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活動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搭建階梯

2022-05-02 11:36:04 字數 5826 閱讀 3155

一、[案例背景]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中,以改變學習方式為目的的「動手操作」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動手操作」的理念也已經越來越被教師們理解和接受。誠然,有效的動手操作活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課堂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種種「無效操作、低效操作現象」。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教研組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為載體,研究「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動手操作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長方體的認識》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引領學生把握長方體的特徵,還要認識長方體,在認識長方體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公升學生的空間觀念,因而在**,構建圖形特徵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建構新知。

二、[案例描述]

[案例1]研究稜的特徵

[課堂回放1] 多了思考,亂了課堂。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有各種長度的小棒,插口。

各小組先討論:決定需要選擇的材料,然後填寫材料清單,再領取材料。

學生紛紛上來領取材料。(全班有15個組,每組1人,到講台前七嘴八舌,亂成一團)

師:請用你們選擇的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就可以做出乙個長方體。

學生動手操作。

師:剛才同學做得非常投入,你們一定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

生:我們選擇的是12根小棒,八個插口。搭建成了乙個長方體。

師:這12根小棒有什麼要求?

生:這12根小棒是三種顏色,每一種顏色有4根小棒。

生:這12根小棒,應分為三組,每一組的4根小棒長度都相等。

生:我們組拼成的長方體也用了12根小棒,但只有二種顏色,其中8根小棒長度相等,其餘的4根長度也相等。

師:對呀!有時長方體中會有8條稜長度相等。

課後教研組老師對這一過程進行了分析:教師改變了常規的教學設計思路,對如何在操作活動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課堂上有所體現。從學生選擇、領取材料到動手操作搭建長方體,讓學生先思考,搭乙個長方體需要有幾個頂點、幾根小棒?

這些小棒又有什麼要求?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含量,再從匯報、交流中得到長方體稜的特徵。但是,從實際操作的課堂效果看,紀律混亂、操作無序、學生的思維也沒有完全觸發開來,而且在操作過程中時間浪費較多,沒有看出對思維訓練有明顯效果。

於是,修改教案進行再次教學實踐嘗試。現把案例呈現如下:

[課堂回放2] 少了材料,活了思維。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乙個材料袋,用這些材料加上你的巧手,就可以做出長方體。

教師提供的材料有:各種顏色的小棒,插口。(每組有多餘的小棒和插口,有個別小組提供的小棒長度相等的不足4根)

大螢幕上出示操作要求:

師:製作時,小組合作,邊觀察,邊製作。

要求各小組討論組織匯報。

展示時,介紹製作所用的材料,方法及你們的發現。

學生動手操作。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非常投入,大家一定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

師:請把你們合作的成果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願意說一說你們搭建的立體圖形?是怎樣搭建的?

生:我們搭成的是長方體,用了12根小棒,8個插口。我發現這12根小棒有三種顏色,每種顏色有4根小棒都一樣長。

生:我們搭建的也是長方體,用了12根小棒,8個插口。我發現這12根小棒就是12條稜,可分為三組,每組的4條稜長度相等。

生:老師,我們也是用了12根小棒,8個插口。但是我們只用了二種顏色,黃色的小棒有8根,紅色的只有4根。

師:你能把搭建成的長方體給大家展示一下,為什麼會有8根小棒長度相等呢?

生:老師,我發現這個長方體正好與我帶來的那個長方體形狀相同。也覺得:如果有8條稜長度相等,那麼它就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其餘4個面是長方形,且面積都相等。

生:對呀!在乙個長方體中,如果有2個面是正方形,那麼,這個長方體一定會有8條稜長度相等。

學生紛紛點頭,向這兩位同學投去贊同的目光。

師:老師剛才發現,第4組的同學,還到上面來拿材料了?這是為什麼呢?

生:我們小組,材料袋中的小棒顏色有好多種,但是紅顏色的小棒只有3根,搭不成乙個長方體。在搭建長方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一組4根小棒的長度必須相等,這樣才能搭建成長方體。

師:對呀!長方體中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一定相等。

生:我們小組發現,乙個長方體有12條稜,8個頂點。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一定相等,有時也會有8條稜的長度相等,但這時,搭建的長方體,一定會有2個面是正方形,其它4個面是長方形,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把長方體的稜長與面積之間的關係都發現了。

[案例2] 認識長、寬、高

[課堂回放1] 紙上談兵終覺淺

師:這是一條5厘公尺長的線段,它是長方體的一條稜,你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樣子嗎?多一條呢?

我在這個頂點上再添一條稜呢。現在呢?你能說出它前面的樣子嗎?

後面呢?把它補充完整。

師:看來有這樣的三條稜,就決定了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這麼重要的三條稜,得取個名字,當乙個長方體放正的時候,橫向的稜的長度叫長,縱向的稜的長度叫寬,豎著的稜的長度叫高。

師:老師這裡也有乙個長方體,請你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放)

師:請大家拿出長方體,同桌互說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師通過設問從線、面、體,引導學生想象出乙個長方體,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決定的。最後教師又結合長方體框架模型,從不同的放置來辯別長方體的長、寬、高。對這一環節的設計,大家首先認為:

教師也剎費苦心動了一番腦筋,但對於五年級學生,直接從一條長5厘公尺的線段,想象出乙個長方體,確實還是有困難。於是,我們考慮修改教學設計,是否可借助於動手操作活動,讓這個環節更有實效呢?怎樣處理才能讓他更充盈和深刻一些呢?

為此進行第二次教學實踐。現把教學案例呈現如下:

[課堂回放2] 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師結合大螢幕上的長方體透檢視。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大螢幕上的長方體。如果請你去掉長方體的一條稜,你還能想象出長方體的大小嗎?

生:可以。

師:如果讓你去掉一些稜呢?至少要留下哪幾條稜,才能保證我們可以想象出長方體的大小?

這時學生,欲欲一試。

師:請大家拿出剛才搭建成的長方體框架,動手試一試。

學生動手操作。

生:老師我覺得至少要留下三條稜。

生:老師,我也認為至少要留下三條稜,但這三條稜必須是連線在同乙個頂點上的。

師:根據這三條稜的長度,你是怎樣想象出長方體的大小呢?請你比劃一下這個長方體的大小。

學生拿著留下的三條稜(相交於乙個頂點上的三條稜),紛紛用手比劃長方體的大小。

師:你還能再去掉一條稜嗎?為什麼?

生:不能再去掉任何一條稜了。

生:如果再去掉一條橫著的稜,那我們就無法想象出這個長方體有多長。

生:對呀!如果去掉一條豎著的稜,我們也無法想象出這個長方體有多少高。

生:老師,我發現至少要留下相交於乙個頂點上的三條稜,否則我們就無法想象這個長方體的大小。

師:看來相交於乙個頂點的三條稜,就決定了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這麼重要的三條稜,得取個名字呢!

生:橫著的那條稜的長度叫長,斜著的那條稜的長度叫寬,豎著的那條稜的長度叫高吧。

師:說說你取名的理由。

生:因為剛才同學說了,如果去掉橫著的這條稜,就無法想象出長方體有多長;去掉斜著的這條稜,就無法想象出長方體有多寬;去掉豎著的這條稜,就無法想象出長方體有多少高。說明這三條稜與長、寬、高有關,所以我給它取名:

長、寬、高。

師:你講的真好,不但給長方體的三條稜取了名字,而且說的有理有據,那我們就按你的命名把這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老師這裡也有乙個長方體,請你們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放)

師:請大家拿出長方體,同桌互說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案例透析:

1、提供合適材料,在操作與實踐中鋪「激發思維」之基石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型從動手開始」。學生動手操作離不開必要的材料,針對不同內容應選擇簡單、方便又能達到較好效果的操作材料。才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知識,在實踐活動中構建新知,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如果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單

一、刻板,學生的操作也是簡單的模仿,達不到預設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給學生提供,12根小棒,8個插口,讓學生動手插一插,從課堂上看似乎很熱鬧,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的操作「成果」也很符合教師的要求,說一說,長方體有幾條稜?幾個頂點?

但實質沒有多少自主**的空間。這種操作活動變成了一種機械的模仿與複製,為操作而操作,只需手的運動而無需腦的興奮,也沒有思維含量,那麼它的功效將會大大降低,而構建的知識也是孤立的。為此,我們在備課時,改變了這種狀態,讓學生先思考,要搭建乙個長方體,需要哪些材料,於是就有了填寫領料單,到講台上領取操作材料這一環節,這樣設計,固然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含量,但不太符合當前大班化教學的課堂實際,至使出現案例1中的那一幕:

「多了思考、亂了課堂」。顯然這種操作更談不上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於是我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提供給學生多餘的材料,或缺少一些材料,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必須考慮,需要選用哪些材料,當搭建不成長方體時,就促使學生考慮缺少了哪些材料,於是就有學生悄悄地上來取材料。

知道要搭建成乙個長方體,每一組4根小棒的長度必須相等。由於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是豐富的,所以學生搭建成的長方體也是多彩的,有一般形狀的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為學生在操作與實踐中鋪實了「激發思維」之基石。

使學生在搭建成長方體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搭建需要幾根小棒?這些小棒又有什麼條件要求?至使在搭建後還在考慮,這些小棒為什麼會分為二組、三組呢?

而每一組相對的4根小棒長度為什麼必須相等呢?等一系列問題。將激發起學生的思維興奮點。

從這節課的教學實際,我們發現在動手操作時,由手到腦,存在著高速資訊雙向傳輸途徑,使手腦同時得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讓學生運用學具操作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則促進操作能力的發展,而操作是為了引導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是為了在感知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的操作,提供合適的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

2、展示操作成果,在對話與交流中搭「訓練思維」之階梯

沒有言語不能有邏輯思維。語言和思維密切相關,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核心」。因此,培養學生運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思考過程和操作結果,既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發展。

動手操作為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供豐富的題材,同時在對話與交流中為學生 「訓練思維」搭建了階梯。

從案例1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的語言表達也在不斷的提公升,一開始,學生說的是12根小棒,有三種顏色,用了8個插口,到後來逐步能用數學語言來表述,有12條稜,可分為三組,每組相對的4條稜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當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交流中,他們組用了12根小棒只有兩種顏色,黃的有8根,紅的只有4根。這時教師提出,你能把搭建成的長方體給大家展示一下,為什麼會有8根小棒長度相等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問使本來靜態的知識,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起來。學生發現這個長方體正好與小剛帶來的那個長方體形狀相同。使具體的實物表象,再通過語言表達時,刺激了思維,把具體的實物抽象成數學模型,於是得出:

如果搭建的的長方體中有8根小棒長度相等,那麼它就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其餘4個長方形的面積都相等。這樣溝通了長方體中稜與面的聯絡,內化了長方體的知識結構,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後學生還抽象概括出:

乙個長方體有12條稜,8個頂點。相對的4條稜的長度一定相等,有時也會有8條稜的長度相等,但這時,搭建的長方體,一定會有2個面是正方形,其它4個面是長方形它們的面積都相等。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與對話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概括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訓練也不斷深入。

又如在案例2的課堂回放中,由於一名學生的精彩發言:如果再去掉一條橫著的稜,那我們就無法想象出這個長方體有多長。於是,就有了第

二、第三位同學的豐富想象,為學生整體思維的訓練搭起了「階梯」。使長方體的長、寬、高具有了鮮活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展示操作成果、匯報操作成果,就會伴隨對操作過程中的回憶、想象、分析、綜合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讓學生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將會使操作成果的價值發揮至極點,讓星火更璀璨,讓思維訓練進入佳境,讓教學別有洞天。

基於操作活動下學前兒童數學思維的培養

作者 毛舜華 東方教育 2014年第10期 摘要 學前階段是兒童邏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學前階段,借助於操作材料和操作活動,對兒童施以數學啟蒙教育,既能使學前兒童獲得初步的數學知識,還能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用數學的方法觀察 分析 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詞 學前兒童 操作活動 數學思維 數學是模式化的科學...

讓學生的思維在動手操作中發展

作者 黃琼芬楊武昌 雲南教育 小學教師 2013年第03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以下簡稱 2011年版課標 在第 一 二學段的 課程內容 中把 圖形與幾何 領域的教學內容分為四個方面,依次為圖形的認識 測量 圖形的運動 圖形與位置。長方體和正方體 是 圖形與幾何 領域中 圖形的認識 ...

在優化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新編小學數學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重視直觀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為此,操作活動成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現就如何優化操作活動,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談談我的一些體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