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實踐運用能力培養

2022-05-13 22:50:53 字數 3826 閱讀 3856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蘇州市城東中心小學曹振元

摘要:生活實踐離不開數學 , 數學教學也離不開生活實踐。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適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式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改變以往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在實踐意識、搜尋資訊的能力、轉變學習方式、與人交流合作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關鍵詞: 課堂教學生活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產生出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包括對知識的應用和創造,具體的方式方法的運用等實際本領。《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它不僅要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這也說明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的形成,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獲得,還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去學習和獲得。在一定的知識經驗指導下,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實踐活動,在直接經驗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力。

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既要發揮傳授知識的功能,更要發揮開發學生潛能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功能,力求將實踐能力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要考慮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既要考慮認知目標和情意目標,又要考慮能力目標。要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的基本內容。教學重點要放在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並盡可能多地提供動手操作的內容和機會,培養學生濃厚的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教師在備課中要體現三點:

一是本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載體是什麼;二是本課主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哪乙個要素;三是準備用什麼方法來達到培養學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要體現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時間和空間,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出「四個要」:一要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動地活動,通過體驗、交流和選擇,實現認知、探索和創造。二要提供實踐活動的空間。

要打破教學的常規,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變教師的單向傳授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組成完整的、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過程。三要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等多種器官協同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樂於並善於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四是精心設計培養實踐能力的載體和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自己動惱、自己動手、自己發明創造,在親歷感知、思考、操作和實踐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分別給每組提供了兩套實驗材料:一套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一套空心的不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

然後讓學生借助沙子進行分組實驗,**圓錐與圓柱的體積之間的關係。學生在充分的實驗、觀察、猜想、證明的基礎上,得出這樣的結論: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不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無規律性。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有學生充分的時間參與操作和實驗,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因此,對於圓錐體積公式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做到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達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要求。

三、學習方法的指導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密鑰匙,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關鍵,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因此,作為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1、選擇學習方式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並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這樣看來,學生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我們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學生中組織開展「我的學習方法」的經驗交流時,指導學生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獨立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如問題研究法、**學習法、討論辯論法等,使他們能主動地學、生動活潑地學。

2、獲取資訊的能力。擴大學生的閱讀和社會交往面,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歸納、整理和利用資訊的能力,並且讓學生學會使用網路、搜尋引擎獲取大量的資訊,通過判斷、選擇,建立自己的索引和資訊資料庫,並具有綜合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例如《百分數的意義與寫法》一課,為了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及實際應用,讓學生尋找身邊的百分數。

學生通過訪問學校的有關人員,了解學校裡男女生人數的百分比;通過到超市調查,了解各種飲料的成分;通過上網搜尋,了解本地區的有關情況。

3、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於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不僅是乙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乙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如《圓的面積》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學習的。在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是否可以通過剪拼的方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在明確了學習任務後,各小組同學動手動腦,積極參與。通過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有的拼出了近似的三角形,有的拼出了近似的梯形 …… 有的發現平均分的分數越多,就越接近長方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表現了協調的專長,有的表現出決策的才能,有的表現出較好的鑽研精神。

小組合作使學生在思維的比較中取得了對問題的完滿解決,思維也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4、反思學習的能力。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學會梳理知識、自測學習效果、查漏補缺,在理解新知識,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完成對新知識的分析、歸納和檢測,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單元檢測中,讓學生回顧本單元哪部分內容學得較好或較差,原因是什麼,哪部分的內容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絡,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

四、 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生經過課堂學習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但是這些實際問題已經經過數學處理,各種條件與問題都比較明顯,然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並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聯絡生活實際,從學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識的實際問題或情境。

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後,我設計了這樣乙個練習:把學生帶到學校大操場的一塊空地上,讓學生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乙個面積是30平方公尺的花壇,可以有多種設計方案。學生對這道題積極性十分高,他們幾人一組,一邊測量一邊設計,顯得十分投入,最後竟設計出十幾種圖形優美、很有創意的花壇。

在這一活動中,教師把教學過程看作問題解決過程,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景。學生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先要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重新進行組合,有乙個新的認識,然後要對分割法、平移法、面積相加減等方法進行選擇,看哪些方法更適合於設計,方式得到擴充套件。這樣,在設計過程中,既解決了枯燥的基礎知識複習(長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又拓寬了長方形的知識(計算簡單的組合圖形),更為重要的是,在設計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一次難得的實踐鍛鍊的機會,強化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當然,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和發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也絕非靠講幾節數學應用專題課所能解決的,不要期望在一兩次的解決問題中就能培養起學生實踐能力;也不要認為簡單的數學問題(包括生活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毫無幫助,它需要較長的時間,教師在適當的時機有意識地啟發學生的應用意識,經歷滲透、反覆、交叉、逐級遞進、螺旋上公升、不斷深化的過程。使學生的應用意識逐步由不自覺或無目的狀態,進而發展成為有意識有目的的應用。總之,通過各種載體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的積極性,加大學生體驗成功的頻率,提高他們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能力 110501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探索 江蘇省江陰市青陽實驗小學 蔣儀 內容提要 本文從 重視知識形成過程,培養應用數學意識 加強建立模型訓練,培養建立模型能力 創造學習數學環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三個方面,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者 魯平 新課程 小學 2015年第05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 有意義的 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 實驗 猜測 驗證 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些理論強調了數學的實用價值。我們上數學課不僅是帶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運用數...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作者 孔令清 散文百家 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摘 要 實踐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源泉,是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途徑,是學生思維發展創新的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參與意識和勇於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