼知道的?哦,看出來的。

他們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你是怎樣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的?那怎樣才能讓他們一樣多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 ~ 說說你的辦法。

同學們剛才的方法都是讓多的給少的,在數學上叫「移多補少」,最後他們每人收集的個數同樣多,都是13個,13就是這一小組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就是平均數。是不是這乙個小組的每乙個人實際都收集了13個礦泉水瓶呢?對,它並不是每個同學收集到的瓶子的實際數量,而是相當於把4個學生收集到的瓶子總數平均分成4份。

那除了「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數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自己先試一試。

(14+12+11+15)÷4=13(個)

你第一步求的是什麼?一共收集的個數我們把它叫做「總數」,4我們把它叫做平均分成的「份數」,13是「平均數」。那你知道該怎樣求平均數嗎?對了,用「總數÷份數=平均數」。(讀兩遍)

請同學們開啟數學書42頁,看看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3、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平均數,而且會求平均數了,那咱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兩組的跳繩次數,你能求出他們的平均數嗎?用「移多補少」的方法好算嗎?看來「移多補少」的方法有它的侷限性,我們一般都用計算的方法來求平均數。

動手算一算吧。

(99+106+102+104+140+103)÷6=654÷6=109(次)

(108+102+100+101+134)÷5=545÷5=109(次)

你這樣做的依據是什麼?哦,總數÷份數=平均數

對了,通過計算發現兩組的成績一樣好。

4、老師遇到了乙個問題,你能幫我解決嗎?

小明身高140厘公尺,他要涉水過一條小河,小河邊乙個牌子上寫著「平均水深120厘公尺」,請問小明能安全的淌過小河嗎?

~ ~ ,哦,你認為小明的身高140厘公尺大於河水的平均深度120厘公尺,所以能安全的淌過小河。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 ~ ,你覺得不一定,為什麼?平均水深120厘公尺,並不是指所有的地方都是120厘公尺,有些地方可能比120厘公尺淺得多,有些地方可能比120厘公尺深得多,超過140厘公尺時,小明就有危險。你們同意他的想法嗎?

你真是乙個會動腦筋的孩子,掌聲送給他。~ ~ ,你現在同意他的想法嗎?你能及時糾正自己的想法,你也是乙個好孩子。

5、同學們,這節課快結束了,如果滿分是100分,你認為這節老師的講課可以得多少分?我們應該以你們誰打的分為標準呢?~ ~ ,算出全班的平均分。

~ ~ ,應該先去掉乙個最高分和乙個最低分,再計算平均分,更公平。為什麼要先去掉乙個最高分和乙個最低分?哦你是從電視裡面看到的,你真是乙個會學習的孩子!

怎樣算出全班的平均分呢?這裡的總分是指什麼?總數。全班人數又指什麼?份數。這樣做的依據是什麼?

6、同學們,這節課你快樂嗎?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板書設計: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總數÷份數=平均數

(14+12+11+15)÷4

=52÷4

=13(個)

(99+106+102+104+140+103)÷6

=654÷6

=109(次)

(108+102+100+101+134)÷5

=545÷5

=109(次)

三年級數學平均數教學設計

課題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序號劉寶軍課型新 平均數年月日 教學目標 主備人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的需要,通過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結果是整數 2.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三年級平均數反思

認識平均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不足 1 這節課的教學我改編了教材的例題,設計了2個環節,在第乙個環節 兩隊人數相同,每人拍的個數的設計中男生女生每人都拍了4個,與現實生活中有邏輯上的衝突,考慮重新設計。2 這節課我突出了教材的重點平均數的意義,突破了難點。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第一層次教學沒有根據學生原有...

三年級人教版平均數教學反思

三 滲透估算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學中我結合平均數的特點,先讓學生估算一組資料的平均數,再實際計算,不但找到平均數的範圍,也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 移多補少 培養了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進行檢驗的能力。四 練習具有坡度,循序漸進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練習也要注入新的內涵,在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努力讓不同層次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