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上好心理健康課的方法途徑

2022-09-07 08:42:03 字數 4495 閱讀 4176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載體,是小學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的一種有益補充。那麼在農村小學應當如何上好心理活動課呢?什麼樣課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動課?

(一)要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

如果說教育是心與心的交匯,是靈魂對靈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動。那麼我們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則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它需要在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中,放下個人的防衛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應該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學生不僅是從教師那裡,更重要的是從活動課形成的心理場獲得心理支援和經驗,增進心理健康。

1、淡化學科體系

首先要明確,心理活動課不是心理學專業課程,更不是以教授心理學概念和理論知識為目的的;但並不是說心理活動課中就絲毫沒有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事實上,每一節心理活動課都是以相關心理學理論基礎為背景知識,只是這些知識並非是以學科的直接結論和理論形態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經過處理後以比較通俗化、生活化的闡釋形態出現的,並滲透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始終。

2、創設情景,積極準備

講授知識為主的課要精心準備,活動課老師學生要準備的工作也很多。教師要選好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收集各種有關資料,盡其所能了解學生等。授課教師由於課前篩選的這個故事來自學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當讓他們說說自己看法時,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課堂也就隨之「活」起來了。

所以,老師和學生的充分準備,是上好活動課的重要一步。

3、引導學生真情地參與課堂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因此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更加需要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更加需要具有主動參與、探索創新的精神。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關鍵在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只有師生真情的主動參與,共同營造了乙個真情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氛圍,才能使課堂教學的難點突破、目標達成度高。

(二)活動的內容要切合實際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因此,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應該是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選擇活動的內容。

老師們可能在探索出一種方法後就捨不得丟棄,每次按部就班地沿用下來,這樣學生就可能失去新鮮感,多次重複相同的角色而減弱學習的興趣,對活動效率產生影響。

(三)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彩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活動的形式應該是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因此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鬆活潑。在活動中,我們要盡量融入**、美術、舞蹈、表演等藝術形式,讓學生不會感到厭倦、枯燥。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活動課提倡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刻得多。

(四)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

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重在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親身實踐,教會學生自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啟用學生的心理歷程,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

1.相信學生

充分地信賴學生,是教師開展工作的第一步。教師用信賴的證據態度對待學生,能使學生以「我能行」的自信態度接受任務,使很多事情在群體智慧型下很快得到解決。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潛能,都有創造力,一開始牽動他們的熱情,已為活動設下了乙個良好的開端。

2.尊重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所有內容都要通過學生的主體活動,通過活動產生主觀感受和體驗。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和創造條件,使學生「理直氣壯」地傾訴心聲、渲瀉情感、發表意見,對於活動課取得成效極為重要。

3.扮好角色

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處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學生是情感體驗的主人,是活動的主角,是演員。而教師可以是活動的一員(但切忌讓學生產生顧慮和壓力),也可以是導演,以引導者、協調者的姿態主導。

4、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

體驗,既是一種活動,也是活動的結果。體驗成功,就是主體親歷通過努力以實現自己正當目的的全過程,並從中得到相應的認識和情感。發展性教學體驗成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體驗成功,以使他們能從成功的結果及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從而主體性得以發展,並享受到教育生活中的幸福。

對成功與失敗、積極體驗與消極體驗,我們應追求前者,避免或克服後者。就是說,教師應該在心理活動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主動的、積極的和成功的體驗,決不是被動的和消極的體驗;前者使人積極向上,後者使人越體驗越消極越悲觀。

5、教師引導學生把感悟深化

悟性的高低,標誌在乙個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學中,不同學生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悟性,言語、思維有的產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無奇」,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學生中因為思維撞擊所濺起的「智慧型」火花,引導或利用學生去矯正學生的思維方向,由學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別人思維的閃光點。其實悟性並不神秘,是乙個人先天稟賦和後天養成的結晶。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表現出很多形式,由於學生的經驗背景不同,興趣愛好各異,性格氣質有別,思維方法、思維習慣不一樣,使感悟到的知識往往具有多樣性。這就要求教師要特別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在體驗過程中感悟,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中昇華,這也是我們心理健康課教師應追求的最終目標。

農村小學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廣大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班主任——作為乙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老師,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責任人,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級管理,尤其是在師資資源比較匱乏,心理諮詢裝置不完善情況下,更利用班主任工作優勢,適應尋兼負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諮詢的責任,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師益友。那麼,班主任應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好主題班會,解決普遍心理問題。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有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普通性、廣泛性的,這樣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一次乙個主題,學生人人參與,大家集體討論,往往事半功倍。例如:為了方便我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我在班級設立了「心裡話」信箱。

令我吃驚的是,在孩子們的「心裡話」中,大多數是向我傾訴他們內心的煩惱,而這些煩惱絕大多數來自於同學間的相處問題和少部分家庭問題。 我深深地知道,乙個優秀的團結向上的班集體,首先要求全體同學和睦相處,團結合作。而這些同學的煩惱,不正說明他們沒有做到這一點嗎?

那麼,究竟如何幫孩子們解除煩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乙個健康陽光的心理,使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呢?我想:我應該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二、上好心理健康輔導安全活動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班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活動。它需要建立起一種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和諧關係。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同時也使學生意識到,師生雙方在人格、權利上是完全平等的,並以此貫穿於教育活動的始終。

這是上好輔導活動課的前提。

三、積極與家長溝通,保證心理教育的有效實施。

利用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有益的補充途徑。一般來說,家庭是學生心理最容易暴露的場所。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條件。

但不少父母缺乏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或觀念不明確,方法不得當,也缺乏必要的教育藝術,家長不能及時觀察到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班主任應與家長經常溝通,並給家長提供一定的教育方法技巧。 例如:

在每一次家長會或每一次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都要抓住機會表達班主任的思想,特別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都應想辦法告訴家長,讓家長積極配合我們工作,只要我們班主任是真誠的,這份真誠感動學生,也同樣可以感動家長,家長一定會極力配合我們工作的。我們可以對家長提出建議,要求家長也要學會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不要過多指責孩子,不要人為地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應多抽時間與孩子交流、溝通,經常對孩子說:

「你能行!」、「我們相信你。」要求家長建立和善、民主、平等、溫馨的家庭氛圍,適時地告知家長。

很多時侯,家長們可能沒有太多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感受,喜歡使用一些過激的語言來表示自己的不滿,使孩子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其實我們應小心地保護好孩子剛剛萌芽的上進心,要善於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分析、引導,給予肯定,推動,使其由小擴大。目光要遠一點,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應想辦法把他們其它能力調動起來,樹立自信,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樣也能促進學習。

我始終認為班主任與家長聯絡溝通不應成為乙個對孩子缺點的審判,它的根本原則是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是學校與家庭努力的方向。

總之,班主任工作中引進心理健康輔導,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變革。更是小學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的一種有益補充在過去的教育中,我們常常忽視學生成長需要和主體能動性,比較注重外在規範,不太注重內在啟迪,致使教育收穫不大。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難以避免存在一種心理距離。教育現象也啟示我們:師生感情疏遠與相隔必然會影響教育的效果。

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是班主任有效教育的出發點,而班主任心理輔導,既是理智的傳遞,又是情感的交流,能有效地解決以往班主任工作中所不能解決的實際問題,能極大提高工作效益,有效提高學生的各方面心理素質。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

青河中心校孫喜龍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出現心理不適 心理問題以及心理障礙的小學生比例明顯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門新興的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活動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為主線確立活動目標,以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為核心,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自助和助人的一門活動課程。一 心...

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幾點建議

作者 魯冰 教師 下 2014年第10期 心理 火了!從綜藝節目到熱銷書籍,從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心理諮詢中心到校園知心小屋,從各種心理督導培訓課程到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的開設,從沒有心理教材到教材種類 琳琅滿目 無從選擇。心理健康課不再是如何 上 的問題,而是怎樣能 上好 的問題。在心理健康課十幾年的學習...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作者 張玉萍 中國校外教育 綜合 上旬 2015年第10期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過渡,但在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下,仍然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學生的課業負擔仍然較重,許多學生仍然有比較大的公升學壓力,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心理壓力也是不斷增強的,有些同學在高強度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