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案 範例

2022-05-01 21:15:03 字數 3760 閱讀 5585

關於開展農村小學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研究

一、課題實施的現實意義

(一)矯正對課改曲解的需要

新課改的推行,給沉寂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尤其自「新課標」頒布以來,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呈現出不少新的氣象、新的景觀,令人欣喜。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的精髓還沒有真正理解,曲解了新課標的某些理念,出現了一些令人痛心憂患的現象。這主要表現為:

首先,邊緣化現象非常嚴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接近於政治課堂,接近於**課堂,接近於美術課堂,沒有了語文味;其次,多元化現象嚴重,忽視學生的元閱讀體驗,教學中缺少教學的深度閱讀體驗,使閱讀教學停滯於乙個能力點上,或是過於追求人文理解的教學上,無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再者,文字閱讀膚淺化、程式化,甚至拋棄文字進行空泛的閱讀教學;最後,課堂閱讀教學無序化,遠離語文知識、語文常識、遠離語文學習習慣,缺少教育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等等。

基於這些課堂閱讀教學中所出現的現象,我覺得提出「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這一研究課題,對於矯正教師的教學觀念,尤其是正確理解《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閱讀教學的明文規定,這都是有相當大幫助的。俗話說:「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我們只有觀念正確了,以後的教學道路上才會有正確的指路明燈;否則,只會在黑暗中瞎摸索,不僅事倍功半,還拖累了學生。

(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需要

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簡化課堂閱讀教學環節,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語文教育效率,這是相當有必要的。因為這時的學生可塑性比較強,我們只有撇開一些形式上的東西,讓學生細讀文字、含英咀華、品味揣摩、如品香茗,輕裝上陣,丟掉一些「非語文」化的內容,才能做到扎扎實實,課課有得。另外,讓學生在言語形式上下功夫,重在「怎麼說」,而非「說什麼」,並從中使工具和人文相得益彰,才能讓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培養和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上,都有著很大的收穫。

要不然,學生的理解只停在表層工作上,那語言文字的應用又無從入手,這對於他們將來深入閱讀思想比較深刻的文章,還有彼此交流與寫作都毫無幫助。因我們的教學須要實在的東西,並非虛於其表的東西,閱讀教學尤其是這樣,現在的許多教學上走在前沿的教師,更注重教學上的「反璞歸真」及實效性。

(三)農村小學教學實際的需要

農村小學不同於城市,雖然最近幾年由於教學改革的深入,各方面開始大有改觀,可師資力量、教學裝置、學生素質等與城鎮學校還是無法比擬的。如果在農村小學結合當地學生的一些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實施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讓學生簡簡單單地學語文,扎扎實實地學語文,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牢固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更何況教育和教學都須要循序漸進,新觀念的衝擊,新事物的引進,如果只是表面上去模仿,看似花哨和吸引人,然而卻是收不到實際的效果。

尤其是農村,整個教師資隊伍的建設還處於中下水平,你沒作深入思考便去模仿乙個優秀教師,你沒很好地理解教學新觀念就胡亂在課堂中實施,這樣只能結果適得其反。例如教學**的應用是為了教學的需要才使用,而你則是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公開課的需要才使用,這樣豈不是變成了「東施效颦」?因此,在廣大的農村小學只有逐漸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注意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和簡單、通俗,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

二、國內外對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研討情況

幾十年前,葉聖陶在《略談學習國文》一書中就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的,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聯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需的,但是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

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這種生活的能力。」這也是對本真語文的一種最早理解。後來,呂叔湘先生曾「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

」就此,他提出必須反思語文教育的績效,反思我們的語文教育沒有抓住語文的本質。

近幾年來,由於教學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有許多教師對《課程標準》產生了曲解,但另一方面也有像支玉恆、楊再隋等一批站在教學前沿的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許多由之帶來的不良影響,並紛紛提出了「本真語文」這一比較實用的教學理念。然而因許多人教學思想上的關係以及教學理論水平上的差異,它一直得不到很好地實施。可以說,國內許多學校與教師對此還停留在嘗試和探索階段,而支玉恒等一些特級教師也只在理論上提出了乙個相應的模式,至於具體怎麼做才切實有效,應該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這便直接造成了在現在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利用這一理論作嘗試的教學實踐還相對不多。

當然,在美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國家,一批建構主義理論者對此一理論的研究早有涉及,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三、本課題的觀點指向及研究內容

本真,即事物的本源。《辭源》中沒有「本真」這個詞。「本」的義項是:

草木之根;根源、**;根本、主要的;基礎的。「真」是本性、本來面目。可以說,本真的語素相近,從現代漢語的角度而言,可以理解為本來的、本源的意思,但是,課堂閱讀教學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呢?

至今無人說清,我很難科學地界定它的本來面目。從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三老開始,都在論述語文的本質,應該說,語文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從古至今都沒有懷疑,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所以其基礎工具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工具性不是簡單的識文斷字,不是能讀會認就行了。

綜觀這幾年的教學改革,《語文課程標準》折衷幾十年的討論,給語文學科性質界定時加上了「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句話,此無意中決定了當下公認的語文本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但兩者的統一很難把握,所以出現了語文課堂缺少了語文味道的現象。那麼語文味是什麼味道呢?其實,語文味就是語文的本源特性,簡單地說就是有語言的表述,有文學的欣賞,有聽、說、讀、寫、思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說到底,就是尊重學生多樣的閱讀趣味,引導學生充分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華,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學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審美情趣,同時又能多方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換言之,也就是簡簡單單、扎扎實實、真真切切地去教學生如何和文字對話。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範圍主要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學語言、教學**的使用、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當然,學生閱讀力(語感)、表達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欣賞力(欣賞文學作品能力、鑑賞文學作品能力、評判自然、社會等現象的能力)也在我們的研究範疇之內。

四、課題研究操作思路及方法

(一)操作思路

整個研究過程首先從當今語文教育的理論學習開始,研究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現狀,通過學習當代語文教育專家的理論,提公升語文教師素養,並且學習研究經驗,為課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結合我校語文閱讀教學實際,分析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從中找準研究的突破口,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閱讀理解能力重點,讓學生有效地去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再次,以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構建為核心,研究課堂設計、課堂模式、教學藝術、教學評價、教學**的使用、學習方法以及閱讀力(語感)、表達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欣賞力(欣賞文學作品能力、鑑賞文學作品能力、評判自然、社會等現象的能力)為重點,從實踐中總結出教學模式、教學藝術,形成案例文字,從案例中進行質的研究,進行適當的歸納提公升,構建出「本真的課堂閱讀教學」這一實效的理論。

編撰校本「本真語文」教材,形成成果。並將之在教學中進行實踐與推廣。

(二)研究方法

根據課題的需要,結合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準備從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況出發,以質的研究為主體,進行個案研究,放小研究角度,放低研究目標,突出研究個體,採取追蹤研究的路徑,將階段性研究能延續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從而達到整個研究的目的。因為課題研究的角度是停留在課堂上,所以主要以課堂上的綜合實踐應用為基礎;不過為了拓寬研究的視野,增加研究結果的實效性,我們還通過調查法去了解學生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狀況,了解學生的學力狀態;最後,又以個案跟蹤法,去發現學生的縱向變化,了解學生可持續閱讀的能力。所以課題將在核心小組的基礎上以質的研究為主要方法,研究問題從研究過程中產生,形成課題研究特色。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

在這一階段,主要完成課題的申報以及課題論證。

(二)研究階段(2023年4月至2023年2月)

課題研究方案

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研究的 方案唐河縣馬振撫鄉二初中語文教科研課題組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當代中學生正處於經濟全球化 一體化,具有高科技 高效率 高競爭三大典型特徵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效率 競爭的追求既要求中學生具備較強的知識素質 身體素質,也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擁有從容對待人生的正常...

課題研究方案

王場小學校 小學課內外整合閱讀學習模式研究 以課文為主,課外材料為輔,構建並實踐 三我 閱讀學習模式。課題研究方案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乙個益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我讀書我快樂!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是葉聖陶先生閱讀教學思想的核心,自能讀...

課題研究方案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課題研究方案 紀山中學黃定華 一 課題的提出背景 在新形勢下,新課程改革理念是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以培養學生的 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 自主 合作學習 為核心,無疑是豐富的。在短短一堂歷史課上,如何最大程度體現這樣的理念,這就對歷史課堂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