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2022-08-10 21:12:04 字數 2908 閱讀 6296

(第46~49頁)

1.主題圖。

編寫意圖

(l)列舉生活中購物、乘車購票、存錢……等使用人民幣的例子,說明人民幣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功能和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過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教育學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錢,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教學建議

(1)讓學生**購物圖和乘車購票圖。同桌的互相說說畫面的意思。使學生知道買東西要用錢,乘車買票要用錢,這些錢就是我國發行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由此引人本單元的教學。

(2)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使他們體會人民幣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再讓學生**第3幅圖,提問:「小朋友在幹什麼?」「存錢是為了什麼?

」「你有零花錢嗎?」「你有存錢的習慣嗎?」讓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中明白存錢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錢的良好習慣。

2.例1。

編寫意圖

(1)全面出示我國發行的人民幣的品種,讓學生對我國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乙個整體的了解。

(2)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種類,說明這些人民幣在我國商品交易中佔主導地位。

(3)進一步學習分類的方法。

教學建議

(1)每個學生先將課前準備的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然後在小組交流各自的分類方法。如,有的將硬幣分成一類,將紙幣分成另一類;有的把分幣分成一類,角幣分成一類,元幣分成另一類……

(2)教師參與把人民幣進行分類的活動。然後用課件展示分類的過程和結果:①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12種面值的人民幣(按從小到大排列);②再展示以角為單位的6種面值的人民幣;③最後展示以分為單位的3種面值的人民幣。

(3)讓學生數一數各類面值的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個,比一比哪種面值的人民幣品種最多?哪種最少?

(4)說一說兩種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的幣值是相同的嗎?它們的圖案、顏色各有什麼特徵。以此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增強學生識別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清晰程度。

(5)說一說幾種硬幣的面值,想一想這些面值的錢幣為什麼要做成硬幣。

3.例2。

編寫意圖

通過等價的換錢遊戲,使學生知道:(1)人民幣的單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2)以角為單位的3種人民幣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幣值。

教學建議

(1)師生間做換錢遊戲:教師出一張2角幣,並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2角幣,應用幾個?

(然後一學生上台用2個1角幣來換老師的2角幣)教師再出示乙個5角幣,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1角幣來換,看應拿幾個?遊戲完成後,請學生在例2中上面兩題的空白位置上填數。

(2)繼續做換錢遊戲。教師出示乙個1元的硬幣,並提問:「你應拿幾個1角的硬幣才能換取老師手中1元的硬幣?

」遊戲完後,讓學生在自己桌上先擺出1個1元的硬幣(或紙幣),然後再擺出與1元等價的10個1角硬幣。

(3)教師用課件重複上述過程,先在左邊擺乙個1元硬幣,再在右邊將10個1角幣擺成乙個等邊三角形,讓學生觀察這個等邊三角形中1角幣是如何排列的?(從上往下數每行排列的個數分別是1、2、3、4)接著在1元幣和10個1角幣之間寫上乙個醒目的等號,並配以聲音出示,最後寫上人民幣元與角之間的關係式:

4.例2下面的「做一做」。

編寫意圖

(1)第1題第(1)小題,讓學生通過換錢遊戲加深對人民幣的單位元和角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係的理解,同時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如「5角能換幾張1角和幾張2角」,就有兩種不同的答案。

(2)第2題的練習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通過模擬購物活動,進一步掌握「1元=10角」的關係,同時通過對物價的了解感受1元的幣值。

教學建議

(1)第1題讓學生獨立作業。先用模擬人民幣自己進行換錢活動,再將活動結果填在書上。對正時,注意引導學生說出第(2)小題的兩種不同答案。

(2)第2題可做成課件,先出示題中的4種物品及單價,接著出小精靈明明提出的問題:「1元錢能買什麼?」讓學生沿著小精靈明明的提問獨立思考。

教師提出要求,乙個人可以做多個答案,做出兩個以上者可獎勵小紅花之類的物品。學生回答時應讓其說出思考的過程。如:

1元錢能買5枝鉛筆,學生可能用加法(2+2+2+2+2=10,10角=1元),也可能用點數的方法(2、4、6、8、10)算出,不管用哪種方法算,都應鼓勵。通過說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用簡明的語言向老師和同伴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5.例3。

編寫意圖

(1)例題分為兩個層次。上面3題為第一層次,學習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與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係。下面3題為第二層次,學習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與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之間以及100元與50元之間的關係。

通過這兩個層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的12種人民幣之間的兌換關係。

(2)加深對以元為單位的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了解,知道在市場流通中,這些錢幣的使用是最多的。

教學建議

(1)師生之間做換錢遊戲。教師先分別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幣,並提問:「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應該用幾張?

」讓學生將換的結果擺在桌面上,並請一位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結果,說出自己思考的過程。

(2)接著教師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幣和老師兌換。教學過程與上面乙個層次相同。學生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時,應幫助他們聯絡整十數的組成來思考。

如,20元是2個十元、50元是5個十元、100元就是10個十元等等。

6.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

編寫意圖

(1)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最小單位分,知道1角=10分。

(2)使學生知道以分為單位的分幣1分、2分、5分在市場上用得很少。

(3)「做一做」是配合例3進行練習的。突出兩點:①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②讓學生感受10元錢的幣值,與例2下面「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感受1元錢的幣值相呼應。

教學建議

(1)教學過程和例2下面做一做第2題相似。暫時沒有條件做課件的學校可將題中4種物品畫在黑板上或用吹塑紙畫好、剪好貼在黑板上。

(2)可將其中某些物品的單價稍作變動。如,鋼筆為4元、文具盒為9元。這樣,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就更大些。

認識人民幣

代表隊 是雄鷹,就該搏擊長空,讓嘯聲響徹雲霄,是蛟龍,就能暢遊四海,驚濤駭浪任我逍遙,勇敢者,就應奔跑在火熱的賽場上,讓年輕的心奮發激昂,團結 奮力拼搏 自強不息 勝不驕 敗不餒是的參賽準則,這我們 代表隊的運動精神,讓祝願好成績!代表隊 百分的戰勝力,卻有萬分的昂揚鬥志 驚人的奇才,卻有精衛填海的...

認識人民幣

認識人民幣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一年級下冊 p46 p48例1 例2。設計理念 新課標明確地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經驗的開放的 創新的 多樣化的教學,倡導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把 認識人民幣 這節課的設計基調定在遊戲中交流,在活動...

認識人民幣

羅正邦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 48頁 教學目標 1 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之間的進率 1元 10角。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3 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 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共養成勤儉節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