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生態學的系統原理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22-05-16 01:40:42 字數 935 閱讀 1371

【摘要】本文致力於闡述如何在科學課堂中設計和支撐乙個知識生態系統,使學生更好地將資訊、思想轉化為靈感和智慧型。本文著重論述知識生態學中的系統原理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希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知識生態學;系統原理;課堂教學

1 問題的提出

首先,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初中學生對科學的認識主要是源於生活事例,對事物的認識比較具體形象,缺乏深層次的抽象思考,在學習中以感性認識、行為把握為主,不善於對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過程進行邏輯推理,不能清晰地辨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區別,使得學生的原有認知與生活經驗較少地用來同化新的知識和用來解決新的問題,這使學生難於建立新的科學認知結構,影響知識、方法和思想的遷移,怎樣處理人與知識的關係顯得十分重要。

其次,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科學資訊,科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否主動地尋找實際背景,將感知資訊轉化成知識和智慧型?處理好人、知識和自然的關係,發展學生初步的科學**能力,是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

2 理論依據——知識生態學

在於2023年創立的「知識生態學」中,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哲學系沃傑霍夫斯基教授認為,知識生態學以人類知識的總和為研究物件和著力點,主要研究知識的性質、表達方式、傳播和接收、貯存以及知識對文化、人口、社會組織和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因素的作用與影響。

知識生態學的基本規律可歸納為:系統原則、人本原則、跨學科原則、互動原則和實踐原則。其中系統原則是把人和知識、文化等組成乙個生態系統,把知識作為一種資源,一種能源,其中包括知識本身的進化,複雜的知識運動過程,而人在這個系統中與知識發生作用,使人與環境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反饋狀態保持最優。

3 系統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不是乙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乙個不斷有資訊輸入、輸出的動態的開放系統。輸入的是學生熟悉的事實、學生的所見所聞、學生的興趣、經驗、感受及相關的資料素材、教師採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等;輸出的是學生的思考、見解、頓悟等最終形成的學生的智慧型。

生態學視域下的教學改革研究

作者 姜麗斐 學理論 下 2017年第12期 摘要 目前我國的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大多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課堂講授翻譯技巧,學生針對翻譯技巧進行課堂或課後練習,教師再對學生的翻譯作業進行點評,給出 標準答案 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課堂上所選取的翻譯材料過於陳舊...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學

1 遊戲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知識深度增加,知識面拓寬,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若適當採用遊戲實驗將學生置於一種自然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可以有助於學生掌握難點知識。例如,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一難點內容。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等位基因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展示」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文 陳國峰 新課程 小學 2014年第05期 在課堂教學中,展示 的作用不可小覷。課堂常常因為展示而精彩,學生也在展示中大有收穫。一 展示 能增強學困生的自信 學困生是教師必然面對的乙個群體,由於他們成績落後,好像成了時代的棄兒,他們普遍都有自卑心理。例如,這部分學生不敢坐在教室的前排,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