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

2022-06-14 18:48:04 字數 3194 閱讀 6352

一、概述

(一) 課程性質

計算機基礎是本校所有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同時也是一門知識性、技能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展視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基礎理念

本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著重使學生了解計算機文化在資訊社會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備在計算機的單機和網路操作環境中使用應用程式的能力,並對計算機安全維護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計算機基礎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意識,培養學生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三個級別,並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後續計算機相關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計算機基礎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計算機基礎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4、倡導目標驅動,強調體驗實踐

本課程倡導目標驅動型的教學模式,強調問題解決和創新實踐。結合學生的專業實際,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設計,提供拓展內容,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潛力,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感和策略調整,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6、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計算機基礎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和網路資源;要積極利用書刊雜誌、網路資訊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計算機基礎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援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三)課程設計思路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能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熟練掌握windows2000、word2000、excel2000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以及初步了解powerpoint2000、多**資訊處理、計算機網路和資料通訊,具備計算機初步操作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它計算機課程打下良好基礎。

本課程標準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目標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三個級別。該設計遵循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規律和不同專業學生發展方向的需求與特點,也適當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旨在體現計算機基礎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二、課程目標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加強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該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基本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能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簡單的文字錄入、文字編輯、電子**計算、幻燈片製作、網路搜尋等作業任務。能利用網路進行檔案傳送、收發郵件、聊天聯絡等。能較為合理的計畫和安排學習任務。

能利用教育資源進行學習。

1、知道《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性質、地位和獨立價值。知道這門學科的研究範圍、學科進展和未來方向。

2、了解計算機的發展史,應用領域,數的進製和計算機中數的表示方法;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資訊在計算機內的表示以及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防護。

3、全面掌握windows2000作業系統的基本組成和操作、熟練掌握一至兩種漢字輸入方法,學會檔案和資料夾的建立、複製、移動、刪除等一系列操作,學會對磁碟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學會使用**站、剪貼簿和控制面板,學會安裝windows2000作業系統。

4、全面掌握字處理軟體word2000 的各項功能,選單工具欄、常用工具欄和格式工具欄的使用。掌握文件的錄入、編輯、排版操作,**的製作和**混排,樣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郵件合併的操作。

5、全面掌握電子**軟體excel2000的各項功能,選單工具欄、常用工具欄和格式工具欄的使用。掌握資料的運算與輸入,常用的工作表函式,公式的輸入和公式中座標的引用。學會製作圖表,掌握資料排序、篩選、分類彙總、建立資料透視表等操作,了解excel在管理中的應用。

6、了解幻燈片軟體powerpoint2000的各項功能,演示文稿的製作、超連結技術和放映。

7、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組成和系統結構,internet的基礎知識,學會使用ie瀏覽器瀏覽網頁,學會收發電子郵件,以及搜尋資訊、網路實時通訊、檔案的**等基本操作。

三、內容標準

計算機作為乙個學科,有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解決本學科相關問題的模型、技術和方法。在這裡,給學生提供哪些計算機知識,從而對他們開展相應的教育,是乙個十分重要的、關鍵的問題。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應以計算機應用為主,同時也應適量地介紹些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基本方法和硬體知識。

考慮到不同專業、不同物件對計算機應用的不同需要,設定統一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已難能滿足他們的不同需要。為此,把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作為公共基礎課層面上的計算機基礎課內容;二是在開設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過程中加上體現所在專業特色或與所在專業教學相結合的內容。

其中,公共基礎課內容的設定要滿足眾多專業的共同需要,是指在資訊化社會中每個學生應知應會的知識。而加上的內容是為了滿足不同專業學科的不同特點和不同需要,以便在某一資訊科技方向上作深入學習打下基礎知識。

根據不同專業其教學內容標準應根據自身特點,採取(基礎模組+主幹模組+特色模組)的方式組織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組成由模組組成,一共6個模組,約需110學時。各模組的名稱與建議學時如下:

模組1 計算機基礎知識

模組2 windows 2000作業系統

模組3 字處理軟體word 2000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

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程標準 五年制大專 課程基本資訊 一 課程性質 計算機應用基礎 是全專業學生在入學一年級 二年級兩學年的公共必修課。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是培養新型人才的乙個重要環節,也是為適應社會資訊化發展要求 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前提。它屬於國家教委提出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三個層次課程體系中的第一層次,...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

三 學時分配 課程教學總課時為64學時,講授與實踐操作分別為32和32學時,旨在強調應用性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具體如下表 四 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 理論教學 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主要教學內容 1.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 2.計算機的特點 分類與應用領域 3.計算機中的資訊表示 數制與編碼 4.微型計算機的...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

適用專業 非計算機專業課程類別 公共基礎課程 開設時間 一年級學時 80 一 課程性質 計算機應用基礎 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它擔負了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和資訊素質形成的任務。本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在windows下使用計算機進行檔案管理 字表處理 資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