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2022-05-02 22:42:04 字數 3402 閱讀 1597

課程改革的成長

呂梁山區的課程改革既轟轟烈烈又悄聲無息,十年來,課改工作在教育界時起時落,開始那兩年,很多人連課改是什麼、改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是怎麼改了,最近這兩年好像有眉目了,通過各學校互相聽課、評課、學習討論,外出學習、參觀。聽的多,看的也多,全國優秀的教學模式特別是「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也開始在在各地農村學校漫延,我們馬村明德學校在這個風高浪急的教育先遣隊中也不甘落後,與縣城中學形成點對點結對子形式,分先後分批次派出各科老師去縣城學習、**、總結、歸納,並把所學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學校內展開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到目前為止已初見成效。在具體的實踐中我總結了我們語文組教學模式的形成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首先以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操作為師生能夠明確課堂學習的目標,使老師在課堂上做的多了,說的少了,學生進行討論的多了,做的也多了,主觀能動性得以提高,課堂的重點能得以體現,出現的問題隨堂解決,基本完成「洋思中學」「堂堂清」的課堂目標,但是課時安排卻拉長了。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還在進行當中時,我校僅有的幾名語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經過努力,語文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彎路。如: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至於在一段時間裡課堂上活動雖然很多,形式也豐富多彩,熱鬧是熱鬧了,可是熱鬧過後留下的卻微乎甚微——各種各樣的活動及其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

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課外相關資訊,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感動的內容,並闡述為何選擇這些內容的原因,不管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課堂的「標準答案」,都應該得到老師的讚揚和認可。甚至有時,教師還會被學生的某些與課堂毫不不相關的觀點牽著走,進入了盲目討論的誤區,而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標點、句子、段落的具體分析,文學創作手法及規律的講解在語文課堂上漸漸隱退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在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數不勝數,他們甚至分不清什麼叫表達方式,什麼叫寫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結構與順序有什麼區別,因此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其次:我校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說課、評課等有關能讓教師提高的活動開展的有條有理,全體教師把完善自身知識體系作為重點,通過實踐教學獲得經驗。通過網路資源獲得知識, 把「學」和「教」進行有效結合,使教師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邊學邊教,教中有學,學中有教。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創造「學習型」的和諧校園環境,樹立 「教學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 在不斷調整總結的基礎上, 根據學校條件和教師隊伍情況從優化課堂教學入手, 有計畫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形成了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且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教研職能,營造校本教研文化

隨著新課程教材改革的全面實施,老師們面對了很多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困難,儘管前期多參加了通識培訓,但一開始仍舊感到教材變化大、內容新,面對那些需要自我創新的空間,可供借鑑的經驗真的不多。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成了每乙個教師的困惑。在這種情況下,解決「理解教材」、「駕馭課堂」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內的研討活動,加強集體備課。

首先我們要求各教研組活圍繞動計畫中確定的主要問題,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研討,先解決共性問題;然後,按照「集體說課——個人備課——分頭實踐——集體反思——再實踐」的程式在組內開展聽、評課活動。例如:本單位學期我們在開展了特崗教師才藝展示活動,優秀教師公開課演示,將聽、評課活動擴充套件到個人能力、才幹上,各種活動幾乎都經歷了「集體備課——實踐——集體反思」的思路,每節課都經過了老師們的認真思考與分析。

在反思中老師們對照新課標,深入**、主動交流,有很大收穫。每節課,不僅使授課教師受益匪淺,也使每位參與其中的老師得到提高。通過這些教研活動,不僅提高了教師們的教學水平,還大大增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營造出了學習型的校園文化。

再次,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我校始終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點來抓,積極試探新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努力使每位學生有一套自己的簡便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開放的現實生活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進行的解決問題研究專題,以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例如:

我校的初一七班年級,由於小學五年制和六年制學生的脫節,初一學生非常少,僅僅招到了11名學生,為了開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目標,我們試驗性的把學生的座位安排成三桌,每桌3—4人面對面就坐,這樣方便於在每堂課上學生可以合作學習、合作**,碰到不太難的問題,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討論,以學生教學生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樣學生不僅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學到別的同學的學習方法,更有效的是還能嘗試到自己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新鮮感,成就感。受新鮮感、成就感的刺激,學生的合作研究**性的學習由原來的「不識廬山真面目」過渡到「初識廬山真面目」。

這種討論學習、合作學習的方法,從另一角度上大大減輕了老師重複做同一種工作的負擔,為教師在課改的其它方面的工作上爭取到更充分的時間。這一動向優點的效果才剛剛開始,就博得師生的一致好評,別的班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紛紛效仿,從點到面,從面到片,這一措施的改革又一次掀起我校課堂學習模式的改變。

學生是教育的根本,是學習的主人。作為引導者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評價已不能從單一的分數為依據,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傳統評價觀念影響,以分數作為唯一標準的傳統的評價總是把優異的成績給與少數學生,其餘的只能獲得較低的成績。這樣,評價無形之中變為一種甄別過程。

而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獲得鼓勵,體驗成功的樂趣,大多數學生成了失敗者,成了上述評價制度的殉葬品。這樣的結果是把學生分成了兩大類,即:少數的優等生和多數的差生。

但是社會需要的是一大批合格的社會公民,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新的課程標準在評價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特別是素質教育唱響大江南北的今天,以應試教育的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更不能適應今天的教育工作。因此我校積極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中關於評價的指導意見和理念,學習後大家一致認為:

《新課標》是把評價看作課程、教學的乙個有機構成環節,它同樣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評價不是為了給出學生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而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展。它關注讓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所知所能的種種機會,通過評價形成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能力。所以評價要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評價主體應是多元的,評價方法應是多樣的。

分數只能做為評價標準的其中之一,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此,我們設計了幾種評價方式: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和自我評價。學習過程評價,課後活動評價等。

使每位學生在學習期間都能找準自己的位置,都能體會到在校生活的樂趣,間接的防止了學生的綴學,轉學的不良情況。

總之,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我們廣大一線教師而言是乙個嶄新而艱難的課題。我們所做所想也僅是對課改工作的細微思考與點滴摸索,在課改面前,我們曾經迷惑、曾經畏縮與害怕,徘徊與選擇。這幾年的實踐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

要了解課改背景與全新理念,認識並掌握課改目標、功能、結構與實施、評價,真正進入並適應課改實驗工作,需要我們學習和實踐的還有很多。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急流勇進,加強學習,重視實踐,總結反思,切實轉變觀念,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增進課改責任感與使命感,以主人翁態度投入課改浪潮,必將會有喜迎朝陽噴薄出的一天。

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作者 黃桂文 摘要 本文就這個教育滯後地區課程改革的主要模式 杜郎口 模式提出個人的實踐與思考。從課程改革本身來論述實施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也闡述了傳統課堂在教育教學中不可過多否定的思想,提出了課程改革應該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的個人思考。關節詞 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教師學...

《創新理論與實踐 制度創新理論與實踐》課程考核

窗體頂端 課程考核 第 1 題 收藏 改革以來中國的制度變遷屬於 10分 a.漸進式制度變遷 b.突進式制度變遷 本題共10分你獲得 10 分 第 2 題 收藏 下列選項中,不能稱為制度的是 10分 a.家庭 b.企業 c.市場 d.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中的 方圓 本題共10分你獲得 10 分 第 3...

《創新理論與實踐 制度創新理論與實踐》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 創新理論與實踐 制度創新理論與實踐 課程考核 1 改革以來中國的制度變遷屬於 10分 a.漸進式制度變遷b.突進式制度變遷 答題情況 正確選項 a 你答對了 解析 暫無解析 本題共10分你獲得 10 分 2 我國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變革屬於哪一種何種制度變遷方式?10分 a.強制性制度變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