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1

2022-05-23 07:03:03 字數 3428 閱讀 6051

姓名:邢德宇

年級:六年級

工作單位:濱泉中學

摘要:歷史學科培養人文素養,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意義不容置疑。另外,作為乙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了解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體會我國苦難的近代歷程,緬懷無數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也是生活在這個偉大國度中的每乙個子民自覺的義務和職責。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的歷史課堂,究竟要達到乙個怎樣的效果?究竟該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學生的面前?究竟該怎樣讓學生既能擁有應對高考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知識儲備,又能真正地為自己的人生提供豐富的借鑑和指導?

這是我們歷史教育工作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閱讀理解

要真正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首先要了解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歷史學科,由於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時間長、跨度大、人物和事件眾多,以及其教學的目的——以史為鑑、讀史明智,決定了這門學科面臨著較大的學習任務:一要記憶,二要理解,三要思考,四要運用。

這四步,是乙個不斷深入、不斷提高的過程。沒有了記憶這個基礎,後面的三步,將成為乙個空中樓閣。沒有了理解,記憶就成為了一潭死水,毫無意義。

沒有了思考,人腦只能成為乙個知識的容器。而沒有了運用,學習的最終目的——學以致用——就無從談起。所以,這四步缺一不可。

要真正地實現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在日常的教學中,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而言,除了按照一般的教學程式,進行正常的教學外,我覺得,我們需要結合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和要求,採取一些符合本學科的教學方法。

第一、 讀

我們以往的歷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讀這個程式。雖然,預習的要求也布置了,

但是這並不能代替課堂上讀的功效。而且,由於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學習科目眾多,作業量較大,再加上目前應試教學留下的弊病:對歷史學科不重視,歷史的課堂變成了故事課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往往為了對付所謂的主要科目的硬性書面作業就已應接不暇。

而對於歷史等所謂小學科的軟性預習和複習鞏固的工作,則往往能拖則拖。

而事實上,由於歷史學科本身是一門人文學科,學好文科的第一要訣就是讀,所謂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尤其是由於目前初中歷史教材在體系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歷史事件的完整性被很大削弱,而在學生能力的要求上則提高較大。很多歷史事件「殘缺」的部分,教材以大量的「資料卡片」和「知識鏈結」的形式進行了補充與拓展,所以,在歷史的課堂上,我覺得首先應該堅持「讀」字為先。

讀,可以讓學生,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因為他們基礎知識較差,知識面狹窄。通過讀可以讓他們增加對歷史背景知識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讀」,不僅是讀教材中的基本內容,還應該包括歷史資料、**等,用讀來增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整體認知,用讀來拓展學生的視野,用讀來提高學生閱讀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

第二、 記

每節課的內容,都必然存在我們通常所說的重點,而這乙個重點,既是我們將來的高考

所需要的知識儲備,往往也是能真正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總結與反思能力有所幫助的地方。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留出適當時間,當堂記憶。這個「記」,主要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記入腦海,而不是盲目地記在筆記本上。

近年來,筆者發現乙個很違背常理的現象。傳統課堂提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如今的部分學生卻以筆頭代替了腦袋。他們往往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用功」的好學生。

所以,在課堂上,對教師的板書、重點補充等,無一不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記」更多的停留在「書本」和「筆記」上,而沒有記到腦海裡去。結果,越記越忘記,越記越混亂。

所有的知識在腦海裡混戰一團,毫無效率。我們知道:記筆記,是為了便於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是為了便於學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思路,是為了便於學生在課後進行知識的記憶、鞏固。

但是,如果我們的課堂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必要記憶,教師無休無止地講,學生無休無止地記,只一味地期待課後學生進行自覺的記憶,其結果將得不償失。

因此,在我們的歷史課堂上,教師在要求學生做好必要的筆記的同時,一定要安排適當的時間,留給學生當堂記憶。這既是提高教師教學效果的需要,也有助於全體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第三、理

歷史知識千頭萬緒,線索複雜,難點眾多,這使得我們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尤其是部分肯用心學習的學生,在將大量的歷史基礎知識艱難地記入腦海之後,卻很難將它們有效地消化。究其原因,相當部分的學生是由於對這些知識缺少理解,所有的知識點如同一堆雜亂無章的黃豆,生硬、孤獨地散布於腦海,缺少聯絡、缺少線索。

因此,這個「理」,既指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難點,也指幫助學生理清線索。對難點的理解不到位,知識點就會顯得生硬;對線索把握不清,知識點就會孤獨的存在。

在歷史課堂上,難點之所以稱為「難」點,主要是因為這些知識比較抽象和概括,或者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它往往會超出學生認知的範圍和水平。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時,應盡量採取直觀、具體的講授方法,盡量簡化難點的難度,使學生在現有的知識水平內能夠理解。同時,教師本人應使用比較嚴密的邏輯推理,慢慢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得出最後的結論。

光給結論,沒有過程的引導,學生是無法理解的。比如,我們在講商鞅變法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是這樣講授法的:商鞅成功變法變法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答: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商鞅個人的才能、秦孝公對變法的支援。這看似乙個簡單的問題,其中卻隱含著乙個理解的難度。

首先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表現就是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產生了大量的新興地主,他們都希望通過變革掌握權力。在我們的課堂上,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乙個過程的理解。雖然,這並不是乙個重要的知識點,但由此可見,在很多時候,是我們的教學使學生形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而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理解記憶的能力。

另外,理清線索也是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可以肯定地說:幾乎沒有乙個學生能在沒有教師的引領下單獨完成歷史線索的整理。

而把握線索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能力的重要一環。所以,在我們的歷史課堂上,教師應該在講授具體知識點的同時,將歷史線索貫穿其中,以便最後總結、概括。讓學生感覺到即使知識點再多,它們其實也只是歷史這張大網中的某個網結,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

這樣,才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地掌握、理解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第四、用

學以致用,這應該是每一門學科最終的目的所在。而歷史這門學科,其最大的功用也正

脫離現實世界的歷史課堂,意義是不完整的。因此,在歷史課堂上,教學的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終的任務應該是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同時,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的重要性,較多的學校已經認同了45分鐘的課堂,須留出15分鐘的練習時間這一模式,這乙個練習的15分鐘,實際上就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的15分鐘。

對於歷史學科而言,這個「用」首先應該表現在解題能力的提高上,卻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解題的層面。解題,只是應試的需要,而指導現實,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因此,在歷史的課堂上,無論是什麼章節,我們都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中不斷強化、鞏固已知的知識,提高解題的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盡可能地聯絡現實,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展現歷史課堂的真正魅力與意義所在。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練習,應該是乙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書本到現實的過程,既不能好高騖遠,一味拔高,也不能死扣書本,毫無拓展。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

在分數為錄取重點高中的唯一標準前提下,歷史課就顯得非常渺小,無人關注,特別是農村中學,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加上學生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低,很多學生們認為歷史很難學,有太多需要背的記的東西,一時間我根本就沒有更好的方法,顯得有點茫然。如何讓 讓歷史課變成學生最喜愛和最樂於做的事情呢 我認為就是要把學生的...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 趣味性很強的科目,其學科特點具有很鮮明的 過去性 歷史是人類過去的活動,千變萬化,豐富多彩,但它是世界的昨天 無法重現在人們眼前,如果傳授方法不得當,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要加強歷史教學,必須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充分發揮...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質量

如何提高歷史課的課堂效率 蘇春寧甘肅省寧縣第五中學 745208 在學生眼中,歷史是一門富有興趣的學科,也是一門極其枯燥乏味的學科,因而存在一種現象,即就是學生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學生不喜歡歷史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技巧方面的因素等等。反思目前我們的歷史教學,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