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課程理念與課堂常規教學的思考

2022-09-23 04:51:03 字數 4918 閱讀 5040

新課程正走進校園,走進師生的生活。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本次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

在教學中發現,新課程所闡釋的基本理念的確很先進,能夠接受,但在落實過程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是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趕時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現象,我們就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來討論。

一、 自主、合作、**不是學習方式的全部,不能由乙個極端跳到另乙個極端

新課程認為,傳統教育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因此提倡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但是,在新課程實施中,一些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把握不准,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再加上一些人的不切實際大肆宣揚,導致有些教師認為新課程就是要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前的方式都不能再用,否則就不是新課程。這就從乙個極端跳到另乙個極端。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固然不可取,就是在使用傳統教材的時候也不提倡;至於接受性學習,新課程也沒有說要全部拋棄,無論是使用哪一種教材也不可能全部拋棄,接受性學習在教學中有它合理的一面。

接受性學習在許多時候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的認識活動是在人類幾千年所創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再去重複經歷祖先經歷過的漫長的認識過程。如,∏=3.1415926,不可能讓學生再去驗證;還有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阿基公尺德定律等,完全沒有必要讓學生作無謂的探索、驗證,對這類成果知識,用接受學習,幾分鐘就可以了解、掌握,還有必要去驗證嗎?

接受學習,教師講,學生記,效率很高。可見有些知識就適宜用接受性學習方式,它能簡化學習過程,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一些地區由於缺乏較好的文化環境,學生學習起點低,如果生搬硬套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那效果會適得其反、浪費時間.如農村小學,沒有上幼兒園,基礎為零,怎麼採用呢?

在新課程中,也沒有要求所有的內容都要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有些內容就不適合採用,如語丈課的背景,作者簡介等;更沒有明文規定說是絕對不能用接受性學習,每一種方式都有優點、也有侷限性。應該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出發,從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出發,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選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在教師教學評價中,不宜、也不應該以是否採用自主、合作、**作為衡量教師教師教學理念是否先進的重要依據,認為用得越多、越頻繁越好。採用這些學習方式,一是看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運用,二是看教學效果是否是最佳的.否則,就成了邯鄲學步.

二、 多元解讀、創造閱讀、個性化解讀不是隨心所欲

新課程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乙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

本來,閱讀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每個人的知識、經驗和信念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世界觀的獨特理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和理解。這也充分體現了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目標三個維度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落實,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但是,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由於世界觀、價值觀等還沒有定型,

在多元解讀、創造閱讀、個性化解讀中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有的是違背課文的基本精神,任意解讀。如在上《愚公移山》中,有些學生覺得愚公的確愚蠢,移山不如搬家.課文所推崇的是堅韌不拔,不懈奮鬥,艱苦卓絕、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學生的解讀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已經違背了課文的精神。

有的是用現實社會中的一些世俗觀點去解讀作品,如在上《落花生》這一課時,學生在討論中,教師引出「你願意當袁隆平這樣科學家,還是願當超級女生這樣的明星?」多數學生居然是回答願當「超級女生」。有的是不從文字的歷史背景去亂想,如解讀出「孔乙己告狀」。

有的從消極方面去解讀,甚至解讀出與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相反的觀點。這種隨心所欲的解讀文字,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則,也不符合課堂教學的規律。創造性閱讀必須是有引導的創造,教師必須加以引導,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

因為多元解讀、創造閱讀、個性化解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今天,多元解讀、創造閱讀、個性化解讀不是任意想像,更不能從消極方面去解讀,反而更加重視社會主義主流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必須注重正確的思想方法。

在教學評價中,提倡多元解讀,但要有一定的規範,必須以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作為解讀的規範,也要看解讀的價值,如果是消極的解讀非但對培養創造性沒有作用,反而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更不利於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

三、 慎用多**,不丟基本功

多**新興於20世紀後期,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比,有許多優勢和長處,如增加教學過程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有利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但正如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有侷限性,多**的侷限性也十分明顯,不容忽視,主要是造成師生的依賴、惰性心理。

現在的教學評價中有一種偏向:不看是否需要,都以使用多**為一種標準,缺少多**的課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課,更不是一堂好課.其實,這種片面評價對教師產生一種誤導,使教師形成一種心裡負擔,不用多**怕人家說自己落後,跟不上形勢,所以,不管有無必要都要用多**.不是為提高效率使用多**,而是為了趕時髦.特別是一些觀摩課、公開課,似乎不採用多**就是保守,就是一堂失敗的課,最起碼也是不完整的課。有的講課教師不惜花費一周甚至數週的時間精心製作課件。

可結果並不理想,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師把介面搞得五彩繽紛,以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學生的注意力被鮮豔的色彩所吸引,忽視了聽老師講、課堂教學中應掌握的知識;有的教師因為有了多**,乾脆不再寫板書,一節課下來,聽課者大飽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課題沒有其它任何痕跡;有的教師因計算機操作不熟練,造成課上到中途而無法進行,只好在旁邊配個「助教」。有些觀摩課、公開課成了多**的大展覽,教師只是按按鍵的工具,看不出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更看不出教師實踐智慧型的火光。

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教師在把主要精力花在製作多**課件上,無形中就放鬆了基本功的訓練,很少寫板書,板書能力就會退化;忙於製作課件,就不可能有多少時間去認真研讀文字,勢必造成朗讀水平的下降.所以,在一些公開課的課堂上,多**是展示得眼花繚亂,板書卻不敢恭維,教師的範讀、領讀等水平更是令人不敢苟同。

一堂課就45分鐘,教師在不斷**多**,就把學生的讀書時間、訓練時間占用了,這無疑對抓學生的「雙基」是不利的。有的教師甚至認為可以用多**教學代替學生訓練,看多**學生不可能就會讀書。識字,也不可能就會寫字。

比如,有乙個專家在聽一節公開課之前,叫乙個學習中下的學生來讀這一篇課文,把這個學生不會讀、讀不准的字、詞記下來.在課堂上,教師也就這樣不斷地展示其課件。在課後,該專家又叫那個學生來讀這篇課文,原來不會讀、讀不准的字、詞學生依然沒有多少改觀。可見,過多的展示多**並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使用多**必須慎重:一是看需要、必要;二是讓多**發揮積極作用。課堂教學不能丟棄教師的基本功。

比如,訓練學生寫字,教師就要認認真真地作示範;教學生讀書,教師就要作好範讀、領讀。因為,上課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帶電腦,教師還必須要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功。

四、 精講實學一一正確處理教師「講』和學生「學』的關係

教師的角色不管如何變化,教師都有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這是社會賦予教師的一種光榮責任.如學生回家,家長問:「今天老師教什麼?」學生做得不對,人家就說:

「老師是怎麼教你的?」.「講」,是教師從事教書育人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語文課介紹背景知識,離不開教師的講;適合接受性學習方式學習的內容教師必須講,如數學的公式、定理;指導學生作文離不開教師的講,因為學生的的認識水平不可能達到自評的程度;推導一些學生需要記住的的公式,教師必須講。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業也必須認真練好「講」的基本功,用好「講」

的常規教學手段,但是「講」,必須「精」,「精講」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內容上非講不可的內容才講,可講可不講的內容堅決不講。在時間上,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時候才講,正如孔子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能走傳統教育的老路一一教師包講,學生包聽,教師把持課堂的語言權,把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二是要講得精彩,善於化深為淺,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把複雜深奧的道理用新鮮、活潑、簡明、流暢的語言幫助學生釋疑解惑,使學生頓開茅塞,恍然大悟.這樣的講,本身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的優質資源。

新課程不是全盤的否定教師講,而是反對教師以陳舊的教育理念看待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在課堂上多講、隨便講,把課堂變成教師的講堂。新課程支援教師教師必要而精當的講,精講實學,因為教師必要而精當的講授,可以引導學生學得更紮實,更有實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會因為教師的講而得到更加積極有效的發揮,比如當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時,教師適當的點拔、激勵,就會使學生思路暢通,信心倍增,減少挫折感,增加成功的體驗;如果這時教師不講,由學生在黑暗中摸索,學生就會一籌莫展,甚至灰心喪氣,停止思考。

這種情況重複多次,就會使學生積累一些痛苦的體驗,始終走不出失敗的陰影,學生就會灰心喪氣,喪失信心。

現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有一種片面的觀點,錯誤理解新課程理念,盲目反對教師的講授,講得越少就越好,講得越少就越體現教育理念的先進,似乎是在下決心把「講」字趕出課堂、趕出教學過程。平時聽課中發現,有的老師上課該講的不敢講,本來老師一句話就可以點明的問題,非要跟學生「兜圈子」「捉迷藏」。有關專家認為:

從學習方式看,學生的學習可以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一種是有意義的發現學習。無論是有意義的發現學習,還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都是學習的重要學習方式。

一般來講,如果要學習的概念、法則、結論等學生能夠去發現的,就應該盡可能地採用發現學習或有指導的發現學引如果學習內容沒有必要讓學生親自去發現,也不容易被發現,則可以採用有意義的接受學習。設計得很好的接受學習同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講的多與少,並不一定是教學觀念先進與落後的試金石,不一定是啟發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嶺。

這是一種不科學、甚至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評價,嚴重約束教師的手腳。在這種片面標準的影響下,有些教師該講的不敢講,更不願花功夫去研究「講」的藝術。必須糾正這種片面傾向,支援教師開展「講」的研究,使「講」這種常規教學手段在新課程的實施中煥發出時代的光彩,表現出創新的活力。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渠道之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決定新課程實施的成敗。而教學評價又是新課程實施的乙個重要環節,在新課程實施中具有激勵作用和導向性作用,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學性 導向性和人本性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基於新課程的基...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提問

摘要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提問尤為重要,但也要講究策略和技巧,否則就不能有效激發學生思維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關鍵詞 思維 新課程 領會 調動 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緊跟新課改的步伐,體現新課改的理念,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讓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活動,形成和諧的互動氛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理念與化學教學的融合

學生進行課堂小結與收穫。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練習和鞏固。學生對於溶液的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為有條理的理性認識。課堂教學的時空向課外延伸 小 你所知道的溶液的用途 課例蘊含的理念之二是課程理念昭示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1 課程是由教學事件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 構成教學事件的主要因素是 教師 學生 教材 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