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裡的微生物》教學設計

2022-10-11 02:24:03 字數 4680 閱讀 9598

《土壤裡的微生物》教學設計(第1課時)

教材分析

「土壤裡的微生物」是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第13章第2節的內容。是上一節課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土壤裡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它們對生物圈的平衡和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對本單元環境中生物的多樣性具有全面的認識。同時為下一章引導學生對生物進行分類奠定基礎。

因此本節課的意義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本節從單細胞細菌到多細胞的真菌、從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到大型真菌,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土壤中的微生物,學生平時不易見到,細菌需要用高倍顯微鏡才能更好地觀察到形態,細菌的結構更難觀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顯微鏡,教材呈現了細菌的形態結構**,所以只能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認識細菌的基本特徵。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小學科學課和上一學期生物課的學習,對生物學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能夠通過觀察**、閱讀材料、對比分析、合作討論等方式獲取有關資訊。但在學習上仍以感性認識為主,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轉移,但他們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喜歡動手實踐。

,特別是在生活過程中家長或者教師從衛生角度常常提到細菌這個概念,學生對這一概念還是比較熟悉,對細菌與人類的關係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與人類的關係和對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隱性和潛在的,很少有機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容易被學生忽視和輕視,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和學習興趣。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型別、形態特徵,生殖、營養方式、分布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學生比較陌生,這些是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

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學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學中一是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在自主學習中從理論上了解細菌、放線菌的有關知識。二是通過**有關細菌、放線菌形態、結構等**資料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細菌和放線菌的形態、結構。三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並結合觀察、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四是注重發掘生活資源,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對細菌和放線菌的有關知識具有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關「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細菌的存在」學生的舉例可能會涉及到下一節的真菌,也會提出有關真菌的相關問題,或者不能說明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習慣與微生物的關係,教師要及時說明或提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說出土壤裡主要的微生物種類。

(2)通過學習,說出細菌的三種形態和基本結構,並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比較細胞結構的異同點。

(3)說出放線菌的結構特點。

2、能力目標

(1)觀察**或**資料,描述細菌、放線菌的形態結構特點。

(2)觀察**比較細菌細胞與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3)模擬**細菌繁殖的速度,體驗用數學手段研究生物學問題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生活中的細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細菌、放線菌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細菌、放線菌的主要特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本節知識

教學方法

課堂中以「先學後教」為主線,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學案為載體幫助學生完成學習,輔助以多**裝置,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課堂的趣味性。

學習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和自主學習相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40分鐘)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附:導學案

《土壤裡的微生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土壤裡的微生物」是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第13章第2節的內容。是上一節課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土壤裡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它們對生物圈的平衡和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對本單元環境中生物的多樣性具有全面的認識。同時為下一章引導學生對生物進行分類奠定基礎。

因此本節課的意義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課標對本節的要求是「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本節從單細胞細菌到多細胞的真菌、從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到大型真菌,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土壤中的微生物,學生平時不易見到,細菌需要用高倍顯微鏡才能更好地觀察到形態,細菌的結構更難觀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顯微鏡,教材呈現了細菌的形態結構**,所以只能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認識細菌的基本特徵。

⑵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說出土壤裡主要的微生物種類。

(2)通過學習,說出細菌的三種形態和基本結構,並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比較細胞結構的異同點。

(3)說出放線菌的結構特點。

2、能力目標

(1)觀察**或**資料,描述細菌、放線菌的形態結構特點。

(2)觀察**比較細菌細胞與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3)模擬**細菌繁殖的速度,體驗用數學手段研究生物學問題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關注生活中的細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細菌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細菌的主要特徵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小學科學課和上一學期生物課的學習,對生物學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能夠通過觀察**、閱讀材料、對比分析、合作討論等方式獲取有關資訊。但在學習上仍以感性認識為主,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轉移,但他們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喜歡動手實踐。

,特別是在生活過程中家長或者教師從衛生角度常常提到細菌這個概念,學生對這一概念還是比較熟悉,對細菌與人類的關係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與人類的關係和對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隱性和潛在的,很少有機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容易被學生忽視和輕視,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和學習興趣。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型別、形態特徵,生殖、營養方式、分布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學生比較陌生,這些是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終極目標。

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學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學中一是通過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在自主學習中從理論上了解細菌、放線菌的有關知識。二是通過**有關細菌、放線菌形態、結構等**資料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細菌和放線菌的形態、結構。三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並結合觀察、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四是注重發掘生活資源,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對細菌和放線菌的有關知識具有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關「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細菌的存在」學生的舉例可能會涉及到下一節的真菌,也會提出有關真菌的相關問題,或者不能說明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習慣與微生物的關係,教師要及時說明或提示。

三、教學準備

製作相關多**課件;提前準備分發實驗材料;提前布置**性活動

四、教法學法

【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的不是傳統的注入式,而是結合了多**直觀教學(特別是**),通過問題銜接知識點,由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組合作交流**活動結論,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學法】

小組合作:上課之前學生按事先分組,進行**活動

課堂交流:師生交流,學生學會在教師引導下歸納總結知識點。

小組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分析選擇,培養綜合能力。

自主學習:課後學生收集相關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沒有微生」活

動,培養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五、教學程式

1.臨境入興,激發動機(預計耗時5分鐘)

以情境**、文章開篇,聯絡生活實際,展示部分生活中比較常見、常接觸的微生物現象。簡要介紹、討論這些微生物現象,讓學生對微生物有一整體的了解。以問題串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激發學習的興趣,引入教學主題。

2.歸納小結,直擊主題(預計耗時10分鐘)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歸納出「什麼是微生物」,即生物圈中,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提示學生三個關於微生物的要點,突出重點。同時進行知識延伸拓展,要求學生再舉例,教師稍作評價。

通過比較不同的**,提出微生物的分類。按細胞結構特點,分別展示單細胞微生物、多細胞微生物、無細胞結構微生物。

⑴單細胞微生物:展示其相關**,提示學生注意只有乙個細胞組成的特點,最後展示細菌時,分別展示細菌的不同形態。

⑵多細胞微生物:展示其相關**,提示學生這類微生物細胞組成特點,解釋大型真菌和微生物的關係。

⑶無細胞結構微生物:展示其相關**,提示學生此類微生物沒有細胞結構,為簡介其營寄生生活埋下伏筆。

問題再引入,提出微生物的生活場所,學生回答,教師簡要評價小結。

微生物主要的活動場所——土壤;微生物活動的重要場所——動植物的體表和體內;其他惡劣環境。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微生物分布極其廣泛。

3.動情曉理,深入鑽研(活動預計耗時17分鐘)

問題引入,處理本節第乙個教學難點,即**活動。

學生交流提前布置活動的結果,比較不同環境中實驗材料的變化,小組提交活動結論。小組提出活動中存在的疑問,師生討論解決。通過學生的交流,教師小結,驗證我們身邊絕大多數地方存在微生物。

通過本活動**主題,可以提供學生親身體驗**活動的機會,安排在課外開展**可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安排其它教學內容,安排課堂交流,可讓學生感受獲得成果的快樂,培養學生的交流歸納能力。同時還可複習實驗法七步驟,複習變數和實驗對照組的設定,科學**的過程和要求。完成難點的突破。

再提出問題,引入微生物的多種生活方式,在生物圈中的多種作用,處理第

二、第三個教學重點及相應的教學難點。(預計耗時10分鐘)

考慮到教學時間、學生一堂課的知識承載力,我對本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刪減和詳略處理。

分別展示相關**,但重點介紹過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其在生物圈充當分解者的作用。對比大多數動物,簡介充當消費者的微生物,特別提示病毒這類微生物,過著寄生生活,充當消費者。

水滴裡的微生物說課稿

廣東省普寧市大壩鎮葫蘆地小學李銳君 我說的實驗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六年級 科學 上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單元的啟始課。實驗準備 顯微鏡 滴管 紗布 載玻片 蓋玻片 碘酒 吸水紙 樣本水若干瓶等。水樣是我和學生一起在地面積水 水溝 小溪 池塘等處採集的。還有一瓶是半個多月前,我根據科學書裡介紹自製的...

神奇的微生物教學設計 蘇教版

課題神奇的微生物黃艷 年級學科 2年1班教材出版社江蘇教育 教者所屬單元 模組或章節第22章第四節 1 說出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2 說出甲狀 45教學時間分 鐘3 說出胰島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時的病症 教通過閱讀思考培養學能力目標通過課前收集資料使學生初步具有獲取資訊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目通過小...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出現了土壤結構破壞 有機質含量下降等現象,並在部分地區出現了諸如江河湖泊的富營養化 農產品質量下降等一系列較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環保無汙染的微生物菌肥越來越受人歡迎。微生物菌肥可有效利用大氣中的氮素或土壤中的養分資源,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作物產量 改善作物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