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展示反饋的有效性辦法

2022-06-08 03:54:03 字數 1265 閱讀 5945

教師從思想觀念上,必須樹立引導學生建立同伴學習的概念,把參與展示視為書本和教師以外的第三種學習渠道。從課堂效果和學生發展來看,「展示反饋」這一環節是生生、師生、組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預習成果、接受學習任務、小組合作**、組內交流展示、拓展遷移提公升。

學生活動時間保證在15分鐘以上。這一環節是學生心靈感受心靈、智慧型碰撞智慧型、情感贏得情感的提公升階段,具有生成性、不確定性,同時也應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為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乙個鍛鍊的平台,它是課堂中最精彩最關鍵的一環。

操作方法

1、展示反饋的內容

個人學習成果;小組學習成果;共同的學習疑點;知識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知識交匯點、考點;個人獨特見解、思路、思維方式等(不必面面俱到)。

2、展示反饋方式

在自主學習和合作**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個人發言、小組匯報、黑板板演、課本劇、遊戲、生活模擬、小品、繪畫、特長等形式予以展示。

課堂展示基本上有以下幾種方式:

原地回答:這是常見的一種傳統方式。

做小老師:被叫同學到講台上面對全體學生講出解題過程。

板演。就近在板上寫出解題過程。

搶答。老師出示問題後,確定各組某一號或幾個組,然後開始在最短時間內誰先站起來誰回答。

主動回答。對老師的講解或學生的回答有異議,有不同的解法,或是更好思路可以主動站起來發表個人看法。

表演。對於一些可以演出來的教學內容,乙個或幾個同學,同組或組間結合,甚至老師也可參與其中,採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教學方法。

、手工製作。動手,對學生的智力開發有直接影響,在可能的情況下,可在課堂上當堂搞些手工製作。

、特長展示。任何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吹、拉、彈、唱、講、舞蹈、集郵、繪畫 ……),給學生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樣能讓學生在找到自尊、自信的同時,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展示反饋結果的評價方式

老師評價學生展示時,老師可以參與評價。展示之前老師要給學生展示的要求,講明評價的方法,展示之後要進行點評,特別要指明優點,分析不足,然後再用分數評價。

小組互評臨近的兩個小組的同號同學之間進行互評,把組長計算的平均分作為小組得分。評價之前,老師要將每個知識點的分數分配好,以方便評價的標準和速度。(多用在輔助課中)

小組代表評價如果評價的內容相同,而且各小組都有展示的答案,每組的評價代表要按照老師的要求直接評價或聽老師分析之後再評價,但評價得分都作為小組得分。

加分評價主動展示實行分層加分。(例如:小組1、2號一次有效展示加1分,小組3、4號一次有效展示加2分,小組5、6號一次有效展示加3分,給予幫助其他組解決問題的小組加分獎勵等)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摘要 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問可以促進教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提問來進行學習的。有了問題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有問題不一定有創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普曾說過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發 喚醒 鼓舞 而要做到這些,教師善用語言的引導是極其重...

關於課堂有效性的思考

近幾年,面對學校生源的下降,原有的教學方式已開始不能繼續適應課堂的教學,學校提出向45分鐘要效益,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課堂進行改革,以達到充實 有效。課堂改革有效教學教學方式 課堂對老師而言是最熟悉而不過多的了,學校在幾年前提出了有效課堂的建設,要求全校老師從實際出發,就本學科的教學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課堂管理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學理論意義和鮮明的現實針對性。目前,教學有效性問題突出表現在教師有效教學觀念淡薄,課堂教學時間有效性差,教學與課程實施的縱向 橫向和內向結構失衡,以及課堂管理問題等幾個方面。課堂是教師向學習者傳授知識的舞台,同時也是學習者接受知識的平台。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每天都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