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

2022-09-18 21:12:04 字數 5369 閱讀 6896

一、什麼是組織

所謂組織是指兩個及以上的人為共同目標結合的有機整體。為完成組織的基本使命及目標,組織需開展兩項工作:

1、 開展業務活動

2、管理

二、管理和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大主要因素

三、如何理解管理的含義?

管理是指在特定環境下,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地計畫、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成既定組織目標地過程。

它包括以下含義:

● 管理為實現組織目標服務,是有意識有目的進行地過程;

● 由一系列相互關聯、連續進行的活動構成:計畫組織領導控制;

● 通過運用資源來實現;要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 管理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開展,受其影響。

四、管理工作與作業工作的區別是什麼?

● 聯絡: 1、並存於組織中;

2、管理者也要做一些作業工作,並需對作業結果負責

● 區別:管理工作通過他人,並使其與自己實現組織目標;

作業工作是基本作業的工作,是針對具體活動的。

五、對管理人員的技能要求是什麼?

1、技術技能: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有關的工作程式、技術和知識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管理人員需要了解並初步掌握它。

2、人際技能:與處理人事關係有關的技能,即理解、激勵他人並與他人共事的能力。此能力對高、中、低管理人員都重要。

3、概念技能:綜觀全域性,認清為什麼作某事,調查企業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複雜性的能力。管理層次越高越需要。

六、管理基本職能的內容是什麼?

1、 計畫:對未來活動如何進行的預先籌畫。包括:

1)研究活動條件

a. 內部能力研究;

b. 外部環境研究;

2)制定業務決策:所謂業務決策,是在活動條件研究的基礎上,根據這種研究所揭示的環境變化中可能提供的機會或造成的威脅以及組織在資源擁有和利用上的優勢和劣勢,確定組織在未來某個時期內的活動方向和目標。

3)編制行動計畫。

2、 組織:

1) 設計組織:設計的機構和結構。a 機構設計 b 結構設計;

2)人員配備:將適當人員安置在組織結構的適當崗位上;

3)開動組織:向配備人員發布指令,提供必要條件;

4)監視組織執行。

3、領導:指利用組織賦予的權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揮和影響下屬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動過程。

4、控制為保證系統按預定要求運作而進行的一系列工作。。

七、環境研究的必要性?

組織的一般環境都有那些?

1、政治環境;

2、社會文化環境;

3、經濟環境;

1) 巨集觀經濟環境:整個國家;

2)微觀經濟環境:所服務地區;

4、技術環境:1)國家投資及支援重點;

2)發展動態;

3)技術轉移及商品化速度;

4)專利及其保護情況。

5、自然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資源狀況。

八、具體組織的特殊環境(行業環境)研究的內容有那些?

1、 現有競爭對手的研究:

(1) 基本情況研究指標:銷售增長率、市場占有率、產品的獲利能力;

(2) 主要競爭對手的研究

(3) 競爭對手的發展方向:包括市場發展或轉移動向與產品發展動向。

應注意分析退出市場的難易程度。妨礙退出的因素:

a. 資產的專用性;

b. 退出成本的高低;

c. 心理因素;

d. **及社會限制。

2、潛在競爭對手的研究:新廠家進入可能性的大小取決於行業特點決定的難易程度。影響因素:

1) 規模經濟:a、保本產量;b、經濟意義上的規模經濟;

2) 產品差別:客觀、主觀因素造成的品牌效應

3) 在位優勢:專利優勢、勞動成本優勢、進貨優勢、銷售優勢

3、 替代品生產廠家分析:

1) 確定可替代本企業產品的產品;

2) 判斷那些型別的替代品可能對本行業產品造成威脅。

4、 使用者研究:影響:a使用者總需求決定行業市場潛力;b使用者討價還價能力會誘發企業之間的**競爭,影響獲利能力。

(1) 需求研究:

1)、總需求研究;(數量)

2)、需求結構研究;(結構)

3)、使用者購買力研究;

(2) 使用者**談判能力研究

1) 購買量大小:大,則強;

2) 企業產品的性質:無差異,強;

3) 使用者後向一體化的可能性:指使用者將經營範圍擴大到原材料;

4) 企業產品在使用者產品形成中的重要性:大,則弱。

5、 **商研究:影響:a能否按時、按量、按質地提供生產要素;b供貨時要求的**

研究:a供貨能力(或尋找其他供貨渠道的可能性);b**談判能力

應分析因素:

1) 是否存在其他貨源;

2) **商所處行業的可能性;

3) 尋找替代品的可能性;

4) 企業後向一體化的可能性。

九、決策的含義是什麼?

決策是指組織或個人為實現某種目標而對未來一定時期內有關活動的方向、內容及方式的選擇或調整過程。

1、 主體:可以是組織,也可以是組織中的個人;

2、 要解決問題:活動的選擇,也可是這種活動的調整;

3、 選擇調整的物件:方向、內容和方式;

4、 時限:可為未來較長時期,也可為某較短時段。

十、與初始決策相比,追蹤決策有什麼特徵?

1、 回溯分析:對初始決策的形成機制與環境再分析,並針對性調整;

2、 非零起點:已不處於初始狀態,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

● 影響:內部;外部

3、 雙重優化:

1) 第一重:優於初始決策 (最低要求)

2) 第二重:在各種改造方案中,選擇最優或最滿意者(根本目標)

● 戰略決策和戰術決策的區別是什麼?

1、 從調整物件上看:戰略決策調整組織的活動方向和內容,解決"幹什麼"去的問題,是根本性決策;戰術決策調整在既定方向和內容下的活動方式,解決如何幹的問題,是執行性決策;

2、 從涉及的時間範圍來看:戰略決策面對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的活動,而戰術決策則是具體部門在未來較短時期內的行動方案。戰略決策是戰術決策的依據,戰術決策是在其指導下制定的,是戰略決策的落實。

3、 從作用和影響上來看:戰略決策的實施效果影響組織的效益與發展,戰術決策的實施效果則主要影響組織的效率與生存。

十一、組織決策的特點是什麼?

1、 目標性:目標是未來完成任務的標誌;

2、 可行性:要注意實施條件的限制;

3、 選擇性:從多種方案中選擇,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4、 滿意性:選擇方案的原則:滿意原則,非最優原則;

5、 過程性:1)組織決策不是一項決策,而是一系列決策的綜合;

2)這一系列決策本身就是過程。

6、 動態性:是乙個不斷迴圈的過程。

十二、為什麼說決策方案的原則選擇只能是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

最優決策的要求條件:一、了解全部資訊;

二、了解辨識,並制定毫無疏漏的方案;

三、能準確計算未來的行動結果。

這些條件難以具備的原因:一、廣義上說,資訊太多,不可能收集所有資訊;

二、對於有限的資訊,決策者利用能力也是有限;

三、目前**與未來狀況肯定有差別。

所以難以作出最優選擇,只能是滿意選擇。

簡述決策過程

答:一、研究現狀,判斷改變的必要。

二、明確的組織目標;

三、擬定方案;

四、方案的比較選擇;

五、執行方案;

六、檢查處理;

十三、明確組織目標應進行哪些工作?

一、提出目標;

二、明確多元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明確主要目標與非主要目標的關係;

三、建立目標:權衡目標執行的有利結果和不利結果,制定乙個界限。

目標應當具備哪三個特徵?

一、可以計量;二、可以規定其期限;三、可以確定其責任者。

十四、方案選擇前的評價和比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實施條件能否具備,其成本如何;

二、方案可為組織帶來何種長期和短期利益;

三、方案實施可能遇到的風險及失敗的可能性。

選擇中應處理好哪些問題?

一、要統籌兼顧;

二、要注意反對意見;

三、要有決策的魄力,需及時決斷。

十五、執行方案過程中應做好哪些工作?

一、制定相應的具體措施保證方案的正確執行;

二、確保有關決策方案各項內容為所有的人充分接受和徹底了解;三、運用目標管理方法把決策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乙個執行單位和個人;四、建立重要工作報告制度,以便隨時了解方案進展情況,及時調整行動。

十六、組織決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環境

環境對組織決策的影響是雙重:

首先,環境的特點影響著組織的活動選擇;

其次,對環境的習慣反應模式影響著組織的活動選擇。

二、過去決策

過去的決策對目前決策的制約程度,主要受它們與現任決策者的關係的影響。

三、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

組織及其決策對待風險的不同態度會影響對決策方案的選擇願意承擔風險的組織,通常會在被迫對環境作出反應以前就已採取進攻性的行動;

四、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制約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以及行為方式。在決策層次上,組織文化通過影響人們對改變的態度而發生作用。

五、時間

有人把決策型別劃分的時間敏感決策和知識敏感決策。

十七、非確定型決策方法都哪些?

一、樂觀原則(最大收益值原則):找出可能最大收益時的方案?

二、悲觀原則(最大最小收益值原則):在最差自然狀態下仍帶來最大收益(最小損失)的方案。

三、折衷原則:在兩種極端中取得平衡。

四、最小最大後悔值原則:力求機會損失最小的原則

十八、什麼叫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它們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一、管理幅度:指有限的直接領導的下屬數量。

二、管理層次:從組織最高主管到具體工作人員之間的層次。

三、管理層次的影響因素:組織規模和管理。與組織規模成正比,與管理幅度成反比。

四、管理幅度的影響因素:

1、工作能力:1)主管工作能力強:可縮短占用時間;

下屬工作能力強:可提高效率

2、 工作內容和性質:1)主管所處的管理層次;2)下屬工作的相似性;

計畫的完善程度; 4)非管理事務的多少

3、工作條件:1)助手的配備情況;

2)資訊手段的配備情況;

3)工作地點的相近性

4、 工作環境:環境越不穩定,管理幅度越受限制。

十九、什麼叫權力?權力**於那幾個方面?

權力通常被描述為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特指處在某個管理崗位上的人,對整個組織或所轄單位及人員的一種影響力,簡稱影響別人的能力。它包括:

1) 專長權;

2)個人影響權;

3)制度權(法定權):與職位有關而與佔據職位的人無關。

組織中集權傾向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 組織的歷史:從較小企業發展的,易集權;

2) 領導的個性:個性較強、自信,則權力集中;

管理學基礎

規劃是指組織為實現它的 bcd 等而制訂的綜合性計畫。b目標c策略d政策 合理地進行人員配備工作必須遵循 abcd 原則。因事擇人b人事動態平衡c量才使用d程式化 規範化 激勵對於組織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激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abcd 計畫按照其所涉及時間跨度的不同可以分為 abc 長期計畫b中期計畫...

管理學基礎

第一章1.管理 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畫.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2.系統 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本身又是它從屬的乙個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3.管理的基本特徵 1 管理是一種文...

管理學基礎

一 如何理解管理的內涵?管理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織目標,對組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 有組織 不斷地進行的協調活動。它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 有組織的群體活動。2 管理是乙個動態的協調過程,主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利益關係,它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的始終。3 管理是圍繞著某一共同目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