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在中學語文中作用

2022-05-02 10:24:03 字數 1202 閱讀 5231

摘要:朗讀,既是傳統的,又是時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的。朗讀,是對同學們進行語調、語速、節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和說普通話訓練的語文活動。

朗讀,是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

關鍵詞:朗讀中學語文作用

課堂上的朗讀,小而言之,是培養語感、形成閱讀能力的極為重要的正確途徑;大而言之,是教學改革和教師設計水平的乙個重要的標誌。但在中學朗讀教學實踐中,常常會出現這下這些令人擔憂的情況:

一、存在問題

1、朗讀目標模糊

在語文課堂,我們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全班齊讀之後分組讀,男生讀了女生讀,甲同學讀了乙同學讀。聽來書聲琅琅,看來熱熱鬧鬧,其實,學生心中一片茫然,因為教師在讀前並沒有提出明確的朗讀目標和要求,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些諸如此類的話:

「把課文的某某段齊讀一遍」,或「某某你有感情地朗讀一遍課文」。由於目標的模糊,學生朗讀時心不在焉,只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

2、朗讀訓練無序

朗讀訓練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整個一篇課文來看,要遵循「讀準——讀通——讀流利——讀出感情」這樣的乙個訓練過程。而大多數教師卻漠視這種「序」,無論是學習課文前的朗讀訓練還是學完課文後的朗讀訓練,都是要求學生「讀出課文的情感」。

試問,學生在沒有把課文讀準讀通、讀流利的情況下,如何讀出課文的情感?當然有些課文通俗易懂,就可以要求學生初讀時就讀出感情。

3、朗讀評價淡化

許多教師在學生朗讀後,作壁上觀,不給予適當的點評,也沒有指導學生互相評價,更加沒有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進行自我反思。讀得好,還是差;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學生渾然不知。當然,點評時教師應當注意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

二、優化課堂朗讀的策略

(一)著重於範讀的榜樣性

梁實秋先生回憶他的老師徐錦澄先生的講課:「徐先生於介紹作者之後,朗誦全文一遍,這一遍朗誦可很有意思。……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苟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台詞,他把文字裡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洩出來了。

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後,好像是已經領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可以通過朗誦來表達。而學生在聽老師的範讀中,獲得了對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起自己誦讀的慾望,學生在不斷地聽讀、跟讀、練讀的誦讀過程中逐步感知、體會、領悟其中的奧妙,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讀水平,無論口頭表達還是寫文章都會受益匪淺。

古詩文誦讀在語文中的作用

三 賞析古詩尤為重要。古詩大多以優美抒情為主要特徵。作者常常採用比喻 擬人 象徵等手法,用精美的詞語 動態的描述,展現一幅幅富有色彩 音響和流動感的畫面,使欣賞者感受到生命的運動魅力。因此,古詩教學活動的重點應放在充分挖掘作品蘊涵的美的資訊,並加以準確解讀,幫助兒童主動去感受,主動去建構自己的審美情...

有感情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植雲龍 小學教學參考 綜合 2012年第10期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 說 讀 寫能力,在聽 說 讀 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培養語文能力應當在聽 說 讀 寫四個方面下工夫。須知,語文課的第一...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碧文 當代教學科研 2013年第02期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可以淨化學生心靈,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高尚的人格。成功的語文教學,常以解決語感問題為標誌,語感左右著語文審美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而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朗讀。所以說朗讀是培養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