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

2022-08-05 14:51:05 字數 3843 閱讀 4060

活動記錄

4月20——22日,又一次走近「現代與經典」。賁友林四年磨劍,隨進度教材真實演繹生本課堂;張齊華超越自我,華麗轉身,從「圓滿」走向「開放」;劉德武從上一屆的「修改習題」到這一次的「修改教材」,耐人尋味;徐斌,以一顆平常的心,上著平常的課……

現**念,經典課堂。

現代篇● 賁友林《商不變的規律》(四年級)

課前預習稿:

1、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在除法中,除數和被除數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舉例說明。

2、商不變的規律,要注意什麼?

3、我的提醒:

4、商不變規律的運用。

5、我的疑問:

●張齊華《認識負數》(四年級)

1、在你的頭腦中怎樣的數是負數,怎樣的數是正數?

2、根據各自的理解,將-4、-2、-5、-18、-4.5、100、+5、12+3、+49、0填入相應的圈。

負數正數

交流中聚焦幾個點:

(1)-4.5,負數不僅可以是負整數,還可以是負小數,負分數;

(2)100,正號可以省略;

(3)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關於0的問題,相機出示數軸幫助理解,並討論數軸的負數方向是否要加箭頭,以突出負數 「有無數個」的特徵。

3、依次完成書本練習。

看著學生大方自如的表現,聽著學生深入透徹的分析,課堂筆記不知道該從何記起,不知道該記什麼,不知道哪乙個環節的設計記錄下來可以啟發自己的教學,不知道……因為整堂課幾乎都是學生在教,在辯,在小結,教師僅僅出場幾次。這是我們「三習」課題追求、嚮往的課堂境界,然,10多年的實踐,始終沒有邁開大步,始終被一些擔憂牽絆,固步不前。誠如賁友林老師所說:

課堂,不是給聽課老師看的;課堂,是否具有觀賞性,風景在學生;課堂,要看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未來,是我們共同創造的地方。活動現場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掌聲是給學生的」,我們要有這樣的理念。

經典篇:

● 劉德武:《可能性》

一、初步認識可能性

1、 (豎式出示)57+28是進製加還是不進製加?(肯定嗎?改不改?)

2、 (豎式出示)47+32呢?(引出可能性的三個方面:可能、一定和不可能)

二、在練習中加深認識

在括號中填「可能」「一定」或「不可能」

1、在右面的長方形中去掉乙個正方形,剩下的還是長方形。

2、在右面的長方形中去掉乙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還是長方形。

3、2個銳角相加的和還是銳角。

4、100個銳角相加的和還是銳角。

5、 雙數+雙數=雙數

6、 單數+單數=單數。

三、認識可能性的大小

(豎式出示)46+3 進製加的可能性大還是不進製加的可能性大?

x 3(豎式出示),得一位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得兩位數的可能性大?

四、遊戲中加深對可能性的認識

1、把兩支筆放進鐵桶裡,其中一支是紅色,一支是黃色的。摸到哪種顏色的鉛筆的可能性大?

3、 把三支筆放進鐵桶裡,其中一支是紅色,兩支是黃色的。摸到哪種顏色的鉛筆的可能性大?

從摸球操作引向理性研究。 紅

黃黃修改教材的出發點:各版本教材均以摸球、以遊戲展開教學,可能性是否只存在於活動、遊戲之中,在其他領域的學習中是否也有可能性的存在?

●劉德武講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1、深入理解教材與創造性使用教材,前者是後者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後者是前者的有益補充和發展。

2、充分理解教材設計意圖中的深層次內涵。

3、讓教學目標成為學生由衷的學習需求,而不是來自教師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

4、開放性練習反而提高學生對問題認識的概括化程度。

5、用動態的眼光觀察和解釋貌似靜態的數學問題。

6、沒有根據的對教材編排進行盲目的「創造」是值得商榷的。

7、直觀性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原則,但「全直觀」遠不如「半直觀」更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

8、創造性思維來自於對問題的批判性思考,被批判的「點」多一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就會多一些。

9、溫故知新。在簡單而重複性的溫故中是不易達到知新的效果的,只有深入地溫故,才可以,而且一定會起到知新的作用。

10、逆向性問題是檢驗學生思維水平高低的試金石,也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磨刀石。

11、在感受數學價值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12、淡化人為設計的痕跡,使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回歸本真。

13、讀懂教材,讀懂學生,就讀懂了課堂。

● 徐斌《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喚醒經驗,孕伏策略

1、 什麼是策略?

2、 畫乙個長方形,有關長方形,學過什麼?

3、 長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算?這是乙個長方形,面積可以怎樣算?

4、 如果知道面積和長,求寬呢?如果知道面積和寬,求長呢?

5、 這是乙個確定的長方形,如果想使面積大一些,怎麼辦?(長增加或寬增加,或長寬同時增加,或乙個增加乙個縮小。)

二、激發需要,感受策略

1、出示例題。梅山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圃,長8公尺,在修建校園時,花圃的長增加了3公尺,這樣花圃的面積就增加了18平方公尺。原來花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2、你怎麼知道面積增加了?讀句——畫圖

3、請一生上台畫圖,分三次完成,學生畫線用的尺掌握在老師手裡,每畫一筆,教師問「這樣面積增加了嗎」?

關鍵:上面和下面兩條長都增加,寬不變,但要移過來。

提問:畫圖清晰還是文字清晰?看圖列式。

三、靈活運用,體驗策略

1、變換情景,靈活畫圖

(1)「試一試」。小營村原來有乙個款20公尺的長方形魚池。後來因擴建公路,魚池的寬減少了5公尺,這樣魚池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公尺。現在魚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2)「想想做做」。李鎮小學的一塊長方形試驗田。如果這塊試驗田的長增加6公尺,或者寬增加4公尺,公尺娜及都比原來增加48平方公尺。你知道原來試驗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嗎?

2、系統比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怎麼畫圖的?與例題有什麼不同?

3、拓展練習,綜合應用。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張莊小學原來有乙個長方形操場,長50公尺,寬40公尺。擴建校園時,操場的長河寬各增加了10公尺。操場的面積鞥幾啊增加了多少平方公尺?

變式1:長和寬各減少10公尺。操場的面積減少多少平方公尺?

變式2:長增加10公尺,寬減少10公尺,面積改變嗎?

變式3:長減少10公尺,寬增加10公尺呢?

四、總結評價,提公升策略。

●講座:《需要過程價值思想》

以一顆平常的心,上著平常的課。

關於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教材編排:

四年級:列表畫圖(一般策略)

五年級:列舉還原(特殊策略)

六年級:替換轉化(高階策略)

六種策略的安排,體現了蘇教版教材的編排特點,單元教學,集中主題研究。

在教學時,要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 解決數學問題有哪些策略?

2、 策略與方法有哪些區別?

3、 策略與思想有什麼不同?

4、 如何使學生形成策略意識?

「解決問題」的教學的目標:

1、素材服務於策略的需要。(首要目標)

教師選擇素材的首要目標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為了服務於策略需要。運用素材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感受到運用策略的優勢,為後續學習服務。

2、經歷策略形成的過程。(重點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經歷策略的形成過程,通過自我探索與實踐,逐步建立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對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個體獨特的建構。

3、體驗策略獨特的價值。(核心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體驗策略的獨**值,體會到運用策略解決問題更加清晰、便捷,逐步培養學生判斷和選擇策略的意識,達到對策略的深度理解。

4、 提公升學生的數學思想。(長遠目標)

學生通過策略的學習,可以不斷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方法和策略,但這不是教學的終極目標,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數學的策略解決問題,用數學的思想發展世界,才是教師理應追求的目標。

鄭毓信:《數學教師的三項基本功》

張景中:《感受小學數學思想的力量》

第14屆現代與經典聽後感向麗平

第14屆現代與經典 小學數學觀摩課聽後感 麗湖學校 向麗平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現代與經典的觀摩活動,我總共聽了四節課,每一節課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這些特級教師的課堂和講座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聽課學習讓我受益非淺。這次聽課學習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聽黃愛華老師的課了。看著黃愛華老師組織的課堂,我驚...

參加《第21屆現代與經典小學數學觀摩研討會》有感

讓學生自由地生長 安慶市華中路第一小學 有一種天氣叫南京的天氣。十月裡的南京城,炎炎的烈日還在肆意揮灑著光和熱,濃濃的秋意卻悄悄走進了人們的身邊。漫步於六朝古都,蔥蘢綠地 小橋流水和高樓大廈之間,徜徉於軍旗獵獵 軍歌嘹亮的解放軍理工大學之內,敬畏與仰慕之情自然生髮。就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地點,我們一...

第21屆現代與經典英語學習體會

第21屆現代與經典 全國小學英語 學為中心 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鐵西南路小學 馬娜娜 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 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英語不僅有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中國文化。學習英語能夠幫助他們形成開放 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