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方法

2022-04-29 04:18:03 字數 3812 閱讀 4380

一、 行動研究方法簡介

德國心理學家勒溫在群體動力學研究中首創的方法。他將個人行為的「場理論」應用於群體行為的研究,提出了「群體動力學」的理論。在他看來,行動研究代表了實驗與應用研究之間的關係。

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弄清某種教育作用對實際的教育過程產生的效果,並對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價,用以改進實踐活動。這可以看出其著眼點在於改善實踐活動。目前,教育心理學、組織管理等研究領域引入此法,用來**改進教育方法和改革評定方法。

行動研究法與那種為控制研究方法,使研究物件不受研究者或實驗事態影響的傳統研究方法的區別,在於共同參與,即由研究者和行動過程的實踐者結成一體,共同組成課題組,共同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在實踐活動的程序中發現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評價或有新的發現、再計畫、再實施、再評價或發現……的方式不斷進行。

二、 行動研究的定義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範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

三、行動研究的型別和適用範圍

行動研究的型別大體上有兩種,一是獨立進行的行動研究, 二是聯合性的行動研究。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分別為:

單個教師的行動研究;協作性的行動研究(理論工作者與教師合作);學校範圍內的聯合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的適用範圍主要是適用於教育實際問題而不是理論問題的研究, 單個教師的行動研究的特點是規模小,研究問題範圍窄,具體易於實施,但力量單薄,很難從事深入的、細緻的、說服力強的研究。協作性行動研究的特點是可以發揮多個教師的集體智慧型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論的指導方面較欠缺。

學校範圍內的聯合行動研究是專業研究人員、教師、**部門、學校行政領導等組成的較為成熟的研究隊伍從事研究。這是較為理想的行動研究,它的特點是有專業人員參與,有較強的理論指導,研究力量大,充分的發揮領導、教師、研究人員的作用。

行動研究的適用範圍主要是適用於教育實際問題而不是理論問題的研究,以及中小規模而不是巨集觀的實際研究。針對教育的實際情境而進行,從實際中來又回到實際中去。具體表現為:

課堂教學研究將改革措施實施於教學過程;對課程進行中小規模的改革研究;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提供新的技術和方法;學校管理評價;對已確診的問題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難學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為的嬌正,環境因素的變革等。

四、 行動研究法的特徵

(一) 以解決問題,改進實踐為目的。 從行動研究的過程中可見:預診在於發現實踐中的問題。行動階段在於解決問題、改進實踐。

(二)研究與行動相結合。行動研究的過程是研究進行的過程同時也是行動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以"共同合作"的方式進行,揚長避短。 行動研究要求教師運用理論,系統的反思自己的實踐,要求研究者深入實際.從實際中發現問題。

並直接參與從計畫到評價實際工作的過程,與教師一起研究他們面臨的問題。所以行動研究以相互參與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與教師之間架起了橋梁,使之共同合作揚長避短。

(四)行動研究具有乙個不斷展開的螺旋過程。 從行動研究的框架中可見第乙個迴圈完了之後,進入第二個迴圈,從而使行動研究的整個過程構成乙個不斷上公升的螺旋過程。

五、行動研究的優點和侷限

(一)行動研究法的優點主要表現為:

1、適應性和靈活性

行動研究簡便易行,較適合於沒有接受過嚴格教育測量和教育實驗訓練的中小學教師採用。行動研究容許邊行動邊調整方案,不斷修改,經過實際診斷,增加或取消子目標。實驗條件的控制比較鬆緩,注重實際的教育環境,較有利於在教育這樣複雜的研究現象和領域內進行。

2、評價的持續性和反饋及時性

行動研究強調評價的持續性即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整個研究過程。 反饋的及時性從兩個方面看:一是及時反饋總結。

使教育實踐與科學研究處於一動態結合與反饋中。二是一旦發現較為肯定的結果,便立即反饋到教育實踐中去。

3、較強的實踐性與參與性

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緊密聯絡。教育研究緊緊圍繞著學校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行動。 參與性體現在典型的行動研究中,研究人員由專職研究人員、行政領導和第一線教師聯合構成,研究人員直接或間接參予方案的實施.

4、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使用

在較成功的行動研究中,可匯集多種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動研究法應是多種科學研究方法的靈活和合理的並用。

(二)行動研究法的侷限性: 行動研究法的侷限主要表現:由於其非正規性而缺少科學的嚴密性,在實際研究中,不可能嚴密控制條件,其結果的準確性、可*性不夠

六、行動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驟和程式要點

行動研究法產生以來,人們除了公認行動研究法是一種擴充套件的螺旋式結構外,對於實施的具體步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現在介紹以下兩種行動研究的模式:

(一)四環節( 四階段)模式: 即計畫--行動--考察--反思

四個迴圈階段。 "計畫"是行動研究的第乙個環節。計畫應以所發現的大量事實和調查研究為前提。

它始於解決問題的需要和設想,設想是行動研究者(行動者和研究者)對問題的認識,以及他們掌握的有助於解決問題的知識、理論、方法、技術和各種條件的綜合;設想還包含了行動研究的計畫。"計畫"包括總體計畫和每乙個具體行動步驟的設計方案,特別重視計畫中的第

一、二步行動。

"行動"即實施行動計畫。行動計畫的執行和實施具有靈活性。隨著研究者對問題認識的逐漸明確,以及行動過程中各種資訊及時的反饋,不斷吸取參與者的評價和建議,對已制定的計畫可在實施中修改和調整。

行動是不斷調整的。

"考察"是第三個環節。考察內容有:一是行動背景因素以及影響行動的因素。

二是行動過程,包括什麼人以什麼方式參與了計畫實施,使用了什麼材料,安排了什麼活動,有無意外的變化、如何排除干擾。三是行動的結果,包括預期的與非預期的, "反思"是第四個環節。反思是行動研究第乙個迴圈週期的結束,又是過渡到另乙個迴圈週期的中介。

這一環節包括:整理描述,評價解釋,寫出研究報告。

(二)六步驟模式具體步驟為

預診--收集資料初步研究--擬定總體計畫--制定具體計畫--行動--總結評價。

1.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現問題。對學校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得出行動改變的最初設想。在各步驟中,預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詢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占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畫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

3.擬定總體計畫:這是最初設想的乙個系統化計畫。行動研究法是乙個動態的開放系統,所以總體計畫是可以修訂更改的。

4.制定具體計畫:這是實現總體計畫的具體措施,它以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為前提,有了它,才會導致旨在改變現狀的干預行動的出現。

5.行動:是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在實施計畫的行動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資訊,可行的,則可以進入下一步計畫和行動。反之,則總體計畫甚至基本設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調整或修改。

這裡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畫,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6.總結評價:這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評價。

這一階段除了要對研究中獲得的資料、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結論外,還應對產生這一課題的實際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六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畫、,都處於乙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終。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六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畫、,都處於乙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終。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16.從個別性的前提推論出一般性結論的思維方法是a.歸納b.演繹c.分析d.綜合 17.在研究自然和社會現象時以分析他們的起源和發展過程為基礎的一種研究方法,稱為 a.系統方法b.資訊方法c.結構功能方法d.發生學方法18.定性分析主要是對資料進行 a.系統描述b.歸納的邏輯分析c.因素分析d.演繹...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一 教育研究的物件 一 教育研究的基本物件是教育活動 關於教育研究的物件,學界有著多種不同的觀點,如教育現象 教育活動 教育問題 教育存在 教育規律等,這與各自選取的研究視角和研究領域有直接關係。一般來說,將教育研究的物件表述為教育活動,即一切以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人類實踐活動。二 教育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及答案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作業 本課程作業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 客觀題部分 由15個選擇題組成,每題1分,共15分。第二部分為 主觀題部分 由簡答題和論述題組成,共15分。作業總分30分,將作為平時成績記入課程總成績。客觀題部分 一 選擇題 每題1分,共15題 1.在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動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