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式變革的知識觀基礎

2022-09-18 06:18:18 字數 1210 閱讀 1061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剛平

怎樣理解教學方式,認識觀念,不僅是乙個行為問題;觀念不變,行動就不會變;

課堂教學的普遍問題與改革方向:

普遍問題:負擔重、效率低

解釋行政問題和教學專業問題的關係:

會不會學習,決定了學習負擔重不重;負擔重,取決於想不想學習;更多的負擔來自心理,因此想要改變不容易。用行政來解決無法解決,這是乙個專業問題。

目前,教育越來越行政化,學校越來越行政化,老師在行政化中越來越找不到感覺。用行政的思路辦教育,常常會表面化。內在的東西逐漸在減少。

行政的基礎是權力,教師是乙個角色,也要賦予一定的權力,多數人的意志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具有強制性。行政靠權力推進,原理就是下級服從上級。

教學是專業問題,只能通過專業特性來理解、認識、分析、解決。

教學負擔問題不是行政問題是專業問題,必須要通過專業特性來理解、認識、分析、解決。(強化這種觀念)

改革方向:轉變學習方式、優化知識結構

整天忙,卻不知道自己忙什麼。很少有人思考這是為什麼。

觀念不改變,瞎忙狀態會繼續惡化。最初讓人們忙的觀念是好的,時間效率最初被追求,最終集中在錢上,內化成自己都不知道的觀點:忙就是好的,成為自動化的潛意識。

忽略問題本身,觀念影響人們的行為、思維、言語、情緒。

在錯誤觀念的帶領下,所以的行為都是虛假的,要偽裝自己,觀念支配行動,

做事情並不等於在解決問題。

表面現象干擾了觀念的形成,一些行為成為自動化之後,缺失了對內涵的思考。

觀念不改變,行為的改變是表面的是暫時的,也還會死灰復燃。

二、知識分類與學習方式改革

學校存在的三個部分:教師、學生、課程

(一)分類

邏輯自洽原則:劃分知識有各種角度,放在同一邏輯層面上進行。

實踐性原則:

事實性知識(學科知識)

記中學:理解、記憶、再現、判斷

方法性知識:(學科方法、學習方法)——做中學

閱讀、思考、嘗試、交流、討論、問對、爭辯

價值性知識:(學科意義、學習意義)——悟中學

做中學與悟中學的教學環節:

課堂預習---自我檢測----交流問題------教師講解----課堂小結----針對性作業

做中學以學生為主,行為指令要清晰(幹什麼),內容指令更要清晰(怎麼幹)

教師任務:預設---指導----巡視

教學方式變革的五個關鍵詞:

目標—資源---方法---興趣---分類

新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變革

作者 廖敏傑 海峽科學 2009年第04期 摘要在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中,沿用了幾十年的教學大綱將悄然引退,取而代之的是國家新課程標準。新課程提出了 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的教學任務,倡導學生 主動參與 樂於 勤於思考 以培養學生 獲取新知識 分析和解決問題 等能力。因此,我們提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

結題報告 學案引領生物教學方式變革

以學案引領生物教學方式變革的行動研究 研究報告 張 摘要 本課題依託實驗基地學校,以生物科組或年級備課組為單位,從備課環節入手開展基於學案的教師行動研究。以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原則,針對以往學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反覆的實踐研究,設計出了簡潔而實用的學案內容框架。在實驗學校建立...

基於「過程哲學」語文教師教學思維方式變革

摘要 語文教師語文教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常常伴隨著哲學思維的變革。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以 事件理論 摒棄 實體 觀念 以 合生 思想消解主客二元對立。基於過程哲學的主要觀點,我國語文教師語文教學思維方式變革的可能性體現在 以生成為依託來詮釋存在的方式 以主體與客體的統一為理解世界的視角 以 存在本身 和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