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作業的設計與說明

2022-04-29 07:33:04 字數 3261 閱讀 323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總體目標的「解決問題」方面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與課程標準配套的的蘇教版教材在「解決問題」內容的編排上採用了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第一學段分散安排,主要把解決問題教學與概念教學、運算教學、實踐活動等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概念、運算的意義等理解基本的數量關係,抽象出基本的數量關係。

重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從而來解決問題。所以,在本學段日常教學中,老師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經歷並體驗每種策略的形成過程,感受策略給解決問題帶來的便利,從而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以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上第80-81頁的內容為例,談談自己對不同型別作業的設計與思考。。

一、前置性作業:

1、 計算(想想做做第4題)124x3x2 216x4x5 2x438x6

[設計說明:課前獨立完成,學生明確:計算兩步連乘的式題時,運算的順序是通常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2、 趣味小測試:老船長帶7只小貓、8只小狗、5隻羊出海,問老船長多少

歲?你能算出來嗎?

[設計說明:這裡老船長的歲數只是他自己的歲數,我們不能根據這些沒有聯絡的條件求出來。目的孩子們明確,針對乙個問題,只有相關聯的量才能解決問題。]

交流:為什麼這裡不能求出老船長的歲數?(資訊要與問題相關聯)

二、課堂作業設計

1、想想做做第1題。

(1)秋天到了,果園裡的蘋果都成熟了,瞧!小動物們都忙著運蘋果呢!從

圖中知道了哪些資訊?哪些資訊之間是有直接聯絡的?

(2)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指名黑板上板演)

預設(課件出示)

方法一:20×2=40(千克) 方法二:4×2=8(筐)

40×4=160(千克) 20×8=160(千克)

板演的學生說說每一種方法先算的是什麼?再算的什麼?(口述答句)

2、想想做做第2題。

(1)收集資訊。

(2)學生獨立分析並解決問題。

教師依據學生匯報出示答案,

並重點問一問不同方法的計算依據。(讓不

同的學生反覆說,加深理解)可以先求共多少籠再求共多少只,也可以引導學生先求每行或每列有多少只,再求總隻數。

方法一:3×4=12(個)(我先算一共有多少個籠子)

12×6=72(只)

方法二:6×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

24×3=72(只)

方法三:6×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

18×4=72(只)

三種解決方法都求出一共養了72只兔。(口述答句)

3、想想做做第7題。

談話:同學們看,新校區的電腦教室都要增添新電腦了,資訊科技的老師們正在忙著安裝呢!

(1)你會幫他們算一算5天一共組裝了

多少臺嗎?他們指的是哪些人?你會解決

這個問題呢?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黑板上板演)

(3)同學們算好了,看他們是怎麼想的呢?

(板演學生交流兩種解法。)

方法一:4×8=32(臺)

(先算4人每天裝了多少臺)

32×5=160(臺)

方法二:5×8=40(臺)

(先算1人5天裝了多少臺)

40×4=160(臺)

師生回憶小結:我們要求4人5天一共組裝了多少臺電腦,就可以用每人

每天組裝的8臺一次乘4和5.這樣從整體上來思考解決問題也是很好的方法。

[設計說明:本題老師引導學生從所求問題想起,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先算出什麼,再鼓勵學生按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進一步突出合理靈活地組合已知條件,這對於形成不同解決思路有著重要的作用。]

4、想想做做第5題

(1)不完整出示:桃樹48棵,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2倍,蘋果樹有多少棵?為什麼?(出示第三個條件)

引出矛盾:缺少條件,不能算。

引導學生發現:「桃樹48棵,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2倍」這兩個資訊之間怎麼樣?(沒有直接聯絡)能算出蘋果樹有多少棵嗎?(課件出示:梨樹的棵樹是桃樹的3倍)

誰來把了解到的資訊和問題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

(2)先想一想哪兩個資訊之間有直接聯絡的,能求出什麼,再獨立解答

(3)交流:

方法一:48×3=144(棵)(先算梨樹的棵樹)

144×2=288(棵)

誰和他的方法一樣?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還有其他的方法嗎?遇到困難借助什麼來分析?(線段圖)

方法二3×2=6(蘋果樹的棵樹是桃樹的6倍)

48×6=288(棵)

48棵桃樹 梨樹

棵蘋果樹

你的方法真獨特,請你來說說這種方法第一步算的什麼?你說的真棒!

誰聽懂了,你來說說這種方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同學們的表現都很棒,在解答這類實際問題時有了一定的方法,接下來我考考你們。

[設計說明:本題已知資訊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現,且三個資訊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絡,要求蘋果樹有多少棵就要先解決梨樹的棵數,而梨樹的棵樹和桃樹有關。學生理解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存在很大的難度,於是通過設計缺條件的題目,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進行資訊加工處理,與前面3題相比,思維層次更高。]

三、家庭作業設計

(出示**資訊):

a、三年級一共有12個班,

b、抽出5個班舉行跳繩比賽,

c、每班選4組選手參加,

d、每組有3人。

選擇有直接關係的資訊( ),這兩個資訊可以求出( ),算式是( )。

集體交流。

預設:一步計算的問題:方法一:4×3=12(人) 方法二: 4×5=20(組 )

兩步計算的問題:方法一:4×3=12(人) 方法二: 4×5=20(組 )

12×5=60(人20×3=60(人)

[設計說明:本題讓學生提出簡單的一步計算的問題到提兩步連乘的問題,從一步計算---兩步計算,由易到難;從上面一題的缺資訊-----到此題的多餘資訊,由簡單到複雜;從例題的直觀圖---到習題的文字題,由直觀到抽象,將數量關係和結構的感知落實到實處。這一系列的有層次的練習,老師由扶到放使學生對用連乘解決的實際問題有了更深的認識。

]反思:本節課內容主要是教學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與其他一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相比,此類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往往更便於進行不同的組合,因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靈活。

教學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這些都為本課內容的學習作了充分的知識鋪墊和思路孕伏。因此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僅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價值,而且能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體會同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 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1 創設情景 出示掛圖 紅紅去體育商店買桌球 2 收集資訊 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資訊?學生看圖說已知條件 根據出示的掛圖收集資訊 3 提出問題 買一袋桌球多少元?6袋桌球多少個?買6袋多少元?引導學生收集資訊,提出問題。4 完整出示例題。出示小黑板,完整的例題 二 合作 解決問...

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或從所求問題出發進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確定解題思路,並能用連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2.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靈活組合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上傳

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萊西市香港路小學徐春霞 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實驗教科書數學 五年制一年級下冊第63 65頁第六單元資訊窗5。教學目標 1 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分析數量關係,尋找中間問題的方法。2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從條件入手和從問題入手分析的一般策略,提高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