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歷史發散性思維

2022-04-28 07:42:04 字數 986 閱讀 7879

在傳統教育尤其是講授法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確定性,強調問題答案的惟一性和標準化,過分強調程式化的解題思路和邏輯步驟,造成了聚合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的優勢,反而不利於創造性發揮。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聚合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不可缺少的兩個側面。聚合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不平衡使學生常常過分依賴於知識的經驗性和規律性,在頭腦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勢,用單一的固有的,常規的心理準備去應付各種問題,從而缺乏思考獨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實現聚合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平衡發展,既是歷史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實現新課改的一大任務也是一重大課題,現實要求要加強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一、發散思維的含義與特性

所謂發散思維沿著不同的角度和思路來分析問題,提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它是一種無確定規則、無限制、推斷無定向的思維。它不依賴於確切的邏輯推理,而是主要憑藉個人的直覺和洞察,對事物和現象作出推斷,因而與直覺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絡。。

發散性的四大特性:1、流暢性:指乙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要求所表達的東西越多,意味著流暢性越好。

2、變通性:指靈活應變的特性。3、獨特性:

即思維成果的新穎獨到程度。4、精密性:每時善於抓住事物的關鍵資訊進行精密細緻的思考,對各種想法進行擴充套件和引申。

善於發散思維的學生,思維的流暢必、變通性、獨特性、精密性四者兼備,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產生獨特的思維成果。因此教育者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使他們思路開闊,多思善想,質疑問難,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意注意作業評價標準的改進,鼓勵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發散思維的依據。

構建主義認為,知識建構一方面表現為新知識進入,同時以表現為原有知識的調整改變,在獲得新知識時學習者要充分調動有關的知識經驗、分析、組織當前的新資訊,生成對資訊的理解、解釋、同時學習者要反省新知識和舊知識的一致性,鑑別、評判它們的合理性。在歷史學習中善於思維發散的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掌握主動權的積極的資訊加工者,通常對歷史有較為深刻的認識,有乙個非常清晰的史學認知結構,從而能夠對歷史現象作出正確的分析,從而產生對現實社會的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

學生發散思維培養

思維的積極性 求異性 廣闊性 聯想性等是發散思維的特性,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抓住這些特性進行訓練與培養,既可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又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一 激發求知慾,訓練思維的積極性 思維的惰性是影響發散思維的障礙,而思維的積極性是思維惰性的克星。所以,培養思維的積極性是培養發散思...

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小學生發散性思維

應試教育的一大弊端,是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乙個狹小的空間裡。學生不敢也不會大膽想象,那些大膽的猜想往往被認為是無理取鬧或者是不正規的錯誤答案。可想而知,小學生經歷這樣的學習之路怎能擁有良好的思維發散能力呢?於是,我們新課程改革下狠力去除這個弊端,力主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作者 楊景勳 新課程 小學 2018年第08期 摘要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不僅能夠極大地拓展小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還能提高其數學邏輯性,進而還可以有效提公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為此,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發散思維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以期為提公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供參考。關鍵詞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