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2022-08-23 23:45:02 字數 1652 閱讀 1144

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都區龍橋小學黃艷

從古到今,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密切,我國古代的《九章算術》中就出現了「雞兔同籠」等實際問題;現在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越來越密切,應用性也越來越強。教材中也反映出這一特點,其中有許多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絡的習題,如市場營銷、銀行貸款、計程車費等問題。因此,本著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這一教學理念,我們教師要樹立將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的意識,引導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

第一、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去探索數學知識。

在現實世界中,可以通過我們的感覺和經驗構造我們的學習,也就是人類適應經驗的過程。這也就是說,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的學習到數學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設定好的情景,有利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6﹢2×9這類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時,教師直接把「先做乘法再做加法」的運算順序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大不一樣。教學這一內容時,可以這樣進行:展示生活中的購物情景,出示乙個標價為6元的鋼筆和2本筆記本,筆記本的單價是9元,問:

購買1支鋼筆和2本筆記本一共需要多少元?學生列式6+9+9或6﹢2×9,討論「6﹢2×9」怎樣算?有的學生說先算加法,有的說先算乘法。

當學生的意見大多數統一時,教師立即追問為什麼先算9與2的積,請根據具體的事例說明。在具體事例中讓學生抽象概括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像這樣,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

第二、讓學到的數學知識回歸到生活中。

我們經常看到由於學生的感性知識缺乏,出現不符合客觀生活實際的數量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注重聯絡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數學學習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讓學生接觸社會,貼近生活,給學生生活化的練習,才能更好地使他們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理解「數學**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形成學以致用、學為所用的思想,真正體會到學習「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並逐步提高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了《搭配中的學問》這課時,課後可以讓學生去調查自己家三餐的菜譜,並根據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給父母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學習了利息後,讓學生去銀行了解利息、利息稅等有關知識,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

家中多餘的錢怎樣存最合算?並幫助家長計算利息和利息稅。

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學習了平均數問題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數、教師平均年齡,附近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等。

學生在互相協作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鍛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實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而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總之,教學只有貼近生活、注重生活,創新才能得以實現,生活才能得以新發展。讓數學生活化,讓生活數學化。生活永遠是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離開了生活,創新就沒有了生命,數學**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體學習便失去了本應有的樂趣與生趣。

因此,數學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絡起來,體驗感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於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摘要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絡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的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關鍵詞 數學 教學 生活化 新課改的 數學課程標準 提出 從學生已有的...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教材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是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圍繞問題的解決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 猜想 推理 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的又一特點,解決問題必須聯絡生活實際,如 三年級上冊中 有餘數除法 練習中有這樣一道題 我班有44人,叢林探險...

小學數學生活化

小學 數學課程標準 數學教學,指出 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 操作 猜想 推理 交流等活動。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直觀形象這一原則,即用生活中具體 形象 生動的事物充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