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2022-09-11 04:12:02 字數 1670 閱讀 9036

萍鄉經濟開發區橫板小學胡秋梅

聯絡**:189********

德育為首,五育並舉,在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今天,如何實行有效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樣形成良好學生思想教育素養,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生的班主任老師面前的乙個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資訊科技的高速化,人文意識的複雜化,個性思維的自主化,道德價值觀念的市場化,都對現階段的教育形成強大的衝擊波,加上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差,可塑性強,思想幼稚等特點,如果不以正確引導和教育,會走上不良的成長之路。如何抓住機遇,讓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發展軌道上,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呢?

為此談幾點做法:

一、擺首位,做到心

反思傳統的德育教育方式,我們往往是抱守著狹隘的課堂教育觀,將施教的場所僅僅侷限於教室,把課堂教學簡單片面地理解為教育行為的全部,學校教育呈現出一種說教式的、十分明顯的封閉化趨勢。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還不能令人滿意。《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為主導,「要抓住機遇,大力推進德育工作,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心裡」。

為了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積極探索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結合萍鄉市教育系統開展的「學習年」活動,在師生中展開了「老師學」,「我也學」的活動。以「學習年」活動為東風,強化學習的氛圍。

形成了你學、我學、大家學的濃厚學習風氣,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引導學生從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德育教育做的紮實有效。

二、重實踐,意體驗

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把德育置於乙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們的做法是「重在實踐、體驗過程」,做到「三個結合」。

既「以人為本」與「依法治校」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校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廣泛開展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進感情,獲得友誼。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大家和諧共處、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諒解,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我們認為:要使學生成為乙個和諧發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理解並產生強烈的情感,但這僅用專業知識育人是不夠的。

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必須使學生獲得對「美與醜」、「善與惡」,更加鮮明的辨別力。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是學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緊扣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才能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

三、抓機遇,握時機

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乙個基本規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別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已駛入了現代化的快車道。

小學生耳聞目染,其思想認識也已變的逐漸複雜起來。如不能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勢必造成社會危害。我們的做法是:

摒棄「說教式」、「灌溉式」、「擠壓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機遇,充分利用「節日慶典、晨會、校班(隊)會、國旗下講話、宣傳欄、黑板報、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時機的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把道德認知自覺的轉化為道德行為。

例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們在學生中開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學生為父母製作了一張生日賀卡,有的學生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學生為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表達出了他們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思想認識,淨化自己的心靈。

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緻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精心策劃,不斷的用生動的、貼近生活的例項來充實它。

如何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衡量乙個民族進步的標準之一,是乙個國家興旺發達的 槓桿。從往日的應試教育到今天人人談論的素質教育,德育教育始終像一條無形的線牽引著每位學子,它使一部分有德無能的 危險品 及時醒悟,改過自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國家進一步強調學校的德育工作,這對小學教學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挑戰,我們每位教育戰...

職業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與途徑

平羅縣職業教育中心馬紅麗吳國傑 摘要 職業教育面臨的是特殊的個性心理的弱勢群體,因而學校必須結合職業教育的實際 結合學校工作的實際,靈活採用多種工作方法 加強和改進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才能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實效性和時代感。關鍵詞 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方法與途徑 職業教育面臨的是特殊的個性心理的弱勢群體...

小學生德育教育個人體會

愛心是老師親近學生,學生愛戴老師的基礎,是 愛其師,信其道 的關鍵。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單親或無親的孩子,更應該付諸愛心。宋新宇,男,8歲,小學二年級學生,在幼兒園裡就比其他孩子明顯好動,上小學後,這種情況有增無減,主要表現在 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多長時間就晃動椅子,經常惹周圍的同學。注意力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