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模式研究

2022-09-30 07:06:02 字數 4769 閱讀 2404

摘要:活動課程是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一種學校課程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的主動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和實踐特長為主的課程。具有自主性、實踐性、創造性、系統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等特點。

活動課程可以彌補學科課程的諸多不足,具有學科課程不可替代的功能。數學活動課有主題活動型、遊戲活動型、實踐操作型和課題研究型等四種活動方式,包括課前的準備活動;情景教學的創設;小組討論,自主**;審視結果,實現再創;歸納與總結等五個教學環節。設計數學活動課大致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目標的制定、活動內容的選擇與處理、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及其指導、活動結果的交流及評價。

關鍵詞:活動課數學活動課教學環節教學原則

一、數學活動課的界定

數學活動課,顧名思義為:數學+活動,是指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1]。

[2]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多種活動獲取數學知識,體會數學樂趣,發展個性特長的數學課型。[3]它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殊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4]

數學活動課屬於活動課程,活動課程是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一種學校課程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的主動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和實踐特長為主的課程。數學活動課以活動為主要形式,「活動」是一種啟發、一種誘導,目的是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數學體驗,最終要轉化為思維活動,思維價值是數學活動課最為重要的乙個方面。[5]所以數學活動課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觀察、實驗、**、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

數學活動課的主要特徵是活動性。

二、開展數學活動課的依據

1.杜威的「活動—經驗中心課程」論。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

學校教學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教育應該以經驗為內容,經驗的主要構成成分是兒童的活動,學校應該讓兒童有從事活動的機會。

2.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兒童思維的發展從本質上看是其一系列不同水平活動內化的結果。

兒童通過活動作用於外部世界,同時通過內化過程構建起自己內部的認知結構,由於活動具有雙重轉換型,外在的客觀物件(學習材料)可以由經主體的活動,「內化」為主觀經驗,主體的主觀經驗(包括情感體驗、心理機能)也同時「外化」為活動態度、動作方式、技能等影響和改變活動物件,進而影響和改變自己。

3.「再創造」教育理論。數學教學方法的核心是學生的「再創造」, 通過「再創造」來進行學習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學習具有動力。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學乙個活動的最好方法是做。通過自身活動所得到的知識與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徹,掌握得快,同時也善於使用它們,一般來說還可以保持長久的記憶。

教學重點要從教轉向學,從教師活動轉向學生活動,從感覺效應轉到運動效應。

4.多元智慧型理論。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

人的智慧型別有八種,分別是:語言智慧型、數理邏輯能、視覺智慧型、空間智慧型、**智慧型、人際智慧型、自我認識智慧型、自然智慧型。在這八種智慧型之間,不存在哪能一種智慧型更重、哪一種智慧型更優越的問題。

八種智慧型在個體的智慧型結構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在不同個體身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任何乙個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其中的多項能力。對於每乙個體來說,不存在誰比誰更聰明的問題,只存在誰在哪一領域、哪一方面更擅長的問題。

三、開展數學活動課的原則

數學活動課的開展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內外結合原則。數學活動課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它與數學學科課程內外相結合,互相配合、互相補充。

2.因地制宜原則。各階段的數學活動必須圍繞各單元教學實際、根據學校自身的客觀條件、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開展,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組織數學活動課。

3.主導主體原則。在活動課實施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要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與教師的有效指導間的關係。

既要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要從更高層次追求教師的主導作用。

4.過程結果原則。開展數學活動課時,既要關注活動過程是否有效,也要追求結果是否有用。

5.知行統一原則。在指導和組織學生的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以實現活動課實踐與認識的雙重價值。

6.因材施教原則。在活動中,依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運用相應的方法,施以相應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其特長。

7.合作參與原則。各項活動的開展將根據學生差異合理分組,分工合作,共同參與。[6]

四、數學活動課的特點[7]

1.自主性。初中數學活動課,主要靠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組織和自我評價。這就是活動的自主性,教師在活動課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課題選擇、計畫制定、共同參與和啟發、暗示等方面,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和操縱學生的活動。

2.實踐性。初中數學活動課設計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不一定按班級活動,也可以是小組或個體活動,這樣有利於學生操作和行動,為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初中數學活動課的設計強調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心理順序,學生自然會積極投入實踐活動,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直接經驗,嘗試數學的實際應用,在實踐中去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新課程改革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與人的發展的聯絡,充分考慮數學發展程序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絡,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數學活動恰恰可以達到這一點.

3.創造性。數學活動課具有個體的,創造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得出數學的結論。

新課程改革關注每乙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新課程的實施可以通過數學活動課體現出來,數學活動課為新課程的實施提供了一種方法和手段。

4.系統性。初中數學活動課應該是有制度、有規範、有目標、有內容、有方式,是經過精心設計同於自發的學生活動,它主要是活動與活動之間相互聯絡的系統性.當然與數學學科課程知識內在的邏輯性不同,初中數學活動課的系統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不同年級的學生參加同一型別的活動,隨學生年級水平的提高,活動內容及水平也逐步加深和提高;其二,同一年級不同活動型別的系統性。

5.開放性。首先,初中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具有廣泛性、空間具開放性。

現實生活中,凡涉及數與形的關係的問題,只要具有教育意義,適合學生知識、思維的發展水平,都可以選做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其次,初中數學活動課的實施靈活多樣,對於不同的內容、教學方式可以推陳出新;第三,初中數學活動課不追求活動結果的一致性。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流暢性就會得到展現。

6.多樣性。已如前述,初中數學活動課具有內容的廣泛性。

不同的活動內容,應當選擇最恰當的活動形式;為了全面發揮活動課的教育功能,也應該有計畫、有目的的安排配置各種不同的活動形式。這就是說,初中數學活動課應具有形式的多樣性。活動的形式多樣,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使數學活動課收到更好的成效。

五、數學活動課與學科課的聯絡與區別[8]

從課程設定地位看,學科課處於主導地位,活動課則處於輔助地位。

從教學目標看,學科課有課標的統一要求,其具體教學目標統一且穩定,要求絕大多數學生達標. 有較嚴密的定量化的考核評定制度。而活動課不對學生個體作統一的要求,其具體教學目標有明顯的彈性,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個個都會,只要求積極參與,盡情投入,學到多少算多少。因而,活動課的考核評定不宜像學科課那樣嚴密和定量化,而適宜採用模糊評判的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我和相互評價,引導學生關注和認識自己及他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

從教學內容看,學科課有較穩定的教學內容,選擇的知識主要是學術理性知識,教材有嚴密的、科學的編排體系。而活動課的教學內容不很要求有嚴密的知識體系,活動內容是不斷更新的,選擇的知識主要是現實有用的經驗性知識。

從施教方式看,學科課注重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簡約的方式學習人類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知識精華,並經過反覆練習和鞏固。它主要採用班級授課制,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教師居於主導地位。而活動課側重的是學生個體實踐,直接體驗和感受,它的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不受課堂限制。

可以是班級的,也可以是小組的、個別的和群眾性的; 可以在課內,也可以在課外,也可以走向社會。它以學生的獨立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起輔導作用。

學科課程雖然是主要部分,活動課程是輔助部分,但活動課程可以彌補學科課程的諸多不足,具有學科課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我們在活動課教學中要注意處理好學科課與活動課兩者之間的關係,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相緊密配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六、數學活動課的實施

(一)數學活動課的四種操作模式[9]:

1.純課堂式教學;

2.課前學生活動——課上教師講解式教學;

3.課上教師講解有關知識——學生室外活動;

4.課前活動——課上交流——課後活動式教學。

(二)數學活動課的四種活動方式:

1.主題活動型。包括數學閱讀活動;數學寫作活動;數學牆報(黑板報、手抄報) 活動;主題研討活動(數學學科內的拓寬延伸問題研討,數學與物理、化學、生物等的跨學科的綜合應用問題研討和實際應用問題研討);。

2.遊戲活動型。如有表演類數學相聲、數學戲劇小品、數學魔術等;有活動類數學謎語、數學遊戲、數學接力賽等;有介紹數學事件、數學家故事的演講類。

3.實踐操作型。通常有下面幾種形式:

(1)學具製作;(2)幾何美術,如利用三檢視的學習聯絡透視法,利用繪製雪花線體現分形思想,利用**分割的學習體味繪畫的奧妙等等;(3)剪紙、摺紙;(4) 實地測量、操作與計算; (5) 數學實驗; (6) 調查統計。

4.課題研究型。

(三)數學活動課的基本教學環節:

課前的準備活動;情景教學的創設;小組討論,自主**;審視結果,實現再創;歸納與總結。(如圖1)

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模式探索

初一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大豐市東壩頭學校徐曉豔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的坐在這裡與大家共同交流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習方面的問題,不當之處懇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向領導老師匯報 一 問題的提出 大家知道,新 數學課程標準 增加了 實踐與綜合應用 這一全新的內容...

初中英語活動課模式研究實驗報告

武平縣實驗中學陳玉惠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課程設定 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以教師灌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已適應不了課程改革的發展需求,無法實現 英語課程標準 所設定的教學目標。開設英語活動課是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進行的一項大膽嘗試。英語活動課 是指學生在真實...

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探析

作者 吳金巨集 新校園 理論 上旬刊 2012年第06期 新課標中安排了 綜合實踐活動 這項新的內容,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實踐能力提供機會,以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生動 活潑 主動地發展。一 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 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員對所學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