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施新課程的幾點感悟

2022-07-02 18:48:04 字數 2684 閱讀 1345

吳豔新課程的實施對每位教師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都在與新課程一同成長,每人都有自己的實踐體會,都是新課改的受益者。筆者在踐行新課程的過程中也有諸多體會和感悟。

一、新課程是「經驗性」課程。

有效實施新課程要以新課改理念為先導,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確立新課改理念之後,正確理解新課程,準確把握新課程是有效實施新課程的前提。那麼,新課程是什麼?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新課程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根據我們對新課改精神的學習和實施新課程的體會,新課程是一種「經驗」性課程。這裡的「經驗」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經驗,不僅僅是學生已擁有的「經驗」,而更重要的是一種「經歷和體驗」。學生的學習過程應是一種「經歷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的一種「經歷和體驗」過程。

體驗離不開主體自身的能動性,體驗的過程是主體獲得新的自我認識、自我建構、提公升其主體性的過程。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時,應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條件,組織學生對課程內容或學習材料充分進行感知,甚至是肢體上的感知,組織學生做到「六個動」,即「動口說、動情讀、動眼觀(觀察)、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思」。教師要做到「五個要讓」,即在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自己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

教師不要越俎代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熱情,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真正的主體地位,得到自主發展。「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得牢,做過的學得好」,這是人們都有的體會。正像乙個從沒到過北京的人,你僅僅告訴他坐車行進的路線是遠遠不夠的,那他只是建立一些抽象的概念,只有親自坐車走一趟感知體驗,才能記牢沿途的特貌。

也正像學習游泳必須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一樣。新課程「三維目標」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建構主義理論也要求學生在「做中學」,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是倡導「行中知」。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不僅能把握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從中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體會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感悟出知識的真諦和價值。

這是實現「三維目標」的根本途徑。

二、新課堂是「生成性」課堂。

新課程的課堂應是什麼樣子?其實並不高深莫測。從新課改理念出發,新課程的課堂應是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的課堂,應是學生生命歷程的乙個時段,可以說是一種「常態」的課堂,一種「回歸自然」的課堂。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師應著力尋求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教學方式或教學策略,課堂是「生成」的課堂,學生學習是「生成」的,而不是灌輸的、填壓的。傳統課堂扭曲了師生關係,扭曲了教學關係,是「預設」的,是教師按照「教案」在規定時間內有條不紊的、按部就班的進行施教,學生學習是被動的,獲得的僅僅是知識,而習慣、情感、態度、能力、價值觀等可貴的育人性難能體現。老師對學生有超出「預設」的行為難以應對,甚至橫加指責,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課堂,學生成績靠強化,教學「質量」靠「扣、bia(緊貼的意思)、抓」。

新課改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中心」,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教學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真正體現「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育人理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新課程課堂的「生成性」,不僅僅是指在課堂上可能出現超出教師預設的情況,「生成」新的知識,更是指學生技能、方法和習慣的生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生成以及智慧型的提公升等。

而只有使課堂成為動態的課堂、互動的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廣泛參與課堂,有效參與課堂,才能是「生成」的課堂。只有學生「動」起來,課堂才活,學生才富有激情,大腦才能處於興奮狀態,學習才富有成效,學生的潛質才能形成。

三、新課改需要「解放」師生。

新課改是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它蕩滌著舊的傳統觀念,撞擊著固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模式。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太「傳統」了,習慣勢力太強大了,人們雖與生俱來就有思變求新的本能,但傳統觀念卻嚴重束縛著人們的思想,習慣勢力制約著人們的思維。觀念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學生是新課程實施的物件。要有效實施新課程,必須做到「兩個解放」,即「解放教師,解放學生」。「解放教師」就是要使教師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確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課改理念。

這要靠學習來實現。教師思想的解放程度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程序和成效,決定著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未來的命運。教師要確立「三種意識」,即「民主意識,主體意識,服務意識」。

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服務學生。「解放教師」還要解放教師的心理。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激勵機制」,同時為教師課改提供寬鬆的環境,使教師想課改,敢課改,積極主動的滿腔熱情地投身課改。「解放學生」就是要樹立全新的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運用「多元智慧型」理論開發學生的一切潛能。要給學生提供寬鬆的學習環境和廣闊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啟用學生的創新意識。

要真正做到像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頭腦,讓孩子敢想、善想;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學生有發表見解、提問的自由;解放孩子的雙手,使學生的雙手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孩子的雙眼,使學生學會觀察;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大社會,以擴大眼界;解放學生的時間,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只有解放了學生,使學生恢復天性(天生好學,天生想創造),學生才感到學校的多彩和人生的美麗,才能釋放出像冰山一樣浸沒在水下的巨大的潛能。

關於對新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

新一輪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既有體驗新課程的興奮和喜悅,也有感到理論與實際不好統一的矛盾與困惑,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研究,對於相關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一 注重課程形式,忽視課改精神。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新課程的幾點困惑

新課程改革的幾點困惑與思考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進行充分的國際比較 調查研究 經驗研究與歷史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我國中小學目前課程的現狀和某些弊端以及社會發展對課程提出的新需求,確立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與六個具體目標,描繪了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基礎教育課程的共同遠景。新課程中的新教材首先...

新課程改革關於課堂提問的幾點體會

我的教育教學敘事 課堂提問 是教師在教學時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必備的基本功。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 有創造性的提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堂課要提很多問題,如何選擇提問的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務必在課堂提問的 優化 上著力。課堂提問方式的優化,才能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