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複習課教學的若干思考

2022-10-04 18:18:06 字數 3893 閱讀 3904

《正反比例和比例尺》的複習教學反思

許友春複習課難上,基本上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共同承認的難點,而複習課難上的原因有很多,就結合國標本小學數學12冊總複習p95、96⑦~⑩《正反比例和比例尺》的教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與「學生」對話。

1、與「學生」對話,準確選擇教學目標。

複習課的教學不同於新授課教學,在一節複習課的教學中,可能會出現若干個教學目標。作為教師,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學生的個體差異,也給我們目標的選擇帶來了困難,目標大了,學生就掌握不了,目標小了,學生就缺少了學習的慾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準確的選擇教學目標,使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思。

怎樣選擇準確的教學目標呢?前提是:教師熟知學生的認知能力、掌握能力以及知識基礎。

如:《正反比例和比例尺》教學目標中就包括1、學生進一步認識成正反比例的量,掌握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麼比例的思考方法。2、學生通過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斷的能力。

在教學的開始部分,我就讓學生進行練習p95⑦,並讓學生將**填寫完整。

我發現學生在判斷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將以前的知識進行了重現,考查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在分析中,學生能夠獨立準確的進行判斷,正確率非常高,因此我改變原有的初衷,進行適當過程調整,對教學目標也有了重新的選擇。不再讓學生簡單的進行判斷,而是讓學生做到「有據可依,有理可說」,不盲目的猜測,理清其中的關係,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2、與「學生」對話,準確選擇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中,我們基本上都能夠注重到研究教參,但忽視了學生是學生的主體,教參只是作為我們教學的參考,並不是完全適合每乙個班級,我們必須結合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增刪。了解學生,我們就可以從眾多的知識點中,選擇本課的重難點。

本課中,我注意到,對於存在明顯的一定量關係或常見的關係式的例題,學生掌握的比較熟練,而對於關係隱蔽或不出現一定量的數量關係就出現了比較多的問題。所以,我關注的是學生在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例題:

1、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圓的面積與半徑

圓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

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

長方形的長一定,長方形的面積和寬

長方形的長一定,長方形的周長和寬

圓錐的體積一定,圓錐的底面積和高

(1) 學生獨立判斷,點名板演。要求寫出思維過程。

(2) 集體訂正。

(3) 學生觀察說說前3題和後3題的區別。

(4) 學生說出如何判斷「無」一定量的比例。

師:說說你們是怎麼想的嗎?

生1:我是先寫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r,然後再根據方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s÷r=πr(不一定),所以不成比例。

師:大家對於他的回答有疑問嗎?

生2:你為什麼不寫成s=πr2 ?因為在我們計算中一直是這麼的寫的。

生1:因為這裡是將s與r進行比較判斷,所以我將r2寫成r×r,這樣更有利於將s和r放在一起進行判斷。

師:說的非常好。還有問題嗎?你來說說你的思路,好嗎?

生3:我的做法和他差不多,也是先寫出熟悉的數量關係,再解答。

……師:誰能給這樣的方法取個名呢?

生:轉移。

生:變型。

生:變式。

……這些練習的**主要是根據學生在平時的練習時容易出現的錯誤之處,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並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鍛鍊學生的思維過程。「先寫出自己比較熟悉的關係式,然後對關係式進行變式」。 「變式」,簡單的兩個字,非常合理的解決了此類問題。

也是本課時的「知新」部分,問題迎刃而解。從舊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新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是我們數學教學的的總體思路。學生通過回憶、觀察、比較、歸納出合理有效的方法。

二、與「自己」對話。

1、與「自己」對話,選擇合適的教學過程。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在教學過程也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將別人的教學思路「強壓」給自己,再者複習課不同於新授課,有情景的匯入,教師通過設疑、釋疑等過程模式,但在複習課中,我們必須有乙個完整的複習思路,如果有了乙個清晰教學過程,那麼就成功了一半。而在本節課中,我大體的教學過程是1、判斷正反比例:練習回顧整理鞏固練習;2、比例尺的應用:

回顧整理鞏固練習;3、提高練習(包含綜合練習);4、課堂總結。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將知識進行有效的串聯過渡。如:

判斷正反比例和比例尺的應用,我應用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你能說出哪些正反比例的例子?將兩個知識點進行了過渡和串聯。

2、與「自己」對話,選擇合適教學語言。

煩,這裡特指學生的情緒。「沒意思!」的確如此,因為複習課中的內容,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如果我們只是將複習課上成了練習課(尤其是六年級下學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甚至產生牴觸心理,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好課關鍵。

而在本節課中,我發現學生的情緒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內容不難,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致,所以在課堂中,我加入了一些「廢話」。如:「下題很難,大家準備好了麼?

」是為提高學生注意力,「希望大家不要被計算打敗了!」是為了提醒學生細心計算等。調節班級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三、與「教材」對話,設計適當的練習。

複習課課練習設計主要存在:多、繁。

練習設計是複習課過程中三大環節之一,也是學生掌握情況的途徑之一。乙個好的練習設計,不僅能「溫故」,而且也能「知新」。而現在的複習課練習設計存在的問題是:

多而繁。教師為了做到「面面俱到」,採取「題海戰術」,要不就是簡單的將書本上的例題進行練習,不能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針對性不強。這就是出現「拖堂」的原因所在,課堂的實效性得不到落實。

曾經聆聽過特級教師魏潔和王凌的講座,作為教材的編者,他們對於練習的安排和設計做了詳細的講解。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上的每乙個練習,教參上都做了明確的說明。

如:六下p95⑦。這裡不是簡單的讓學生練習,而是一節課的貫串線。

本題的安排意圖包括:①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總結,說出判斷的方法;②在判斷中,學生總結出正反比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形成書面的整理。而p96⑨,這裡考核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判斷能力、正比例繪製出折現圖的特徵以及比例尺的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而p96⑩,就是讓學生理解線段比例尺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要求實際距離必須知道圖上距離和比例尺),學生的思維能力(可根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倍數關係解答)等。

如果,我們能夠用一題分級評價學生,何必做那麼多呢。所以在課時中,我綜合了課本上p96⑧、⑨、⑩三題,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流水練習,既費時,效果也不好。所以我將這三題進行了綜合,設計了一題綜合應用題,還加入了確定位置,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效果明顯好於前者。

如:綜合練習:

1、將**填寫完整,判斷表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麼比例?說明原因。

2、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3、將**中的資訊標在統計圖上,並回答問題:

(1)圖上距離是2.5厘公尺,實際距離是( )km

(2)實際距離是16.8km,圖上距離是( )cm。(在統計圖中標出)

4、小明家座落在(3,12),學校座落在(4,16)。

(1)標出小明家和學校的座標。

(2)如果小明以每小時5千公尺的速度去學校,小明應行駛( )小時。

(設計意圖:本題是本課時練習設計的重點,在這次練習設計中,包含了判斷正反比例、比例尺的應用、用數對確定位置以及路程問題等綜合練習,將幾個相關聯的知識點進行了綜合,利用「一題」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察,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solo分類評價理論,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其實在複習課中,我們關注的並不是內容的多少,也不是本節課中氣氛是否活躍,不同型別的課有著不同型別的效果,但它們共同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不同的發展,收穫不同的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內涵,關注過程,注重實效,讓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將學生置於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地位,凡是學生能想明白的,就讓學生去想;凡是學生能說的,就讓學生去說;凡是學生能探索的,就讓學生去探索;凡是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去做。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預設合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必要時提供幫助。

關於教學設計的若干思考

設計以促成有效學習為目標的課堂,關鍵是要從以教材為中心轉到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中心,對學生的發展機制有全面的認識。二 設計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是讓學習者有可能從今人實際需要與可能展開學習活動。岡此,學生的學習基礎 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從這個角...

關於高中詩歌教學的若干思考

作者 康玉琨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19年第01期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高中語文教材做了很大調整,許多膾炙人口的古代詩歌被充實到教材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古代詩歌朗讀和欣賞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苦心經營的詩歌教學課堂卻並不能真正吸...

對於網路教研的思考

網路教研是常規教研活動的延伸和昇華,使得教師參與教研不再受時空的限制。進行網路教研活動,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協調好網路教研與傳統教研的關係,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開展網路教研和傳統教研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 更有效地提高教學研究的質量和效益,二者是相輔相成 互相促進的。網路教研雖然有許多優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