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周長》教材分析

2022-08-10 18:54:04 字數 1385 閱讀 1410

1.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匯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感愛、體驗周長。通過讓學生量一量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2.學生課前準備:

(1)撿拾2片樹葉。

(2)直尺或三角尺,毛線或細繩、軟尺。

(3)在家長的指導下、配合下測量自己的頭圍、腰圍等,並做好記錄。

3.教師課前準備:

教學之前先用百度網頁搜尋「認識周長」的相關教學資料,找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教學反思等作為參考,明確教學的重難點,研究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再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尋一些相關**及相關習題。通過整合教學方案、相關教學素材並結合學情設計出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直尺、線、皮尺、部分實物、卡片等。

2、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身邊的物體的面的邊線等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

3、設計理念

(1)注意在學生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2)通過多種活動感知周長的含義

(3)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認識周長。

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並掌握周長的比較方法。

3、能初步測量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2、經歷觀察、操作、測量、比較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並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測量周長方法的學習活動,培養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活動中能夠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感受周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

4、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1、認識周長。2、測量並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測量曲線型圖形的周長、用平移的方法比較周長。

[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情境創設,引導法,遊戲教學法。

2.學習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什麼是周長

教學目標 1.通過 描一描 摸一摸 量一量 等活動,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2.借助實際操作,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 探索規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

什麼是周長

一 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主要內容 什麼是周長 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周長 的第一節課,是新課標教材中 空間與圖形 領域中有關 圖形與測量 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正方形等平面圖形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因此,使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

什麼是周長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視野比較開闊,知識豐富,而且可以通過家長 書籍 網路等了解到一些數學知識。從 數學學習與學生的身心發展 的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潛能,都有一種與生俱來把自己當成探索者 研究者 發現者的本能,而且學生已經了解了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