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教材感悟人文

2022-09-18 15:21:04 字數 949 閱讀 8385

作者:左芸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23年第05期

摘要:人文素養是指人的內在素質和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語文新課改的核心,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教學實踐,以教材為依託,努力挖掘語文新教材中的人文素養資源,營造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環境,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行動中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育;依託教材;人文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5-0077-02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可見,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語文新課程教學中,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教材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公升人生境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人文素養是指人的內在素質和文化底蘊,是乙個人整體素養的基礎和核心。

人文素養是科學素養的基礎,其核心體現是具有一顆仁愛善良的心靈,懂得關照自我、關愛他人、關護自然、關心社會,簡言之就是懂得如何做人。

一、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語文新課改的核心

語文教學是我們的母語教學,是影響學生一生的基礎課程。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語文新教材必修部分也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為主題,旨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弘揚人文精神。語文新教材中所蘊含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引導學生怎樣做人。所以,一線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還必須用中華文化和人類文明哺育學生,使語文回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而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師在「傳道受業解惑」的同時,理應承擔育人的重要責任。

依託教材喚醒親情

親情主題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探索 浙江省天台縣赤城四小陳敏桂郵編 317200 郵箱位址 139 摘要 當前小學生的親情現狀不容樂觀,為了加強親情教育,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編排了親情主題綜合性學習。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文獻資料,認為親情主題綜合性學習應該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依託教材...

依託語文教材開展讀寫結合小結

三年級一 激發了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樂於習作 學生怕作文,對作文不感興趣,跟我們教師對作文的重視程度和引導方法有關。按教材安排中高年級學生一學期只需完成八篇大作文,加上八次小練筆,一學期充其量才中有16次習作的機會,語文的大部分時間是花在閱讀教學上的。這樣從客觀上無意識地造成了語文教學重 讀 輕 ...

感悟教材放飛思維

俗話說 兒童智慧型的火花是開在手指尖上的。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去做,通過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在主動感知事物的同時,發展了思維,開發了智力。三 讓學生想自己所想的 心想事成 夢想成真 常作為人們互勉之話,這裡 成功 的前提條件是先夢想和自信。數學教材內容編排上 想一想 做一做 練一練 試一試 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