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小學兒童心理學

2022-10-09 10:15:03 字數 5115 閱讀 5772

第三章學習心理

第一節學習的概述

一、學習的含義

學習是通過反覆練習或經驗獲得的行為及其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二、學習的特點

1. 人類學習的特點

2. 小學生學習的特點

(一)人類學習的特點

1. 人類學習是積極、主動的

2. 人類學習的方式有直接的和間接的

3. 人類的學習是以語言為中介的

(二)小學生學習的特點

1. 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從直接向長遠發展

2. 小學生形成初步的學習態度

(小學時期是學習態度初步形成的時期,主要表現在對教師、班集體、作業的態度上)

3. 學習的思維活動水平從直觀向抽象發展

三、小學生學習的型別

1. 知識的學習

2. 技能的學習

3. 行為規範

第二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一、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學說

1. 學習就是暫時神經聯絡的形成,並認為人們的許多行為習慣、知識、經驗等就是形成的暫時聯絡系統。

2. 訊號學習(刺激替代學習)

二、桑代克的聯結主義

學習就是刺激與反應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說),是盲目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試誤說),人和動物遵循著同樣的學習規律(三大定律)。

學習的三大定律

1. 準備律:學生開始學習時的準備狀態。

2. 練習律:練習律又稱為重複律。

3. 效果律

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

這種通過操作愉快或不愉快的後果來改變行為的過程就稱之為操作條件反射。操作條件反射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能夠對環境發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又稱為工具性條件反射。

四、社會學習理論

1. 班杜拉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們的行為而學習社會行為的,即模仿他們生活中人們的行為進行學習的。

2. 觀察學習分為注意、保持、複製和動機四個過程。

第三節認知學習理論

一、格式塔的頓悟說

學習是知覺的重新組織,是個體借助問題情境中的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改變他們之間的關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發現重新組織事物之間的關係帶有突然領悟的性質,因此苛勒認為學習就是乙個「頓悟」的過程。

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

1. 學習的實質是學生主動地通過感知、領會和推理,促進類目及其編碼系統的形成。他強調學習是掌握知識結構,也就是學習事物之間是怎樣相互關聯的。

2. 發現學習,主張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發現基本原理或規則。

三、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1. 有意義的學習是在學生的頭腦中新舊知識之間建立實質的、非人為的聯絡。

2. 有意義學習的種類:新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可以構成三種關係:上位關係、下位關係和並列結合關係。

3. 有意義學習的機制:同化

4. 有意義學習的教學原則:

5. 學生的學習成就動機包括三個成分: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 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它不僅包括結構性的知識,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

2. 學習過程同時包含兩方面的建構:一方面是對新資訊的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3. 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於事物的理解,從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標準的理解。但是,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

第四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一、馬斯洛的學習理論

1. 馬斯洛的動機理論

2. 馬斯洛認為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實現,是完滿人性的形成。所謂自我實現,指的是個體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掘和利用,能充分地發揮人的友愛、合作、求知、審美、創造等潛能,使個體達到最佳狀態。潛能的充分發揮能給人以最高的喜悅,馬斯洛稱之為高峰體驗。

馬斯洛把以自我實現為目的的學習稱為內在學習,這種學習是自我獎賞的,不需要外部強化。

二、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1. 意義學習:一種與完整的個人發生聯絡的學習,這種學習涉及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態度和情感等方面。

2. 人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

3. 有意義的學習是自我發起的、自我評價的。

4. 有意義的學習大多是在做當中進行的。

第五章問題解決與創造性

第一節問題解決

1.問題解決的含義問題解決的特點

一、問題解決及其特點

1.問題解決的概念

問題解決是指對問題形成乙個新的答案或解決方案。這一答案不是簡單應用已經學過的規則,而是對已有的知識、技能或概念、原理進行重新改組,形成乙個適應問題要求的方案。

問題解決的特點

2.問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是新問題,即第一次遇到的問題;

3.問題解決是乙個思維的過程,它將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據當前問題的要求進行重新轉換或組合;

4.問題一旦解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的原理或規則,就貯存下來,並成為學生認知結構中的乙個組成部分。

二、幾種有代表性的問題解決的理論

1.試誤說

2.頓悟說

3.問題解決的資訊加工模式

4.現代認知理論

(一)問題解決的資訊加工模式

1.資訊加工理論將問題解決看成是資訊加工系統(即大腦或計算機)對資訊的加工,把最初的資訊經過加工轉換成最終的資訊狀態的過程。

2.問題狀態可以分為初始狀態、目標狀態以及從初始狀態到目標狀態的一系列中間狀態。

3.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利用運算元從初始狀態轉變到目標狀態的過程。

(二)現代認知理論

1、奧蘇伯爾等人的模式

(1)呈現問題情境;

(2)明確問題的目標和已知條件;

(3)填補空隙;

(4)解答後進行檢驗。

2、格拉斯(class)的模式

(1)形成問題的初始表徵,即對問題進行理解;

(2)制定計畫,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重構問題表徵,即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或對以前的理解的修正;

(4)執行計畫和檢驗結果。

3、基克(等人的模式

(1)理解與表徵問題

(2)尋求解答

(3)嘗試解答

(4)評價

三、問題解決的過程

1. 理解和表徵問題階段

2.尋求解答的方案

(手段-目的分析法、向前探索法、逆向反推法)

3. 執行計畫或嘗試某種解決方案

4. 對結果進行檢驗

第二節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一、問題情境因素

1.知覺情境

2.定勢(也稱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

3.功能固著(是指人們習慣性地賦予某物體某種或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該物體的其它功能)

4.遷移(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和解決新問題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5.醞釀效應

二、個人因素

1. 有關的知識背景

2. 智力水平與認知特點

3. 個性傾向性及氣質、性格特徵

第三節創造性

一、創造性的概念

創造性是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知資訊,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過程。

二、創造性的特徵

1. 乙個是首創性,就是新奇獨特,前所未有;

2. 另乙個是有社會意義,就是對個人、對集體、對社會具有一定的用途,能為個人、集體、社會帶來某種積極性的東西。

三、創造性的組成成份

1. 創造性意識

2.創造性思維過程

3.創造性活動

四、影響創造性發展的因素

1. 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和注重教師的素質

2. 廣開思路,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 豐富想象力和快速聯想能力

4. 多利用原型啟發,發展模擬推理

5. 大腦風暴法

6. 培養創造性的人格品質

7. 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創造性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第一節技能的概述

1. 技能的概念技能的形成與知識的掌握

一、技能的概念

1. 技能是指學習者在特定目標指引下,通過練習而逐漸熟練掌握的、對已有的知識經驗加以運用的操作程式。

二、技能的形成與知識的掌握的關係

1. 區別

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知識為必要條件的,技能一經形成又會促進對新知識的掌握。

2.聯絡

(1) 從基本結構看,知識是符號所代表的概念、命題與原理的意義;技能是對知識進行應用的程式,其基本結構是動作或產生式。

(2) 從輸入輸出看,知識是相對靜態的,容易用言語表達清楚;技能是相對動態的,通常難以用言語表達清楚。

(3) 從意識控制程度看,知識的意識控制程度較高,啟用速度較慢;技能的意識控制程度較低,啟用速度較快。

(4) 從學習速度看,知識學習速度較快,能夠在短時期內突飛猛進或積累,但遺忘也較快;技能學習速度較慢,需要大量的練習才會達到熟練技巧的程度。技能的保持也比知識要牢固的多。

(5) 從記憶貯存看,知識的貯存呈現網路性,具有結構化、層次化的特點;技能的貯存呈現模組性。

三、技能學習的意義

1. 技能的掌握,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

2. 技能的掌握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使之更經濟合理地進行創造性學習。

四、技能的種類

1. 動作技能

2. 智力技能

第二節動作技能

1.動作技能概述   2.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

一、動作技能概述

1.概念:動作技能是在練習基礎上,由一系列實際動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式構成的操作活動方式。

2. 組成成份

(1)動作或動作組

(2) 體能

(3)認知能力

3.種類

(1) 連續與不連續的動作技能

(2) 開放性與封閉性的動作技能

(3) 內迴圈與外迴圈的動作技能

二、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

1. 認知階段

2. 分解階段

3. 聯絡定位階段

4. 自動化階段

(一)認知階段

1. 理解學習任務

2. 形成目標表象

3. 目標期望

(二)分解階段

把整套動作分解成若干區域性動作,學習者則初步嘗試,逐個學習。

(三)聯絡定位階段

使適當的刺激與反應形成聯絡而固定下來,整套動作聯為整體,變成固定程式式的反應系統。

(四)自動化階段

動作技能的熟練期階段。這個階段學習者的各個動作似乎自動流出,得心應手,甚至出神人化。

兒童心理學

第一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界說 一 兒童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一 教育的力量 關係 二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1 優勢偏向 2 階段性特徵 3 敏感期 關鍵期 臨界期 二 教育中的兒童觀 一 盧梭的兒童觀 一方面,他認為人的天性發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須適應不同時期兒童的發育水平。另一方面,他認為教育要適應...

兒童心理學複習

第一章第三章名詞解釋 1.廣義的學習 2.桑代克的聯結學說 1 餓貓開迷籠實驗 2 三條主要的學習律 準備律 練習律 效果律。p59 3.強化型別與懲罰 4.強化物 通過例子理解 強化物可分為一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兩類。一級強化物能滿足人和動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 水 安全 溫暖 性等。二級強化物...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心理學讀後感徐麗君今天,我再次細細品讀了朱智賢的 兒童心理學 一書。書中認為兒童入學的學習準備,除了生理準備,還有心理準備,心理準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有些兒童對學校生活的嚮往,常常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由於學校的外表現象的吸引。例如,學校的校舍 桌椅 牆上的圖畫 很多同學在一起等等。有些兒童不能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