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抓住」學生

2022-08-11 22:24:02 字數 4523 閱讀 5761

作者: 楊曉媚

學校:金水區工人第一新村小學

摘要:美術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

」傳統手工課的教學過於注重傳授知識技能,教材內容綜合性不足, 脫離兒童發展實際,忽視兒童個性的發展。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那麼,傳統的美術手工課中存在那些問題?在新課程背景的影響下,小學美術手工課會有怎樣的發展?

如何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抓住」學生?越來越多的教師將會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景;從教材本身出發,引進新的觀點新的看法,充實製作課堂;新課程也將愈加重視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絡;未來的教師會努力加強美術課堂的延伸。

關鍵詞: 傳統手工新課程標準未來發展趨勢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手工課,主要是對學生藝術思維和動手能力的訓練,它不僅能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正確審視美,創造美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初步了解藝術創造中一般的藝術思維規律、形式表現規律和藝術的基本表現語言。它主要的特點是用手製作,是手、腦、眼、協調並用的一種實際操作,也是感覺與思維相互滲透的活動。如果教學得法,更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起到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高效的記憶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其創造能力。

讓學生從小就有意識的為美化生活及生存環境動手動腦,從而對其今後的生活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型在他的手指尖上。

」[1]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使智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小學美術手工課在兒童的全面發展中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今,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今日中國的教育是有充分前瞻的。它不僅僅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也應成為現代社會不斷自我更新的動力之一。與今天相比,面對21世紀的中國社會肯定還會有巨大的變化,中國的基礎教育也勢必會有不斷的改革和探索,美術教育當然不會例外。

那麼,小學美術手工課改後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根據傳統小學手工課中的一些問題做一點推斷或透視,以便迎接新的世紀、新的挑戰和新的變革。

在新課程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美術手工課過於注重於美術專業性質, 偏重美術技能技巧的訓練, 忽視了美術文化的滋潤,更談不上「以學生發展為本」,這就割裂了美術自身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人類現實社會中各種文化的有機聯絡,顯然,傳統手工課教學中老師教一步,學生跟著學一步的單調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習的內容是自己很感興趣的東西,那麼學起來會更快更輕鬆。

但是目前很多傳統中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美術教師一般都是向學生傳授美術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學生進行臨摹或寫生的造型訓練,而大部分學生對這種課程則容易感到單調、枯燥、乏味,難以激發他們積極的學習熱情和持久的學習興趣;過於注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了美術具有傳遞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功能特別是情感體驗方面的需求;很多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對美卻「熟視無睹」,發現不了美,體驗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薰陶,更談不上為美而感動。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又何來對美術手工課的興趣呢?學生沒有興趣,又怎麼能上好美術手工課呢?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許多教師往往在處理教學問題時,受到「以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侷限,常常將學生當作書本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提前製作,理順製作方法、步驟,課堂上示範操作要做到規範、準確、熟練。並且認為「示範講解」是小學美術課的重要環節,更是手工課教學的關鍵, 而學生的模仿操作、反覆實踐、形成技能是小學美術手工課堂教學的目的。教師像保姆似的不厭其煩、任勞任怨地將書本上的知識「喂」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創造,缺乏主觀能動性。

舊的教學大綱中把美術教學內容大致分成繪畫、製作、欣賞三塊,這三大內容界限清晰,獨立性比較強。針對每一堂課,又把教學目標定在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技能、技巧訓練,忽略對學生審美感受的引導和教育,造成學生學的和實際生活環境相脫節,並且課程的安排綜合性不足,趣味性不夠。如小學二年級教材中製作《做筆筒》、《我喜歡的鳥》等課,單純以摺疊製作為主,缺乏新意。

創造能力儘管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法,往往抑制了這種潛能的發掘。傳統的製作課程缺乏生活體驗,常常出現紙上談兵的情況。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創造表現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許多學生在製作作品的時候認為只要能做一張像書本上範作那樣的作品就算是好作業了,他們一味模仿,創新思維受到了限制。

再則,學科教學時,學校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統一的,固定的,統一的作業要求,學生很難在材料構圖、造型、色彩以及創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個性,作業成果整齊劃一,那麼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呢?

美術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 [2]新的課程標準與舊的教學大綱相比,最根本的轉變是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

美術新課程標準從美術學習方式出發,劃分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這四個學習領域在具體設定課程時又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乙個教學內容常涉及多個方面,手工課已經不再以單純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多種形式存在於每一堂課中。

例如小學第一冊《小動物蓋房子》《花花綠綠的糖紙》《有趣的拓印》這些課,看來近似手工課的教學內容裡卻包含了更多的知識。設計和製作糖紙,可以讓學生了解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將糖紙用來包糖則體現了「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有趣的拓印》可以讓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還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運用不同肌理的材料組合、拼貼、拓印,創造出各種美術作品,體驗**的愉悅與成就感。《小動物蓋房子》中,學生可以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新課程在教學中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創造性。一堂美術課上可以呈現多種學習成果,面對廣泛的文化情境,我們不再將目光鎖定在單純技能技巧的訓練方面了,而應將重點放到形成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上。

面對新課程不斷的改革和探索,小學美術手工課改革的未來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呢?未來的小學手工課中怎樣的教學才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呢?對此,我**以下幾點:

《教育學》上提到:「教師要創設一種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和氣氛,使學生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需求,自覺的投入學習活動之中」。 [3]優美的舞蹈,動聽的**,有趣的遊戲,幽默的表演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我認為這些情境不僅是娛樂,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形式。在美術手工課的教學中嘗試著為孩子們創設教學情境,使他們進入角色,在情境中提高興趣。《心理學》上說:

「乙個人對自己從事的事業有了興趣之後,就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和探索,尋找最完善的方法去進行創造性勞動,以至作出創造發明」。 [4]在我實習期間我曾經跟乙個執教多年的教師請教教學經驗,她談到的一點讓我受益匪淺。她說她在教學中嘗試過多種提高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其中創設教學情境效果顯著。

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提高了教學質量。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好奇,自制力差。上課鈴響,學生往往氣喘吁吁地奔進教師,很難進入狀態準備上課。而類如無聲注目,當頭喝棒等靜堂術又大多容易引起學生牴觸情緒及無興趣。

所以可以運用一些電化教具或活動教具引發學生的學習願望。例如我在上二年級的《百變團花》一課時,我採用了用*****歌曲《新年好》來創設乙個歡快的氛圍,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穩定了學生的情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我發現這樣也很容易的匯入了新課。

一堂課下來,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創設乙個好的教學情境就等於一艘船上有了乙個好的舵手,這次航程就有了乙個美好的開始。因此可以推斷出在未來的小學手工課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景。

教材中的學習資源是有限的,但教師以此創造出的學習資源卻可以是無限的。未來的教師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隸。他們將通過轉變觀念,做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學生,做學生的朋友,探明學生現在的智力基礎、生活經驗、個性差異等等去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新課標指出:**性學習要求我們突破傳統的認知性單一的課程目標,把情意目標提到與認知目標、能力目標並列的重要地位,這種學習過程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積累。[5]那麼在未來的手工課堂中如何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情感體驗呢?

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主張在教學中滲入遊戲的成分,他認為遊戲可以增強兒童的智慧型和積累健康向上的情感體驗。[6] 「遊戲」通俗地說就是玩,然而玩自己親手做的東西就更帶勁了。並且在做做玩玩中,他們還能明白很多常識。

例如我校李俊萍老師在上《會滾的玩具》一課時,就是先讓同桌兩人分別下位站到課桌兩頭吹動剛做好的玩具,和前後桌比一比,誰的玩具轉得快,為什麼?學生很快發現玩具越圓轉得越快。於是檢查起自己的玩具是否需要改進。

他們發現,風的大小與吹風的位置和玩具的轉速也有極大的關係。同時,他們還發現圓錐體和圓柱體轉的路線不同,前者轉圈圈,後者走直線。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探索美術學科以外的知識,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身心的愉悅怎麼能不激起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教材中,很多課的題目都不太生動。如《做小船》、《摺紙帽》《紙風車》等,題目本身就不太有童趣, 而新教材中的題目就比較吸引人的目光,如《花花綠綠的糖紙》、《穿花衣的熱帶魚》、《我的太陽》等。對於低段兒童來說,興趣愛好是他對一樣事物最能堅持的態度。

所以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美術教師將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把這些題目變得生動有趣,如《風車轉呀轉》、《漂亮的紙帽子》等,既使課題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又從題目上告訴了教學內容的中心所在,可謂一箭雙鵰。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南充市嘉陵區火花三小陳旭英 前年參加國培時,北京光明小學校長講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每每想到這句話時,我就深深地感到德育的重要性,我們每位教師都有責任把德育滲透到每一節課中。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每班每週只有一兩節課,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不多,我認為只要在課堂教學中時...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開展有效的評價

零陵區徐家井小學周履陽 受傳統美術教育觀念的影響,人們在評價美術作業 美術作品時,習慣以評價者自己的喜好為標準,無視學生作品自身的客觀價值如何,主觀的僅以 像 不像 有幾分像 的標準來作評價。學生一直處於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主動的去學習 去發現和肯定自我。這種評價方法傷害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探索 求知慾極強。但同時,他們又處於乙個嚮往自由空間 叛逆心極強的年齡段,對一切束縛和說教充滿反感和抗拒。因此對這一特殊年齡段學生的德育尤為重要。新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就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強調人人參與活動,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