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閱讀教學中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2022-10-07 10:03:03 字數 1010 閱讀 7648

新課標提出了「關注人文精神,加強語言實踐」的新閱讀理念,把研究性閱讀提到了一定高度。研究性閱讀的價值取向在於堅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學生整體素質發展與個性發展、主體性發展與社會性發展的統一。閱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

人文性是語文的核心與本質,工具性則是它的外在表現,而兩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拋棄了「人文性」的「工具性」往往會枯燥練習,目中無人。而拋棄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會無限生髮和拔高,只追求意趣,嚮往空靈,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境界」,而忘卻了「語文」的掌握和運用。

因此,中學語文新理念閱讀教學應該本著繼承和創新並舉的原則,正確處理好語言和精神的關係,處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關係,使我們的閱讀教學呈現出一種「和諧統一」的平衡美。

一、新理念下閱讀教學的人文性提煉

人文性是語文的核心與本質,林語堂在《人生的盛宴》中這樣說:「乙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校內或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這就是「讀書興趣情感」的投入,有了這種情趣,讀書也就成為一種樂趣。

從書本情感的體驗中,也推動了閱讀數量與質量的提高。

新課標明確提出了「關注人文精神,加強語言實踐」的新閱讀理念。古人云「文以載道」,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語文,其語言文字、文學形象中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澱,閃耀著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材料。

新理念下人文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許多人架空了「人文性」,忽視了閱讀知識結構的構建,提倡閱讀的人文性,本來無可非議,但有人卻從乙個極端走向另乙個極端,誤以為閱讀教學就應以「人文性」作統帥,導致誤區的出現:

1、人文性過於誇張抒情。

人文性」不是教師對閱讀材料的誇張抒情。有的教師善於從一些枯燥乏味的句子裡讀出微言大義,並牽強附會上種種崇高的主流價值,有時這樣的課很煽情,很動人,但浮華熱鬧的背後卻是情感的虛無和思想的蒼白。在多數情況下,教師應該在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自然、沒有斧鑿痕跡、不貼標籤地體現出人文精神。

人文底蘊是在舉手投足之間、行雲流水般的對話中體現出來的,而不是靠誇張的抒情來張揚。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係

作者 姚業柱 新課程 教研版 2010年第24期 語文學科的 工具性 是指語文用於人際交流的語言學科,人文性簡單地說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著情感 意志和思想觀念等的內容。新課標認為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 筆者認為,就語文本身而言,語文是語言學科,是人文應用學科,確實應將工具性與人...

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 官衛星 教學與管理 理論版 2009年第11期一 精神困境 現代社會對人文精神的呼喚 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巨大財富,可是在物質財富逐漸豐富的同時,人的精神卻日益貧窮。也就是說,物質文明的迅猛發展並沒有直接帶來精神文明的躍進,物質價值高揚而精神價...

反思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 廖曦 教師 中 2013年第07期 一 得寵與失寵之間 反思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標準指出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是對傳統語文教學輕視人文教育的矯正。課改之前,我們往往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過分強調知識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