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情感互動初探

2022-05-23 19:54:04 字數 987 閱讀 4430

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採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在作品中的情感之弦,學生就會情動辭法,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劉國正老師說得好:」就課堂教學來說,就是要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我教你學,也不是我啟發你,而是教與學雙方做到和諧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學生推動教師;教師得心應手,學生也如做春風。雙方都欲罷不能,其樂融融。」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努力讓師生情感與智慧型火花碰幢、迸發,保持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情緒、思索判斷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讓師生雙方都沉浸於教學活動中,共同感受生命力量的湧動,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為了語文教學中創設並保持」這種良好的氣氛」,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學中如何讓師生情感有效互動,也是值得我們探索的課題之一。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從而促進語文學習,下面談到的幾點可以看作是基本的前提。

一、轉變教師角色,鋪墊積極情感的培養

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人的認知活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因素,當情感因素受到壓抑甚至抹殺時,人的自我創造潛能就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和實現。而只有用真實的、對個人的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態度,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然而,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僅作為過程的控制者和活動管理者,而且是學生成績的控制者和發展的制約者。教師作為知識擁有者,是主體、權威;學生是知識接受者,是客體、服從者。教學幾乎是一種機械的單向傳遞方式,缺乏師生情感的交流,導致人際關係緊張、情感壓抑,造成情知分離及認知發展的困難,勢必學生學習被動、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興趣不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平等、共同發展互動的過程,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學應致力於創造一種無拘無束的心理氛圍,解除學生的思想顧慮。傳統意義的教師教、學生學將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乙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達到教學相長。

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做好鋪墊。

語文教學中學生情感思維的培養

新課標指出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由此可見,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而健康的情感世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情感思維的培養對於農村學生來說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從農村學校實 感教育的必要性和...

作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情感

在實際作文教學中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生的作文是就事寫事,從中體會不出作者的寫作情感,文章讀來幹乾巴巴。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去觀察世界,怎樣去反映現實生活,然而,越是作文水平差的學生,越不喜歡作文。在作文教學中,應當充分激起學生的內在情感,使他們 樂而為之 因為情感是寫作的源動力,是文章的靈魂。作文...

激發小學生情感作文教學

沒有,既然沒有一絲情感,寫作的動作便無從發生。可見,對生活的情感,是引起學生作文的真實動機。為師者,應該注意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筆者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 啟發誘導,激發寫作情感 作文課上,教師熱情親切的話語,充滿鼓勵的目光,表情達意的肢體語言,會強烈地影響學生的情趣,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 愉悅 振奮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