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2022-05-02 13:09:03 字數 1259 閱讀 8762

學校教學工作是以課程為中介的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其特點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學環境、教學氛圍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學生積極、愉快地獲取知識,習得技能,發展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不僅與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密切相關,而且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興趣、情感體驗、學習風格、教學情境等緊密相聯。這些因素正式我們教師發揮主體作用的領地。

應該說,教師專業素養因集中地表現在教師在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時發生的態度和行為上。所以,作為教師修養外在表現的態度與行為對於學生的情感體驗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學校是社會的乙個子系統,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教師在這個小社會中的態度和行為制導著它的氣氛。比如在課堂上,教師的言語、表情、手勢和體態等,既可以使課堂氣氛積極活躍、協調融洽,也可以使課堂氣氛拘謹刻板、冷漠緊張;教師有氣無力,學生往往也就無精打采。

心理學研究還表明,學生的學校體驗直接影響學生的認知學習,影響學生對學校、對人生及社會的情感體驗,最終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原國家教委的專家調查小組的調查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在調查中發現,學生上學的愉快體驗有隨年級公升高而大幅度下降的趨勢。

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主要靠教師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一旦形成,就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了條件。積極的學習動機能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指向明確,參與意識增強且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隨著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發展,積極進取的學業成就動機也就逐步形成並得到發展。而學業成就動機對於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活動本身的有效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學生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力等智力因素起著驅動和導向作用,對於正在進行的資訊加工起著組織和協調作用,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相反,如果教師的態度和行為讓學生體驗到的只是壓抑、害怕和苦惱,學生對學習就會缺乏熱情,消極被動,窮於應付,學生心裡想的恐怕只是如何盡快擺脫這種讓他討厭的環境。

對青少年來說,學校是他們獲得經驗感的重要場所,教師是學校教育重為他們提供經驗感需求的核心人物,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是他們獲得經驗感需求的主要活動。但是,在「應試教育」籠罩下的今日之學校,不少老師重智育、輕情感、重學科、輕學生。在「應試教育」的課堂上,學業欠佳的學生很難獲得重要感、成就感和有力感。

教養與教育難以協調統一,等學生進入社會後就難以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責任感。專家調查小組兩點提示也說明了這一點。第一,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是否尊重、是否公平對學生在校的愉快體驗的影響比絕對學習負擔量要大;第二,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是實現教育目標中學會做人的活的教學內容,學生從教師如何對待自己中學習著如何對待他人和社會。

由此可見,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對學生的發展來說實在是舉足輕重。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為

在一次英語聽課過程中,看到在我的課堂上,一直是不回答問題,沒事就玩,搗亂別的同學的,我認為的學困生 頭疼生,在英語課上發言積極,聽課認真,儼然是乙個優等生的表現,我很震撼。所以這樣的現象促使我調整了教學要求與作業設計。我開始從設定問題和布置作業入手,設定問題和作業分難 一般 簡單,較難的題提問平時回...

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

2094050411 張山波今天的中國正處於乙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方觀念隨之而來,並且不斷衝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其中,中國人傳統的性觀念受到猛烈的衝擊,性的價值觀 道德觀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學生作為 時代的晴雨表 這種性觀念與性行為的變化在他們身上反映得尤為顯著。因...

對《標準》中「對學生態度和行為」實施的思考

歐勰 標準 中提出了四個基本理念 即 學生為本 師德為先 能力為重 終身學習 這四個基本理念,並在基本內容裡詳細地細化了對教師的標準。比如在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一項內容中規定 1 關愛中學生,重視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2 尊重中學生獨立人格,維護中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乙個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