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新教材使用的感悟與困惑

2021-03-04 09:32:20 字數 4917 閱讀 7442

南丹三小左立敏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藍圖,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好的教材無疑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實施新課程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多種版本的新教材,以其全新的理念,豐富精彩的呈現方式,靈活多變的習題演練,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親身感受到新教材強大優勢的同時,自然而然也會與曾使用過的老教材對比,相比之後,引起了我對五年級新教材一些章節編寫上的思考。

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又感到了教學內容的一些不足與困惑,現在就針對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困惑和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共同**。

一、先談談上下冊教材編排的容量:上冊舊教材安排了四個單元:小數的乘法與除法、整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

而新教材卻增設了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應用。舊教材第十冊安排了五個單元:簡單的統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約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減法,而新的教科書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設了圖形的變換、數學廣角,而且統計方面也在原有的容量上增加了複式折線統計圖和打**等知識。

學生學習的資訊量明顯增大,教師備課的節數明顯增多,且每節課的容量也隨之增大,而一學期學習的時間總量不變,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負擔。

二、教學任務加重、教學量增加。例如:第九冊的教學內容課時安排大約76節課供教師參考,比舊教材至少增加了8節課。

按照每週課時安排5節數學課計算,扣除放假期間少用的幾節課,課時訓練和配套練習又得多花去一些時間,還要因材施教補缺補漏,這樣的工作量明顯多於《標準》裡安排的節數。很多教師沒辦法如期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占用技能科或延長課堂時間。每位教師都面臨著教學質量評比的壓力,學生大量練習,教師大量講評,苦了學生、苦了教師 。

三、教學要求看似降低,但備課難度加大。從教科書看,數學科概念的條條框框硬性規定明顯少了,多是讓學生自主探索或師生雙邊互動,通過動手操作、計算、推測、演繹歸納、討論交流的構建過程,表面上看都是讓學生自己來完成,而教師的預設則要通過準備教具、多**課件及教學設計等,才能完成。教科書中只給出簡單幾句話或一幅彩圖,其他工作都靠教師預先摸索、創造,還要上網查詢、翻閱大量的資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四、教材所呈現內容重點、難點不好把握。由於教材給教師的空間較大,加之教師教學用書沒有詳盡分析,給教師運用教材造成較大難度。

五、教學中的困惑。

教學時困惑之一:在解方程的教學中又遇到了令我萬分困惑的環節,五年級上冊「等式的性質」的教學問題:(1)課本中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關於簡易方程的教法。

長期以來,在小學階段教學簡易方程,解方程的主要依據是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這樣的教學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因而易於理解,但是卻不易與中學的教學銜接。現在,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小學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質,並以此為基礎匯出解方程的方法。

不僅有利於加強中小學數學的教學的銜接,而且有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了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教材沒有給出「等式基本性質」的名稱,也沒有用文字概括出等式的性質。只是通過天平平衡的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以此滲透等式的性質。

而由於「天平平衡的道理」只停留在直觀層面,沒有與等式直接聯絡起來,也就是沒有概括出等式的性質。這給解方程帶來一定的弊端。 (2)課本沒有具體的例子教學解比如a-x=b或a÷x=b之類的方程,顯然給老師出難題。

從教材編排意圖看,刻意迴避這樣的方程,但實際上,這樣的方程對學生迴避不了。如教材p62頁練習十一第3題:「爸爸40歲,小明x歲,我們倆相差28歲。

」學生很容易列出40-x=28這樣的方程。對這樣的方程,學生初次運用等式的性質來解答,往往不假思索兩邊同時加上40。這就給學生帶來了新的課題。

要解答這樣的方程必須採用兩次變形的步驟來解答。這樣學生很難理解,沒辦法,我只好用舊教材的方法教學生,運用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去解答較易理解和掌握; 但是過的時間一長,再叫學生做類似這樣的題目,學生很容易出錯,因為學生的思維定式裡想的方法是用「等式基本性質」來解。

教學時困惑之二:新人教版教材將解決問題與計算教學融入同一情境之中, 如何提高學生計算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方程應用題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找到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等量關係式,我採用圖示和畫線段圖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並要求學生寫出等量關係式,同時根據寫出的等量關係式列方程。

再教學生解稍複雜的方程,這樣一節課下來,往往就會出現「芝麻、西瓜」都丟的現象。解決問題方面的教材編排,弱化了專項強化訓練,同時,原來清晰的數量關係也淡化了,原來有據可依的解題過程變成了主動**的過程,這在發展一部分優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給相當部分的中下生帶來了學習上的困難。如:

五年級教材中的「稍複雜的方程」。

教學時困惑之三:不教學分解質因數,應該怎麼辦?根據《課程標準》對因數和倍數內容的調整,教材不再正式教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只作為閱讀性材料介紹。

這種改變在教學中給教師帶來困擾,這些困擾集中在「短除法——教,還是不教?」由此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不教短除法,怎樣求較複雜的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時困惑之四:因數與倍數,以前叫「約數」的,現在叫「因數」。第十冊以前的因數可以是任何數,總是和積聯絡在一起,而第十冊的因數則在自然數範圍內,注重的是誰是誰的因數,這個因數不是那個因數,解釋起來有些彆扭,學生也很容易混淆。

教學時困惑之五:教師怎樣去感受到編者的教學目標及編寫的特點,才能柔韌有餘把握教材的度。教材結構力求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

教材使用生動活潑的版面,又貼近生活實際,緊貼時代氣息,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注重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建構過程,所選素材都是我們熟悉的事例,鼓勵演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習的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這只有教師才能較全面感受編者用意,而學生們到底能掌握到什麼程度、不同地區不同層面的學生又能學到多少知識? 乙個知識點到底應該挖掘到什麼程度,學生才能全面掌握;配套練習與試卷的難度和教學要求的跨度太大,怎麼辦?

教學時的困惑六:文字題是教或是不教?從三年級以來,目標測試題裡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文字題的出現,但是課本裡從未出現過,是文字題不重要課本才忽略它嗎?

但是文字題的用處是很大的,常做文字題可以提高對應用題的分析能力,提高列綜合算式的能力。事實上現在的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很差。教與不教,要交的話,教師該怎樣把握教的難易度?

針對以上是我在教材使用中的一些感悟和困惑。我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平時多鑽研、多學習、多渠道探索,努力提高課堂有效性。在充分認識理解新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用好新教材 。

什麼是真正"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就是用好、用活、 活用教材。

1 、用好——尊重教材

有一次,備課時我對教材挖掘得不夠,在講解某乙個知識點時,突然想起了還有另外乙個內容應該補充,但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只好課後查閱完再補充,這是課前"吃"不透教材,課堂上留遺憾。因此,讀懂教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讀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學的基礎。 如何"吃"透教材,讀懂教材具體到每一節課,教師要了解教材整體結構及前後聯絡,明確例題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習題與例題的關係,揣摩插圖的編排意圖,鑽研提示語和旁註.

做到"五讀俱全",即讀懂問題情境,讀懂每一道習題,讀懂教材內容的結構,讀懂教材的呈現方式,讀懂教材的旁註,留白。教學離不開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要用好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教學中力求還原教材編寫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資源,實現教材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2、用活——理解教材

用活教材,就是以教材作為原型和範例,在依託和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適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資源的深層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功能。我曾經聽過一位特級教師談自己如何"由內而外地打磨數學課堂",有時僅僅是在使用教材時"讀一遍習題,加兩個資料,換三道題目",這些細節處理沒有張揚的技法,有的只是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對學情的準確把握.有的教師潛心設計"小動作",對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化效果,這些"點睛之筆"源於教師對教學本質的深刻領悟.

在課堂教學中,教材細節的開發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有的教師認為教材編寫已經給出完美的作品,教學時只需搬用就行,他們考慮的大多是用得像不像,而較少思考"有沒有更好的用法".其實,許多教材細節還需教師多加推敲,用心琢磨,把教材細節做"亮".

教師備課時要在充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對待教材的每乙個細節,賦予教材細節更深的知識內涵和更廣的思維空間,讓教材細節豐盈課堂,使之能夠生髮錦上添花,以小見大的效力.。

填補教材"空白".新教材通過遊戲,對話,**和**等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沒有呈現結論,只有學生自主活動的建議和過程中的問題提示,力求為教與學留下盡可能大的**和交流空間.教學的靈活性增加了,教師的選擇空間擴大了.

這些教材空間給教師教學帶來一定的困惑和難度,同時也給主體間的有效合作帶來了良好的機會,讓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有更多的聯想意境和創造空間.。教師要善於在教材的"留白"處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從而使新課程教材真正成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激勵學生自我實現,不斷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的資訊資源".開發習題資源.

習題在小學數學教材中佔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習題資源,開發習題的育人價值是"用教材教"的乙個重要方面.數學習題蘊含有知識功能,教育功能和評價功能.在數學教學中,解答習題本身並不是目的.

學生一旦開始解題,他就接受著一種思想的訓練,從技能,思維,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塑造自己.新教材的習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對數學積極的情感體驗,在編排上注重利用實際情景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要有習題資源的意識,將教材中的習題拓展為乙個個值得學生**的數學問題,以利於拓展學生的探索空間,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讓習題增值.

3、活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的每個學段都要求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非簡單地改變教材,它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具體體現在教師對教材有深刻和獨到的見解,對教學有獨特的思路和設計,能夠對教材的絕對權威提出挑戰,作出有個性的演繹,面對複雜多變的教育情景及時增刪,延展固有觀念,創造出有益於師生對話的氛圍,使教學活動更加鮮活生動.它要求教師能夠站在與教材編寫者同樣的高度去審視教材,能夠讀懂學生,讀懂教材,尋求學生認知規律與教材編寫意圖之間的契合,對教材科學合理地整合,重組和超越,使加工後的教材更加豐富多彩,更具實效性,現實性和挑戰性,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首先要成為一部書,一部非常生動,豐富和深刻的教科書.這種專業自覺不僅是外界賦予的權利,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內在追求.

使用小學數學新教材有感

新學期,我拿到了小學數學第二冊的實驗教材,至今,使用新教材已經3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裡,我發現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克服了過去教材繁 難 舊 教學方式單一的現象,使數學教學內容緊跟時代性。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相聯絡,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 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新特點。下面,我以小學數學實驗教材第二冊為例,...

小學PEP新教材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畫

五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畫 一 教學目標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培養學生一定的英語學習語感和良好的語音 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 記憶 思維...

四年級數學新教材培訓

四年級數學 下 新教材培訓心得與體會 教師的本職就是傳道 授業 解惑。在工作中如果不能夠充分了解自己教材,盲然前行,就是對學生 對自己的不負責。這次在江莊小學接受了我鄉中心學校組織的四年級數學 下冊 新教材培訓,感覺對自己教學工作幫助真的很大,這次培訓讓我更充分的認識了教材,在教學任務中能夠避輕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