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

2022-05-13 22:50:55 字數 4978 閱讀 6309

新課程理念下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

——《圓的認識》教學案例及反思

數學知識**於生活實際,生活本身又是乙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生活相聯絡,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在教學一些概念知識的時候不能讓學生死記那些枯燥的概念和公式。

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了生活的原型。同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

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開放式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活動。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並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向他們提供充分地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 、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經歷、體驗、探索的學習過程,將知識轉化成能力。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現在我以《圓的認識》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在教學中體現數學教學生活化。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頁例1、例2,練習十四中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乙個圓裡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4、使學生對周圍中與圓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關鍵:半徑、直徑的意義及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圓規。

教學過程(課堂實錄):

一、設疑引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場精彩的賽車表演。

(我在多**上出示三輛汽車。三輛車的車輪分別用圓形、方形、橢圓形造成,三輛車分別由藍貓、菲菲、淘氣駕駛。)

師:「你們猜誰最快到達目的地?」

生1:藍貓。

生2:菲菲。

生3:淘氣。

師:同意藍貓的舉手,同意菲菲、淘氣的呢?

(大多數學生同意藍貓)

師:請同學們認真看看比賽結果。(通過多**演示賽車結果,證明大多數學生的猜測是正確的。學生們非常開心)。

師:為什麼藍貓跑得最快呢?

生:因為它的車輪是圓的。

師:我們日常生活裡所見到的車輪是圓的嗎?

生:是!

師: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呢?我們學習了《圓的認識》這課以後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動手實踐,發現新知。

初步感知圓的概念。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用尺子任意地畫乙個三角形,再用尺子畫乙個圓。

生:老師,不能用直尺畫圓。

師;為什麼?

生:因為圓的邊是彎的。

(設定障礙,讓學生感受圓的邊是彎的。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師:請同學們舉例說說周圍物體上**有圓。

生:硬幣、噴水池、鐘面、鈕扣、蛋糕、排球……

師:它們為什麼要做成圓形呢?球到底是不是圓呢?

(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桌上的圓形紙片和桌球,小組討論球是不是圓?為什麼?老師再在多**上演示把球切開的橫截面,說明這個麵才是乙個圓。

)**圓的各部分的名稱及特徵。

創設甩球表演的情景,引入新課。

我出示搖搖,學著學生玩搖搖的樣子,故意玩得不好,說:「同學們,我很羨慕你們玩搖搖玩得出神入化,忽高忽低的,還不時變著花樣,精彩極了。我昨天也買了乙個搖搖,決心要學會玩。

但是,我研究了乙個晚上還是玩不好,後來,我自己創造出一種新的玩法,這可是我的絕招呢,現在我就表演給你們看。」這時,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從而潛意識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慾望。

我把搖搖的繩子拉直,用力甩搖搖,使它繞成乙個圈。

師:「搖搖運動的軌跡是一條什麼線?」

生:「曲線。」

師:「形成乙個什麼圖形?」

生:「圓形。」

師:「為什麼這個圓可以忽大忽小,位置忽左忽右呢?」

生:「因為繩子忽長忽短,手的位置忽左忽右。」

師:「繩子是圓的什麼?手的位置又是圓的什麼?」

學生納悶,老師接著說:「我們學習了圓的特徵就知道了。」(板書:圓的特徵)

學習圓心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最快找到圓形紙片的中心。

生:把圓形紙片對折再對折,兩條摺痕的交點就是圓形紙片的中心。

(說明這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

學習半徑

師:.請同學們畫出一條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比賽在10秒內誰畫這樣的線段多。(各小組匯報。)

師:如果不限時間,可畫多少條?

生:無數條。

師:再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你畫的每條線段的長度是多少厘公尺,你發現了什麼?

(.總結:我們把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通常用字母「r」表示。在同乙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都相等。)

師:所有圓的半徑都相等嗎?(小組討論)

生:錯!必須在同圓或等圓裡。

出示自學提綱小組自學直徑和圓的畫法。

(**演示直徑的特徵和圓的畫法操作步驟。)

三、實踐應用,鼓勵創新。

什麼車輪是圓的,車軸應安在**?

讓學生暢所欲言後,我出示**演示,讓學生清楚地感知到用方形或橢圓形來做車輪,或不在圓心做車軸,車子會很不平穩,走起來不夠快。

如果同學們要在操場上做遊戲,老師要畫乙個標準的大圓,你能幫忙想辦法畫出來嗎?

同學們小組討論後上台演示,方法有:

兩個同學手拉手,乙個原地旋轉,另乙個繞乙個圈子用腳畫出乙個圓。

兩個同學拉著一條繩子,乙個固定不動,另乙個以他為中心把繩子拉緊繞一圈,畫出乙個圓。

乙個同學借助一條竹竿,以自己為中心畫出乙個圓。

……怎樣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小組合作完成,量出身邊的圓形物體的直徑,看哪組量得最多。)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能巧妙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注重有機地採取多種教學方法,多種練習形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總結規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交流中要學數學,會學數學和樂學數學。

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本課教學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感受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因此,我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探索的事物作為學習的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調動他們學習的機智,從中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就存在於自己熟悉的現實世界裡。

例如:新課開始,創設乙個精彩的動物賽車表演的情境,在比賽之前提問:「你猜誰最快到達目的地?

」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體驗回答:車輪是圓的那輛車最快。接著追問:

「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呢?」這一問題為學生創設了「心求意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這樣乙個「憤悱」境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又如,讓學生舉例說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圓形物體,老師再在多**演示,引出圓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為什麼它們都要做成圓形的呢?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並且使學生具體地感知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潛移默化地向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二、重視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心理學實驗證明,思維往往是從動作開始,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依靠動手操作。基於上面的認識,我在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徵,以及教學圓的畫法時,採用學生小組合作自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利用已有的經驗用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方法對圓的特徵進行研究,自已發現總結出圓的各部分的名稱及其內在聯絡,以及概括出畫圓的三個步驟。

例如:教學圓心的通常做法是:教師讓學生拿出圓形紙片,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讓學生多次對折,開啟,再讓學生觀察摺痕,從中發現規律。

這樣的設計固定了學生的思維。本設計一反常規,提出乙個既具探索性又具趣味性更具挑戰性的問題。請學生拿出圓形紙片開展一次比賽,比一比,看誰能最快找到這個圓的中心,然後老師告訴同學這個中心叫做圓心。

立即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思維放開了,學生學得更輕鬆愉快。

又如:比賽在10秒內誰畫的半徑最多,然後再量一量每條半徑的長度,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方法自主地**出圓半徑的特徵,接著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自學提綱用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的方法自學直徑的特徵及直徑半徑之間的關係,自學圓的畫法等等,這樣整節課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學生始終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成了學生的活動室,實驗室,而教師猶如足球場外的教練。

通過動手實踐活動,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本課設計的最後乙個教學環節就是讓學生試著用圓的知識去解釋以下的一些生活情況:

1、為什麼車輪是圓的,車軸應安裝在**?

2、如果同學們要在操場上做遊戲,老師要畫乙個標準的大圓,你能幫老師想方法畫出來嗎?

3、怎樣測量沒有標出圓心的圓的直徑?小組合作量出你們周圍圓形物體的直徑,看哪組量得最多,填寫調查表。

四、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多**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功能。

小學生對動態的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多**計算機的輔助教學功能,以直觀、動態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創設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和創造的視聽學習環境,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生動畫面的同時,漸入佳境,在愉悅的氣氛中享受數學思維的快樂。

例如1、新課開始利用多**演示一場精彩的動物賽車表演,學生被生動的畫面吸引住自然興趣濃厚。

2、解釋球不是圓的時候,通過多**演示把乙個球切開,得出乙個圓形的橫截面,畫面形象具體。

3、在學習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徵時,以及圓的畫法,還有解釋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等等,都用多**演示。生動形象的畫面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裡。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

提要數學,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其影響已經遍及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成為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數學 於生活,運用於生活,如何讓學生把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同生動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一直都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在前人的分析基礎上,以初中教學為例,從收集生活 課堂學習和操...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摘要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絡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的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關鍵詞 數學 教學 生活化 新課改的 數學課程標準 提出 從學生已有的...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教材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圍繞問題的解決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 猜想 推理 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的又一特點,解決問題必須聯絡生活實際,如 三年級上冊中 有餘數除法 練習中有這樣一道題 我班有44人,叢林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