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建立歷史高效課堂

2022-06-07 23:33:07 字數 3269 閱讀 6628

新課改下高效的課堂怎樣建立?這是每位教師所必須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我在長期的實踐中認識到高效課堂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最多的知識,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追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隨著初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線教師最欠缺的並不是專業知識,也不是責任心、愛心等,而是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因此,歷史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各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研究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成為今天中學歷史教師必做的功課。

「教學案」情景下的小組合作教學成為我們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的載體。把教學重心從研究教法轉變到研究學法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編導、引導、指導上,編制「學案」的過程就是乙個綜合的**性活動,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師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出發,按照從易到難,從表面到本質,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有目的、有層次安排學習活動,教師要從教體變為導體,走下講台,深入到學生中去,指導學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當然,這是乙個完美想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學活動。下面就自己對高效課堂的一些認識做簡單概括:

首先,認真備課,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目標

對於歷史學科來說,怎樣在課堂上恰當地處理基本知識點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那麼,如何處理這些基礎知識呢?更對於每課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心中有目標,關注目標的真實達成度,並對教學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控,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課程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現實教學中,由於過分的強調了新課程,教師對後兩者特別注意,而對「知識和能力」不敢過度深化,似乎害怕過分強調就不符合新課程標準了。

而事實上,只有學生在掌握了知識後,才能形成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因此,全面正確的理解教學目標就顯的非常重要。

其次,整合知識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一整套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每種教學方法都有一定的功能和特長,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教學目標,但是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侷限性。如使用講授法就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還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在過程的實施、情境的創設、知識的遷移、問題的拓展、活動的安排、練習的設計等多個環節上,始終處於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問題**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的良好狀態,激發學生從多個層面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就是教師教得高效、學生學得高效的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

在歷史教學中,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就是要改變課堂上不和諧的因素,讓課堂變得和諧起來,變「少、慢、差、費」為「多、快、好、省」,變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以現代教學論為理論基礎,它體現了學生主體、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循序漸進等原則。

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緊緊圍繞著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按照教師最有效的自學指導所進行的自我**、自我實踐、自主學習;所謂「後教」,就是在課堂上,學生在「先學」基礎上,就不會的問題所進行的相互**、相互實踐、相互學習;所謂「當堂訓練」,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為了全面檢測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情況,按照教師的訓練指導要求所進行的進一步的自我實踐、自我**、自主學習。像基礎知識是學習的核心部分,基本史實概念的識記、理解和掌握是學好歷史的基礎,在編寫學案時對於重要的知識點,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課下預習時完成,課上檢查。從而從結構和細節上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

學生看書做答的過程,也就是對所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對於重點內容要設計思考題,供學生在預習時思考,上課時老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同時,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也可以加入一些史實小故事以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興趣,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證。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在編寫學案的過程中創新空間是很大的,比如**題可以以問題的方當堂訓練,技能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檢驗,訓練題的設計,分必做和選做兩部分,必做題是對本課基礎知識的檢查。選做題屬於拓展延伸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選做,注意到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學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節課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應培養的能力。

學案上,要給學生留出記筆記和做小結的地方,以便學生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疑問,以利於學生的自我調節和提高。在完成這一部分時,注意異組間的交換批閱,小組長收發學案,公布所批學案的等級,並發動組員對錯誤進行糾正改錯,這樣就避免了學生作弊的現象,有利於教師掌握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也可以在課堂上用總結的形式出現。多少年來都是先「教」,後「學」,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就明確地規定要先「學」,以後「教」,改變了「教」與「學」的主次,以自主學習為主,而「教」為次,合作學習為次,擺正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因此,運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能夠解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大難題,有效地把國家課程轉為校本課程,並當堂教好校本課程,達到教學目標。

再次,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多**教學以豐富學生知識

多**教學利用音訊、動畫、特效、**等豐富多彩的**使原本單調的歷史教學變的更為生動有趣,突破、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聽、視、觸等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產生極大的作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條件、自身特點採用適當的多**網路資源,為教學錦上添花,而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為了追求課程資源的豐富、新奇而忽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如果從頭到尾演繹,很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也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另外,**利用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也不利於師生互動,教師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的討論都會被多**的連續演示擠掉,教師沒有時間蒐集學生反饋的資訊,學生也來不及對知識內容作出深入細緻的思考,也就是說,教師引導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多**剝奪了。這樣一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無法實現了。

最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以人為本

新課改強調要「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變傳統要我學,為我要學,敢於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個性,那麼課堂的效果就會有很大的提高。掌握知識的根本目的在於更新知識,掌握規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突破規則。要教學生敢於挑戰權威,質疑書本,批判人類的知識成果,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既是歷史課堂教學的追求,也是歷史課堂有效性的本質體現。

「不破不立」,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乙個發展良好個性的空間,使學生在標準中有變化,在規範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統一中含個性,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可缺少的養料與氣候。像已經在課堂改革方面走得很遠的郭思樂的昇本教育、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等,不論他們的模式怎樣,個性如何,無不是在課堂「高效」上下功夫,終究新課程標準的落實主要是靠課堂來實現的。

總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打造高效課堂。只有教師善於吸納革新,不求貪多,但求實效,不為教而教;只有培養新時代學生學習品格,不為學而學,我們的高效課堂就會在我們身邊扎根、發芽、開花結果。這也是我們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發展方向。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長嶺四中潘春豔 高效課堂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在全體學生積極 主動 愉悅的參與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使全體學生都能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高效全面發展,全面達成 三維目標 在這個概念中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高效全面的實現三維目標。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 積...

新課程下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歷史課堂教學是歷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新教材的運用 新課程的實施,新課標的落實,新理念的體現 學生的發展等等,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展現出來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知識和能力 形式與內容 教師和學生 課堂互動與課堂秩序的完美統一,使課堂教學洋溢著新 趣 活 實和美的韻味,才能創造出實用高效的歷史課堂。要想...

歷史教學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

課改探微 李建設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僅要求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而且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新課程標準 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為了適應當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發展,我們教師要更新教育 三 由重教學結果。轉向重教學過程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