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22-05-01 03:03:03 字數 3340 閱讀 8557

楊家莊鎮中心小學高鑫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師說生聽」變成了「暢所欲言」,「課堂練習」變成了「自由活動」。「師說生聽」變成了「合作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

但是,靜心反思,我們卻清醒地認識到:在表面熱鬧活躍的背後,折射出卻是放任與浮躁,我們的課堂教學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卻丟失了極為寶貴的東西——「有效性」;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提出這樣乙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以下,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如何創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或是類似的): 一位老師在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首先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徵,都是自己所特有的,所以大家才記住了我們。

你們能說說老師我有什麼特徵嗎?」學生紛紛說:「老師你很帥。

」「老師戴著一副眼鏡。」等,老師說:「對,老師有這些特徵,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物體有哪些特徵呢?

」接著老師提示課題「認識物體」。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創設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情境。

然而,也有一些教師創設了人為編造的或者不適宜的情境。上述案例中的老師的特徵與認識物體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體的基本特徵之間缺少本質的聯絡。對學生正確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幫助不大,這種情境的創設不僅不利於數學活動開展,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而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本人認為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用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因此在創設情境時不能一味追求華麗的畫面、動聽的**、漂亮的動畫,更多地應利於新教材本身,激發學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從而引發學生獲知解惑的慾望。

2、用情境來接軌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的起點在**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關注。準確地把握教學的起點,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確保情境創設有效性的前提,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在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中,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千克的認識時,首先拿出乙個蘋果(500克)和一塊石頭(1千克),說:

「哪個重些?」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一看,掂一掂後說:「這塊石頭重些。

」接著加乙個蘋果合起來近1千克後又問:「現在還是這塊石頭重嗎?」學生掂一掂後說:

「差不多,但我們可以用秤來稱。」這樣的情境創設富有數學韻味和思考的價值,更利於促進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主動進行新知的建構。

二、 注重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然而,長久以來,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

1、接受學習不能完全否定。我們應該承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科學,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的必要。

如:長度單位1厘公尺、1分公尺、1公尺的規定,四則運算順序的規定,等等。實踐證明,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資訊,達到更好的效果。

2、**性學習的深入。「**」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如:

教學「量長度」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為了巧妙地引出測量工具「直尺」,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書桌有多長。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竟拔掉一根頭髮量,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測量操作中,學生得出結果也不一樣,有的說桌子有4本數學書那麼長,有的說大約有6枝鉛筆那麼長,還有的說有22根頭髮那麼長,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繁複雜,對問題疑惑不解:

同樣的桌子,為什麼測量後長度不一樣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意識到操作時要統一測量工具。

在重視**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三、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更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

有效的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尤其是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要特別注失時機的對他們答問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消除他們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公正、熱情,恰如其分。在評價學生回答時,教師也要讓學插話、提問和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形成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

課堂提問,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課堂環境的變化莫測,使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難預料性。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前提,要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教師就應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化課堂的「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

第一,評價時應做到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價值的評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於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後才能做出相應的評價。

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火花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第二,教師要善於運用豐富的評價語言。具體做到:(1)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中準確語言能給學生以提醒和糾正,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2)語言的生動性。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手段。

可以打破課堂內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3)語言的創造性。《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

」這就要求教師不光對學生說:「你說得真好」、「你說得真棒」之類的評價語,更要從思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評價的語言也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果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

最後,我深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有效課堂是一種能夠經受時間和實踐考驗的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非返古教學。

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我將非常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2023年1月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摘要 在新課程的薰陶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往的 鴉雀無聲 變得 暢所欲言 由 亦步亦趨 變成了 自主探索 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的氣氛變得異常活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 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效果

課堂教學提問,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 目的 要求設定問題進行教學問答的一種教學形式。精當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調控教學程序,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促進課堂教學順暢 和諧地發展,而且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形成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效果

一,提問是數學課堂交流活動非常重要環節,提問可以包括 老師提問 學生提問 由老師的提問引入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而產生學生的提問。最後 合作 交流,解答凝問。數學說穿了其實就是把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問題,擺在課堂中來解決,再回歸生活這樣乙個不斷迴圈反覆的過程。所以說提問非常重要,可以說他是一門藝術。二,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