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教學法的實踐與探索2 蔣微

2022-08-11 22:24:03 字數 3652 閱讀 6427

**嘗試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單位:武義縣明招小學**:150姓名:蔣微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

所以在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性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嘗試教學法正切合新課程改革的這一理念,它不是教師先講,而是讓學生在聯絡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嘗試教學法以「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講求「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實踐**

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浪潮下,我接觸了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深受啟發。嘗試教學法提倡「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以「先試後導、先練後講」為基本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嘗試教學法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進行嘗試練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嘗試練習中遇到困難學生就會從課本中尋求答案,如果仍然無法解決,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智力,這樣一舉多得的教學理論著實讓我著迷。

嘗試教學法提倡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主動嘗試、實踐、探索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要改變以往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嘗試、樂於**、勤於動手。

細思自己教學中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積極性不高等許多困惑,在「嘗試教學法」的引導下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嗎?從此,我明確了自己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有意識地在自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用「嘗試教學法」。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和實踐,我對「嘗試教學法」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對嘗試教學法的解讀,以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1、對嘗試教學法的認識

嘗試教育思想在我國源遠流長。嘗試思想自古有之。春秋時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 「 啟發誘導」 思想已經閃爍著嘗試思想的光輝。

 孟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乙個提出 「嘗試」 的教育家。他的名言: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他主張教不是教學過程的開端,而主張學後再教。強調讓學生自求、自學、自得。這實質上就是嘗試教學的思想。

目前,課程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實現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簡單扼要概括為:從以往重結果、重知識、重裝輸改為——重過程,重情感,重生活。

新課標的目標就是要改變以往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要達到新課標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及實踐能力,新課標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把學習及實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嘗試探索、嘗試製作、嘗試實踐中去享受成功,掌握相關的知識、技巧,提高技術素養。基於這一點提出了以嘗試**、嘗試製作為核心「先做後導,以做為主;先試後講,以試為主;先學後教,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嘗試**、嘗試製作、嘗試試驗為主要的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建構 「學與教」的高效課堂。

二、對嘗試教學法的課堂嘗試

提倡一種教學法,並不意味著排斥其他的教學法,他們之間不應該是對立的,而應該是相互結合、互相補充、互相融合、綜合應用。使學生的嘗試是精神和探索精神能夠充分得到發展。嘗試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一般以這幾種形式出現。

一種是創設情境先試後導。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氣氛,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相近的情境,使學生能在嘗試中掌握知識與技巧。第二種是提出問題先試後講,以試為主。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出問題,也可學生自我設問、學生之間設問、師生之間設問等方式提出問題,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第三種是自主探索先學後教,以學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探索。

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嘗試、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

接觸課堂模式改革已有一年之久,但是說到實施,我卻還是十分陌生,不知從何下手。而如今,進入三年級的我們,也無可厚非要投入到這火熱的課堂模式改革的大軍隊伍。要真正融入課改的行列,就必須先了解導學案該如何使用。

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和實踐,我對「嘗試教學法」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自己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一)時間安排要合理

開學第二週,我們便統一領取了縣里發放的導學案,並且嘗試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但是使用下來,效果不盡人意。我發現好像課堂40分鐘更加不夠用了。

原本,導學案的作用應該是引領孩子們更加自主地學習,而現在,導學案更像是孩子們的課堂作業。而且這「作業」難易度偏高,尤其是在**、拓展部分,這使得老師要花一定的時間來講解,以求體現導學案的價值所在。我覺得這違背了當時的初衷,與其說導學案幫助孩子輕鬆學習,倒不如說又給孩子增加了一定的負擔。

引領的還是老師,導學案只是乙個載體。所以,這樣的導學案真的適合咱們的孩子嗎?

就如《奇怪的大石頭》一課,在談話匯入之後,我就讓孩子們拿出了導學案,過關了字詞的音、形、義之後,我們便開始分享在預習時孩子們蒐集的資料。可沒料到,蒐集過資料的同學僅全班的十分之一,這當場給我潑了一盆冷水。於是,我無可奈何地把自己蒐集的關於李四光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並讓他們摘錄在相應的地方。

之後的課文內容填空的環節進行得相對順利些,多數孩子能準確找到答案。為了加深印象,我又讓孩子們通讀了一邊主要內容。一看手錶,已經過去半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體會「大石頭的奇怪」和「李四光思考、研究疑問」上。

但是,我發現只有兩個小組能夠展開討論,並且有所得。而其他的小組,或是沉默不語、或是討論一些無關的事情。討論的失敗注定了後面的拓展活動開展得不順。

整堂課下來,導學案讓我上課的條理清晰了不少,但是似乎缺少了靈活度。我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時間不夠用了,而且朗讀的時間更短了。

(二)學會取捨,讓效果更明顯

在實施了幾周之後,我對導學案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漸漸發現,我們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並結合自己班學生的認知能力,挑選導學案中的幾個題目進行討論,完成。同樣,在一些難題上,同樣可以加入老師的指導,與學生共同討論。

這樣,孩子的負擔不會太重,也能逐漸從導學案中掌握到學習課文的方法,真正體現出導學案的使用價值。

如我在《我要的是葫蘆》一課的識字教學時,我就大膽地只選取了導學案中的識字環節設計和「寫下你想對種葫蘆的人說的話」的小練筆設計。我先把題目出示在大螢幕上,讓學生自己先讀一讀課文,等他們讀順(大概3遍)了之後,我讓他們試著完成有關課文內容的填空題,生字,我讓學生自己書空,有錯的自己小組的成員給予改正,其他小組成員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更好的識字方法。至於看拼音寫詞語,還是由學生自己小組內完成,互相批改,老師只要適時引導難點字詞的識記、書寫即可。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比起之前對整個導學案的生搬硬套,這樣的取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拉近了學生之間的差距。學習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嘗試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

「嘗試教學法」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先嘗試一番,在這基礎上教師再進行講解。這種方法開門見山,有的放矢,花時少,效果好。運用嘗試法後,教師講解時間減少,學生練習時間增多,學生作業基本上能夠當堂完成。

教師可以在學生做作業時在課堂內巡迴輔導,並重點輔導差生。差生在課堂裡做作業,有乙個安靜的環境,能安心思考,認真作業,遇到困難可以及時向老師請教。真正使學生能練有所獲,練有所樂!

總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嘗試教學亦如此。我們還是要本著積極的心態去接受它,本著嘗試的態度去適應它,本著超越的精神去實踐它。

《邱學華與嘗試教育人生》邱學華

《嘗試教學策略》邱學華

嘗試教學法的課堂結構

一 傳統結構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教師上新授課的結構,大都採用蘇聯五十年代凱洛夫 教育學 的五個環節 1.組織教學 2.檢查複習 3.新授 4.鞏固練習 5.布置家庭作業。這個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一般規律,但已不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種傳統結構,是為傳統...

嘗試教學法的課堂結構

教學方法改革了,與之相適應的課堂教學結構也必須改革。舊的課堂教學結構不能適應嘗試教學法的應用,因此在試驗嘗試教學法的過程中,同時創立了 六段式 課堂教學結構。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程式和六段式課堂結構的結合,教師們簡稱為 五步六結構 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易學易用,大大推動嘗試教學法的推廣應用。在教學實踐...

2嘗試教學法心得體會

我認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天天都在聽你那種方法去學習,他們遲早都會厭倦的,因此我們要多掌握幾種教學方法,多變換我們的教學形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我認為嘗試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做到 先練後講,先學後教 教師先講例題,學生聽懂了以後再做練習,這是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 教師講,學生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