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2022-10-09 08:15:01 字數 3088 閱讀 7190

**「剩女現象」

從經濟學角度

時下「剩女現象」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據最新不完全資料統計全國「剩客」人數過億,其中女性居多。而北京、上海則是「剩女現象」最普遍地區。所謂「剩女」是大齡女青年的新稱謂,「剩女」大都擁有高學歷和高收入長相也一般較為出眾,因此在擇偶方面要求比較高導致遲遲不能走進婚姻殿堂。

國家教育部2023年公布的171個新詞中就有「剩女」一詞,足見「剩女問題」的廣泛性。當前許多學者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大多基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然而任何社會現象都有其經濟根源因此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剩女現象」並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一從成本—效用角度分析

如果婚姻對人們的作用模擬為一般物品和服務,就可以借助微觀經濟學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理論對人們婚姻進行分析,作為一種特殊物品婚姻對人們在社會、經濟、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這些就是婚姻的價值所在,恰如人們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就是為了享受商品和服務帶來的滿足,人們選擇配偶並最終結婚,也是為了得到婚姻價值的實現。亦如人們享受某種商品和服務帶來的滿足時他們面臨多種選擇並付出機會成本,當人們享受婚姻的效用時也會付出機會成本。按照經濟學觀點,既然把婚姻作為一種具有價值的特殊物品,人們在選擇這種物品時就會依照成本和效用相較的原則來確定自己的婚姻,簡言之,人們的婚姻行為是基於對婚姻的成本和收益分析的一種選擇。

對於「剩女」也是如此,「剩女」之所以遲遲不嫁,無非是在面臨婚姻這種特殊物品時,一時無法權衡,抑或認定其目前可供其選擇的婚姻的效用小於其成本相較,因此還在尋找最優。

(一)婚姻的成本分析

婚姻的成本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應該是指人們對婚姻的直接付出,既包括為結婚而購置房屋生活用具以及婚宴花費的短期費用也包括生養孩子花費的長期費用。間接成本則主要是機會成本,是人們由於經營婚姻而失去的工作時間以及獲得收入機會的代價。

對於「剩女」而言她們大多高學歷,擁有乙份較好的工作,收入水平較高。婚姻的直接花費是影響她們結婚意念的關鍵因素。她們真正在乎的是婚姻的機會成本。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知識分子,她們大都有很獨立的思想,有自己的事業,需要在工作中運用自己所學專長。結婚意味著她們要放棄很多事業上晉公升的機會甚至會因為日後生養孩子而完全投入家庭,失去證明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因為作為女性,家庭的權重遠遠大於其他事項。

女性打理家庭相夫教子,男性打拼事業的傳統觀念仍然被大多人接受,當然「剩女」不是大多數中的成員,她們中的很多人都有強烈的女權思想。她們學歷高於很多男士,工作能力也不輸於他們。因此在面臨婚姻時,需要條件足夠好的男士來彌補她們的機會成本,所以在擇偶是挑剔,很難滿足心意。

(二)婚姻的效用分析

通過一定的成本付出,人們會從婚姻中產生一定的收益預期,而婚姻也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效用。這主要體現在:(1)消費效用。

即人們把婚姻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費品可以從婚姻中得到快樂和滿足。(2)保險效用。婚姻一般會伴隨著撫養子女,孩子可以看作是父母晚年生活的保障,因此具有保險效用。

(3)經濟風險效用。結婚意味著組建家庭,人們的社會角色發生轉變。可支配的財富及未來收入增加,承擔風險的能力增強,在面臨重大變故時,有一定的支撐。

當然婚姻的效用並不侷限於這幾點,還用很多心理上的效用。這些都是人們嚮往婚姻的緣由。所以很多「剩女」並不是排斥婚姻,她們也都希望找到乙個滿意的物件結婚。

只不過她們要付出的成本遠遠高於普通的女子,所以在進行成本-效用分析後。結果總不盡人意。

二從博弈論角度分析

婚姻從來都不是乙個人的行為,每乙個人在面對婚姻做出選擇時不僅要考慮自己要怎麼做,對方(擇偶物件)怎麼做,自己家人、對方家人怎麼做,還會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因此婚姻行為的選擇可以看作是一場博弈,在這個博弈中的參與者(局中人)是適婚青年,由於研究「剩女問題」,就假定參與者是某一「剩女」,她通過合理選擇自己的行為,以期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博弈過程中除了參與者外還有很多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外生變數,在這裡具體指「剩女」的家人和朋友對其的影響,如果家人對其施加很大壓力那必然會影響其最後的決策,而自己朋友的婚姻行為和擇偶狀況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在這個博弈過程中,「剩女」通過收集資訊觀察其他參與者的行動和了解其他情況然後再根據其他參與者的行動制定戰略「相機行動」。當然在這個婚姻博弈中,「剩女」最關注的自然是最終的收益,她通過選擇結婚或不結婚來謀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剩女」之所以錯過適婚年齡,便是博弈中失衡的結果。

因為隨著其年齡的增大她們在婚姻博弈中的地位逐漸下降,畢竟她們的博弈對方更加傾向於選擇年紀小的女性。所以隨著「剩女」從博弈中獲得收益遞減,婚姻選擇變得困難。

三從市場調節角度分析

在面對婚姻時,如果可供選擇的物件比較多,那麼人們對單個選擇的重視程度就會下降類似於市場供給中供過於求的狀況,因此可以把人們的擇偶近似的看作是市場調節的結果。正常情況下,每乙個適婚青年都可以找到合適的物件,此時婚配市場供求平衡,不存在大齡青年,「剩女」自然也不會大量存在。但是市場調節也不是萬能的,會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

主要表現在:(1)資訊失靈,即資訊的不對稱,「剩女」的乙個共性特點就是喜靜不喜動,大多數「剩女」都喜歡「宅」在家裡不願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因此交際面較窄,因此掌握的婚配資訊少,而需要找物件的男士也不了解她們的資訊,所以無法成功聯誼。(2)巨集觀失衡,一般而言巨集觀失衡表現在市場總供求不穩定,發生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

2023年4月28日發布的《2023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第1號)》,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 105.20。超過30歲的年齡段中未婚的男女比例為3比7,出現了明顯的不均衡,因此大齡女性在總的供給市場上超額過剩。

因此「剩女」自然就產生了。(3)需求偏好不合理,由於男性與女性擇偶範圍不同,適齡婚配的男性可選擇範圍遠遠大於女性,因此造成女性過剩。女性的擇偶範圍從同齡到大上三五歲,或者七八歲,甚至大二十幾歲都可以接受,而社會對此也持寬容態度。

但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很少會找比自己小很多的男性為夫。特別是當前社會工作和職業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生活壓力漸大,所以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女性更願意追求穩定,從而選擇一些年齡較大的男性。這就使得一些大齡女性更難找物件。

單身男女年輕化的趨勢,也給大齡女性帶來壓力。

四解決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婚戀資訊交流平台,鼓勵支援婚介所及相親**的健康發展。為適婚男女提供充足的資訊資源,避免「剩女」的出現。

(二)「剩女」要改變以往的擇偶觀念,降低擇偶要求,不要一味的選擇比自己年齡大的、條件好的男性,可以放寬要求,接觸更多層面的人,以開闊選擇麵。

(三)合理的規劃人生,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點,適時抓住機遇,不可錯過婚配的**時期,避免攀比,要理性的選擇結婚物件。

證人制度經濟學分析

第一部分 證人證言的本質 資訊 我國 刑事訴訟法 第 42 條關於證據的規定中,得出證據是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種事實 在經濟學看來,證人證言的本質就是資訊。證人證言就是證人主觀見之於客觀世界的反映,是客觀世界發生的事實在證人頭腦中留下的資訊,然後該資訊又通過證人陳述向外輸出。就證人作證來說,證人就...

物流外包決策的經濟學分析

摘要 物流外包作為現代物流的一種新興服務模式,體現了社會化大生產所需要的規模與效率,以及物流與資訊流相結合所反映出的巨大價值。本文從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物流外包的利弊,即通過分析與交易性質相適應的外包方案,由於物流外包而產生的交易成本與委託 關係所引發的利益博弈,導致企業物流外包風險因素增加,為...

增強經濟學分析及實踐

作者 王華 企業文化 中旬刊 2013年第10期 摘要 隨著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深入,單純依賴財政撥款來解決資金約束問題已不現實,這就要求我們需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來增強經濟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完善實踐路徑的構建。實踐路徑包括 實踐假日經濟方面 實踐範圍經濟方面,以及實踐成本控制方面。關鍵詞 動物園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