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建設規劃

2022-05-01 00:45:05 字數 3168 閱讀 2540

《汽車機械基礎》是我係汽車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整個學科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教學內容上,保證了汽車專業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機械基礎的經典內容:汽車常用材料、平面構件的靜力和動力分析、構件承載能力分析、軸系零部件、常用機構、機構運動及液壓傳動,盡量避免了內容之間不必要的交叉和重疊,淡化學科體系,減少教學課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基本知識點的選取以「必須」、「夠用」為度,沒有過多的理論推導;為體現汽車教育的特點,選擇了許多汽車工中的例項,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近年來的課程改革和探索,該門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也在更新。我們現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思路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構建新的實踐化課程內容體系,確保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以典型專案例項分解模組,並將該例項分解得到相應的知識模組,將分解出來的知識模組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別放在各部分中進行講解,以各個模組構建知識。

用乙個典型的例項由簡單到複雜的實現過程貫穿教學內容的前幾部分,並匯出相關的知識內容,最後通過其它例項強化、提高、擴充知識內容,使學生對機械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實現了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室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師講解和實物演示同步,學生主動參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具備多**教學手段,教學效果不斷提高,越來越被學生認可。

一、課程的性質與作用

1.課程的性質:

《汽車機械基礎》是汽車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必修課,其所涉及的理論和技術應用十分廣泛,發展迅速,並且日益滲透到其他學科領域,在整個學科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本課程的教學著力於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建立理論教學大綱。其指導思想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理論聯絡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創新潛能、培養創新能力。同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系統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系統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並重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能力。

2.課程的作用:

通過《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能掌握機械基礎基本知識,理解平面構件的力學分析,熟悉軸系零部件、常用機構、機械傳動動,了解液壓傳動的基本內容。培養學生**性學習的態度,培養能適應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職業基本能力,培養適應新時期學習型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能力。為學習後續汽車專業課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為本專業知識的掌握,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建設的理念與思路

1.課程建設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風、教風建設,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

2.課程建設原則:

以教學內容的改革為核心,以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考試方式的改革為突破,以教學質量的提高與保證為目的,進一步加強課程組的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3.課程建設的理念:

以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體現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理論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本課程在培養計畫中的作用,重新設計課程體系,組織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提供教學資源及條件保障。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教學內容的設計緊緊圍繞培養技能型人才培養這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重視知識更新。根據職業崗位工作的需要確定理論知識的範疇,安排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和實踐性。

4.課程建設的思路:

以傳授知識為基礎,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兼顧未來發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新的課程內容體系,確保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汽車機械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課程,是學生職業能力體系中專業基礎課,是進入專業課程的前沿課程,對後續的專業課程有著重要的鋪墊和前導作用。課程的重點是要求掌握傳動機構的一般原理、結構及其特性和運動規律,掌握平面構件的力學分析及承載能力分析。難點部分側重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辦法是結合實驗課,實踐動手,實現理性認知和感性認知互動,直觀地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難點的辦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課程規劃

課程建設是學院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徑。課程建設涉及到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建設、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內容,課程建設直接體現學院的教學水平,並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1.課程的建設目標:

經過3~5年的不懈努力,將本門課程建設成為教學模式、課程內容體系特色明顯,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資源豐富,實驗裝置先進,教學效果良好並深受學生喜歡的課程。

2.課程的建設步驟:

(1)在保持課程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和優化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研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不斷總結課程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執教水平的不斷提高。提高教師隊伍的學術、教學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是一項長久的工作,繼續提高教學隊伍中主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學和專業技能水平,特別是要加快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提高的步伐,鼓勵青年教師助課、增加企業經歷。進一步充實教師隊伍,從企業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來校任教,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加大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及企業兼職份量,提高專業教師的行業影響力。

(3)完善教材體系,加強教材建設,組織教師編學教材,使之更加適應高職教學特點,以及我校辦學定位,更好地為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術應用性高職人才而服務。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盡快組成班子,編寫自主實踐教材及其配套的教學文件與多**課件。

(4)在2023年完成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為同行教師提供網上交流的平台,為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學習資訊。

3.五年內課程資源上網時間:

(1)2023年底,繼續完善該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大綱、教學日曆等授課檔案,建成好本課程的習題集與考試題庫等,更新已上網的教學資源;

(2)2023年,充實網上教學資源,完成課程教學錄影的錄製編輯工作,完成教案上網;

(3)2023年上學期,進一步完善製作課程課件,並逐步上網;

(4)2023年下學期,完成「汽車構造課程實踐環節考核指標體系」的考核標準與要求、考核題庫等;

(5)2023年,根據實時教學過程錄影效果,及時調整錄影方案,保證最佳教學效果;

(6)2023年底將該課程教學的全部資源發布於網上,並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進行更新。

《機械基礎》課程標準

一 基本資訊 課程名稱 機械基礎 總學時 95 適用物件 機械加工專業中專二年級學生 開課學期 第三學期至第四學期 二 編寫說明 一 課程的性質 本課程是機械加工專業的專業必修課,讓學生聯絡實踐進行理論學習,讓學生掌握機械基礎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機械分析能力,為這些專業的學生學習後續專業課程提供乙個...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建設規劃

總結多年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經驗,在分析研究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學科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建立一套既符合非計算機專業基礎教育的實際情況,又有先進性 可行性的多層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系列課程教學體系。通過課程建設使本課程的教學採用新的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形成立體化教學的新模式,培養學生既具有紮實...

6 《機械基礎》課程標準

一 課程概述 一 課程類別 專業基礎課程 二 適用專業 本標準適用於模具製造技術專業。三 學時 建議課程實施課時為100標準學時。二 課程定位 一 課程性質與作用 本課程是模具製造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主要對應模具裝配與除錯技能和素質培養要求,講授機器組成及結構 機器各部件間的關聯 機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