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3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2022-08-10 18:48:06 字數 1459 閱讀 3177

11.3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學習目標】

1.知道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實際表現出來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間作用力也分子間距離的關係。

3.能用分子力解釋簡單的現象。

【重點難點】

理解分子間作用力與距離關係圖象的物理意義。

【導學過程】

一.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1.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現象有:①水和酒精,混合後總體積減小。②空氣被壓縮。

用兩萬標準大氣壓的壓強壓縮鋼筒內的油,發現油可以透過筒壁溢位。

2.分子間存在引力的事例:伸長的橡皮筋放手後恢復原狀,堅硬的固體很難被拉伸等。

3.分子間存在斥力的例子:堅硬的固體很難被壓縮。

4.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如果分子之間只存在著引力,分子之間又存在著空隙,那麼物體內部分子都吸引到一起,造成所有物體都是很緊密的物質。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說明必然還有斥力存在著。

5.分子力: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實際表現出來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也叫分子間作用力。

二.分子力隨分子距離變化的規律

1.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但斥力的變化比引力的變化更加顯著。

2.平衡位置r0: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數量級約為10-10m。

3.分子力的特點:

(1)分子間距離r=r0時:分子力為零;

(2)分子間距離r<r0時:實際表現的分子力為斥力,這個斥力隨r的減小而增大。

(3)分子間距離r>r0時:實際表現的分子力為引力,這個引力隨r的增大先減小後增大。

(4)分子間距離r>10r0時:引力和斥力均趨近於零,分子力也趨近於零,可忽略不計。這裡r的數量級為10-9m 。

三.分子力的本質

【思考練習】

1.甲、乙兩個分子相距較遠(此時它們之間的分子力可忽略),設甲固定不動,乙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分子力總是對乙做正功

b.乙總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後分子力對乙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對乙做正功,然後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2.兩個分子相距為r1時,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表現為引力;這兩分子相距為r2時,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表現為斥力。則【 d 】

a.兩分子間相距為r1時,相互作用的引力大於相距為r2時的斥力

b.兩分子間相距為r2時,相互作用的斥力大於相距為r1時的引力

c.兩分子間相距為r1時,相互作用的引力與相距為r2時的斥力無法比較

d.兩分子間相距為r1時,相互作用的斥力的大小是間距分別為r1、r2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中最小的

3.為什麼破鏡不能重圓?

4.分子力為零的位置一定是r0處嗎?

5.固體為什麼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呢?

因為在固體中,分子間距離較近,數量級在10-10m,分子之間作用力很大,絕大部分分子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無規則的振動。

【學教後記】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說課稿

說課稿作者 李秋幻 學號 090514015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出處 本教材是高中物理第二冊第九章第三節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所講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在所學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微觀世界。並與上節所學的內容構成微觀物理學的三個基本支柱,知識層次環環相扣,承上...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教案示例 之二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教學目的 1 了解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力大小與分子間距離的關係。2 能運用這部分知識解釋一些有關的物理現象。教具小彈簧 每小組乙個 演示用的兩塊鉛塊。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 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是根據哪些現象和實驗總結出來的?可答 將木棍折斷需用力,說明分子之間有...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方案

設計人 廣州市禺山高中物理組劉新峰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實驗表現出來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 知道什麼叫做平衡位置,知道分子間實際表現出來的作用為零時,分子間距離r0的數量級。分子間的距離r 3 知道當分子間的距離r r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