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135」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2022-07-05 04:27:05 字數 4605 閱讀 7579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師應該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還是耗時多,效率低。課堂教學經常處於「教師問,學生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師授生受」的狀態,課堂上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辛苦,學生痛苦。

存在這些問題的課堂,其教學效率很難保證。這種「教師中心,系統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缺乏思辯與創新,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學習積極性被壓抑,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空談。這種狀況的延續既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也不能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3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

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這種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本課題主要是課堂教學實踐中的行動研究。研究本課題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義:一是探索出適合初中數學學科特點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其意義在於改變我市現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使課堂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而且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土。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意義在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面向全體學生。

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其意義在於促進我市初中數學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高效教學觀,逐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進而優化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做法

古希臘蘇格拉底的以對話法為主要特徵的「諷刺——定義——助產」,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學模式。之後,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直接以「普通教育學」提出有效教學的追求,設計了「普遍有效」的教學模式:「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在前蘇聯,凱洛夫提出了「五環節教學」模式,即「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教學模式的研究出現了多樣化、綜合化的發展態勢。現在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主要有:

斯金納的「程式教學」模式;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實驗」模式;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模式;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模式;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模式;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模式;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阿莫納什維利的「合作教學」模式;皮亞傑的「思維程式教學」模式,它的基本程式是:提出問題—分析因果—思維建構—總結程式—鞏固練習;「目標定向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式是:目標定向—實施教學—形成性檢測—反饋矯正—平行性檢測;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式是:

創設情景—分析研究—猜測歸納—驗證反思—運用結論;原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再創造數學教學」模式,也稱結構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式是:自學教材—提練要點—形成結構—理解掌握—鞏固練習;等。

我國教育工作者在借鑑國外教學模式和總結自己經驗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吸取外國教學模式之所長又具有我國特色的教學模式,可謂雨後春筍。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有:顧冷元的「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模式,其基本程式是:

誘導——嘗試——變式——歸納——回授——調節;盧仲衡的「自學討論」模式,其基本程式是:布置提綱—自學教材—討論交流—師生總結—練習鞏固—自評反饋;萬州區的「開放研究式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式是:創設情境—引導探索—開展研究—教學歸納—鑑定評價;「多**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式是:

**設計—課堂引導—**演示—鞏固練習—**演示—歸納掌握;「自主**式的教學」模式,這是當前研究中最熱門的教學模式,目前各種雜誌上都有不少文章討論自主**式教學模式。此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模式,東廬中學的教學合一「講學稿」課堂教學,文匯中學的「自然分材」等。有效教學已開始朝著建構多元化、情境化、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方向發展。

人們更加關注教學實踐的豐富性和教學模式的靈活應用。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論依據

1.概念界定

所謂「135」,是指課堂教學要貫穿一條主線,達成三項要求,抓好五步教學。「1」指圍繞「突現主體,體現**」這一主線;「3」是要求教師認真落實三項要求,即預習診斷不少於班級人數的三分之一,互動**不少於15分鐘,練習反饋不少於15分鐘;「5」是整個課堂必須實施五步教學,即預學先行——展示交流——活動**——練習反饋——拓展提公升。

2.模式框架

「135」課堂教學模式框架如下圖所示:

3.「135」課堂教學模式結構表

4.「135」課堂教學模式理論依據

(1)元認知理論——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维爾的觀點,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是關於個人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135」教學模式的實質在於不斷引導學生在自主**、互動交流的氛圍中鞏固和拓展新知。

(2)自我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主張,應把學生視為教育的中心,為他們創設乙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就會學到所需要的一切。「135」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的積極性。

(3)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者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因此建構主義理論可以較好地說明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135」教學模式的運作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各種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使其獲得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調查和**,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135」課堂教學模式操作程式

1.預學先行

(1)精心設定預學問題,引導學生自學教材呈現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預學效果檢測題,以此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預學效果。

(2)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為學生鋪墊與新課內容相關的知識背景,通過開展課前調查等方式豐富學習材料,引導學生製作學具,開展課前實踐。

2.情境匯入

(1)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情境材料,如語言描述、實物演示、****、實際問題情景等,這一過程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學生提供最合適的學習材料。

(2)學生基於情境材料,提出符合學科特點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所提問題進行歸納取捨,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研究問題。

3.活動**

(1)細化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任務,精心組織課堂活動,將其變為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的舞台。

(2)設定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衝突,開展變式教學,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遞進,要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比較鑑別,促進其生成。

4.練習反饋

(1)練習反饋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手段。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具有層次性、趣味性和靈活性的練習題和檢測題,達到鞏固、遷移新知的目的。

(2)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當場批改練習,及時進行診斷指導,通過開展學生間的互測互評,引導進行自我糾正及個別指導交流。

5.拓展提公升

(1)教師要引導學生綜合已有知識,發現並提出新問題,進行更深層次地**拓展。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環節。

(2)適時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感悟,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不斷呈現拓展資料,開闊學生視野,通過布置與新知相關的**性作業,培養創新精神。

運用「135」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是預學、誘導、**、反饋、提公升這五個環節。但也絕不是作為一種固定的程式加以套用,而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靈活運用。在這五個環節中,預學先行是基礎;互動**學習是中心環節;情境引入(即誘導)是為學生互動**創造條件;練習反饋是進一步鞏固和強化**所得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反饋是把**所得的知識更加明確化和系統化;拓展提公升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而**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探索研究,去發現新的知識和方法。

五、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適合初中數學學科特點和我市實際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評價體系。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數學教學質量。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學、會學,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通過本課題研究,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促使老師們加強學習和交流,打造一支愛學習、會研究的數學教師隊伍。

5.在研究過程中,舉辦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和學習交流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1.通過問卷調查、現場聽評課、教師訪談、學生座談等途徑,調查研究目前我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研究教材。教材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載體。研究對教材把握、處理的度和呈現形式。

3.研究「預學單」。在分析學生現有的水平和對教育教學內容的思維能力、接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基礎上,設計好符合學情的「預學單」。

4.研究學法和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研究自學、幫扶、互學;獨立思考、合作**、存異質疑、交流展示等學習方式的組織和引導要點。

5.研究教法。立足學情和教材,不同內容和課型,運用什麼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高效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研究練習與反饋。「練習與反饋」環節是實施「135」課堂教學模式的難點,怎樣安排練習、檢測與反饋,怎樣設計課堂練習與檢測題,才能使課堂教學具有實效性。

城關一小135課堂教學模式 試用

永昌縣城關一小 135 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試用 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市 縣教育局 學校課改工作的總體要求,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全面推進我校課改工作的進展,提高學生的素質,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學的積極性,為學生的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深入學習先進學校經驗的基礎上,特制定城關一小 135 課堂教學...

「6 1」課堂教學模式調研報告

辛店中學 6 1 課堂教學模式調研報告 辛店中學是我縣城鄉結合處的一所鄉辦學校。2004年,楊東明校長被調入此校主持工作。當時只有300多名學生,都是些基礎特別差,公升學無望的差等生。面對現狀,楊校長深刻地認識到 要改變狀況,走出辦學困境,必須要走改革之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他決定從課堂教學入手,領...

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解讀培訓

培訓材料 幹樹溝小學馬宇 一 135互動課堂模式的含義 1 指的是課堂教學要抓住一條主線 就是問題,通過乙個個問題的解決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3 指的是每一節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來完成,即 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鞏固延伸 每乙個階段要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5 指的是一節課的學習內容一般要通過五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