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教學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方面的作用

2022-07-07 10:42:04 字數 1111 閱讀 9858

作者:王毓蓮

**:《新課程·上旬》2023年第02期

摘要: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在語文教學中,設計誦讀平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建立正確的誦讀訓練系統,指導學生誦讀經典,對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誦讀;語文素養;興趣

誦讀教學在我國具有十分悠長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啟蒙教學的必然方法,從古至今的諸多聖賢諸子的學習方法都是採用誦讀的方法來學習語文的。經典是民族智慧型的結晶,我們當然要牢牢地記住它,讓它的意義深入人心,深入骨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把誦讀融入教育教學上,讀著讀著有些學生就會明白字句的內涵所在,就會體味到古人的思想感情,感嘆先人們超群的智慧型,更會陶冶學生的精神。

一、設計誦讀平台,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1.利用泛讀的方法產生共鳴

通過對語言本質的分析,我國的語文教學採用模仿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在使用初期,由於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對學生在誦讀的自由性和主動性方面的要求不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向學生提供經典的內容文字,根據泛讀時間的長短來確定合理的文章篇幅。同時在選擇誦讀方式的過程中,開始階段應當以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和積極性為主,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或者鬆懈的情緒,採用齊聲誦讀的方式來促進,將學生不願張口的情況改變,利用集體的力量幫助解決少數不願意誦讀學生的問題。

利用名人的誦讀錄音帶動學生進行誦讀,讓學生模仿名人的聲音聲調,逐步向課堂泛讀階段轉變,使學生能力逐步提高。

2.採用情境模式激發興趣

融入感是學生體驗語文帶來的興趣最直接的感受,也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當誦讀過程由教師帶動的時候,學生更多關注的是藝術行為,而不是對教學方面的重視。設定一定的誦讀情境不僅能夠營造出整體的誦讀氛圍,同時還可以將文字內容向情境進行現實化轉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整體誦讀氛圍的創設時,應當重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每個學生由於自身所受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環境各不相同,在誦讀的實踐過程中,能力必然有一定的差異,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分類。

分類標準時教師通過對每個學生的誦讀能力掌握進行分類,然後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誦讀規範要求。對於誦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或者故事講述的方法,建立融入感足夠強的情景,使其能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誦讀帶來的成就感,更容易感受到誦讀的魅力。

引導經典誦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 經典誦讀語文素養提高方法 古詩文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結晶。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 不學詩,無以言。詩言志,詩傳情,古詩凝練,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性,有益於培養詩學素養。同時,語文教材...

加強經典誦讀指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作者 鄧從信 甘肅教育 2013年第21期 關鍵詞 經典誦讀 語文素養 以讀促寫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0463 2013 21 0033 01一 引領學生感受經典文學的語言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中有兩處講到了誦讀的目標。一是 誦讀兒歌 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

誦讀古典詩詞提高學生素養

古典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燦的明珠。1999年春,江總書記在 中國唐宋名篇 朗誦會 上說 學一點古詩文,有利於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在 總目標 中也提出了 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吸取人類文化的營養 的要求,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