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有感

2022-07-14 15:54:03 字數 3614 閱讀 8585

課程改革,猶如一聲春雷滾過,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課堂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言堂變成了群言堂,多了動感、生氣與活力,還時有孩子們的真知灼見,讓人欣喜不己。通過對新教材的使用,使我們對人教版新教材有比較深切的體會。

我們認為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的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充分提供動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數學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有了進步。實踐結果,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思維活躍,敢於質疑,願意與同學、老師交流,勇於發表不同見解,樂於表現自己。乙個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步形成。

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

一、 用好新教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只要相信學生,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一年級的學生同樣具有創造潛能。新教材提供了許多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這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及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動手能力、創新意識、探索精神等非常有好處。

如在教學一年級例3「9加5」的演算法時,學生通過合作,**,小組之間比一比,哪個組演算法多,學生通過努力發現多種方法,並能一一說明理由,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對每種演算法都有體會和收穫,最後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進行計算,這樣既能體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又能使全體學生逐步養成善於觀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再如一年級第33頁的練習讓學生將立體圖形進行滾、搭、摸等實踐活動,感知物體的特徵,形成對這些物體的直觀認識;第77頁思考題:要拿出8角錢,你能想出幾種拿法?

問題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多種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資訊,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於是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勇於去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充分發展他們的個性。

二、 用好新教材,培養學生選擇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我們要指導學生從這些資源中選擇一定的資訊,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抽象出算式,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如在教學一年級「9加幾」這個內容時,以學生非常喜歡和熟悉的校運動會形式呈現,主題圖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我們是這樣處理的:讓學生在家裡先看「主題圖」,編乙個故事,再讓學生從現實的問題情景中提出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在家裡先說給父母聽,然後在課堂上4人乙個小組,互相說一說,給學生乙個交流的機會,最後出示小朋友們喜歡的小精靈「比卡丘」,問小朋友「你是怎樣計算的?」學生通過擺學具、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計算方法,讓學生擁有自主發現的經驗,接著「比卡丘」又說:

「把你的演算法在4人小組內交流,說給大家聽。」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讓學生了解計算方法有多種,教師尊重學生發現的方法和自己的選擇,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學習興趣非常濃厚,情感、態度得到發揮。新教材編排上緊緊聯絡學生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你身邊。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形成技能技巧,體現演算法多樣化,注意減少單純技能性訓練,避免了繁雜計算,在輕鬆的學習氣氛中理解、解決了問題。

三、 增強學生自信,培養自主參與意識、參與能力。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活潑好動,對什麼新事物都好奇,比較容易調動學習積極性,但也存在對老師倚賴的特點,不知該怎樣學習。因此,要使學生真正的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們應該使他們在積極的準備狀態下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相信「我能行」、「我能做」,從而滿懷信心參與學習活動。

如一位教師在教「9加幾」時,知識的基礎是數數、數的組成及簡單的計算技巧,能力的基礎是對小棒的熟練操作。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前,先讓學生看著主題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有的數圖中學生的數量,有的用小棒擺圖中的飲料,有的與同學一起把圖中的情境編成小故事。

這樣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就對必要的知識、技能有了一定的準備。這時老師又提出:「誰可以根據圖中的事物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呢?

」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準備,所以他們不僅知道要做什麼,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中表現得特別積極,都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後面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保障。學生在學習中想出多種答案:有的把左右兩邊小棒合到一起,一根一根的數,一直數完;有的接著左邊的9根小棒繼續數右邊的小棒;還有的從右邊拿一根放在左邊湊成10根,右邊還剩幾根就是十幾,也就是湊十的方法。

我們不強求學生必須掌握這些數法,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在學習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些聯絡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工具和鏡子」。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參與操作活動,使他們在擺、拼、剪、折、量、捏、畫等活動中,體會主動參與學習的樂趣,提高自主參與的能力。

四、 發揮群體力量,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之間的互教互學,容易採取同齡人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講解和啟發,可以起到教師講解達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盡可能地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充分發揮小組活動的群體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參與個個發言,互相啟發合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

小組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學時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學互相交流。

剛開始使用新教材時,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合作的學習能力不強,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組內學習時,往往為了一點小小的得失而產生矛盾,在交流中,不懂得聽取他人的意見,在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不能統一時,難以寬容他人的不同意見,也不會對他人的意見加以補充,課堂秩序較亂,影響教學效果。對於剛剛入學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合作交流是很困難的。但具備一定的小組學習能力和形成小組學生規範的組織秩序,又是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根本保證,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首先,在課餘時間,加強了對小組長的培訓。培訓的內容是:怎樣組織學生發言;怎樣在小組內分工;遇到小組意見不統一時怎麼辦;其次,教會學生尊重他人,講禮貌,在別人發言時,注意傾聽,學會補充;再次,為了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也為了盡可能使每乙個學生與班中其他同學都有共同學習的機會,定期調整小組結構和座位,便於學生與更多的同學進行接觸,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後,教師要觀察每組是否都在有組織地開展活動。如果沒有,應及時加以輔導。教師再深入到乙個組內,作為組內普通一員,把自己的思維轉換到學生狀態並與學生共同學習,凡是學生會的,教師決不代替,只有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再加以點撥,協助學生完成任務。

五、 設計實際背景,激發興趣使學生置身其中,增加實際體驗。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也就是說當學生有積極的態度和情感時,才能使大腦的活動得到促進,使各種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啟用,興趣是思維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從這個意義上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

新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選擇素材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學中,依據實際情況用遊戲、表演等活動將情境圖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境化,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環境中,增加實際體驗,切身感受數學的奇妙與無所不在。如在教「加法的含義」一課時,先讓三名學生表演。

教室前面站一名學生,教室後面站兩名學生,教師說開始走,當三名學生走在一起時,教師說停,反覆走動3--4次。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直觀地看出,1名同學和2名學生合併的過程,充分感知加法的含義,然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手勢表達合併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直觀理解。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渠道之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決定新課程實施的成敗。而教學評價又是新課程實施的乙個重要環節,在新課程實施中具有激勵作用和導向性作用,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學性 導向性和人本性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基於新課程的基...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評價

新課程還強調建立新型的 和諧的 民主型的 開放的課堂氣氛。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 以人為本 的學生觀的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是鼓勵 尊重。但在強調師生之間這種新型的 和諧的 民主的關係同時不要忘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必要的紀律制度和規範的要求是學習的必備保證...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評價

新課程還強調建立新型的 和諧的 民主型的 開放的課堂氣氛。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 以人為本 的學生觀的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是鼓勵 尊重。但在強調師生之間這種新型的 和諧的 民主的關係同時不要忘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必要的紀律制度和規範的要求是學習的必備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