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五環」教學模式簡介

2022-04-22 12:09:17 字數 5105 閱讀 4213

附件5中學數學「三部五環」教學模式簡介

一、內容綜述:

所謂「三部五環」教學模式,就是按照「教學設計問題化,教學過程活動化」理念要求,以問題為載體,活動為依託,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的,此模式旨在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劃分成「問題、誘思、活動」三個部分,而所有這些部分的課堂實施需要五個環節,即:導課、探課、練習、結課、作業,這五個環節構成了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同時也支撐起課堂教學的基本架構,是建構課堂教學的部件和要素,在教學流程設計中,以「問題情境」、「師生互動」、「設計意圖及**運用」三欄並行;在課堂教學活動程序中,以「創設情境,匯入新課——誘思**,獲取新知——變式訓練,鞏固新知——全課小結,細化新知——推薦作業,延展新知」等五個有層次梯度的活動序列展開。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首要代表人物維果斯基特別強調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歷史的作用,尤其是強調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階心理機能發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認為,高階的心理機能**於外部動作的內化,這種內化不僅通過教學,也通過日常生活、遊戲和勞動等來實現。另一方面,內在的智力動作也外化為實際動作,使主觀見之於客觀。

內化和外化的橋梁便是人的活動。另外,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係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即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因此,問題設計的難度處於「最近發展區」時,問題的信度和效度方可達到最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到最佳。

2、布魯納(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乙個現實世界的模式,學生可以藉此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這個模式涉及儲存資訊的內部系統,而資訊是通過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總是由一系列的片斷所組成,而每一片斷(或乙個事件)總是涉及到獲得、轉換和評價三個過程。

布魯納由此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資訊加工者。認為知識結構就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基本觀念,它不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還包括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學科更容易理解;有利於記憶,適於遷移;能夠縮小知識間的初、高階水平層次的間隙。

布魯納的知識建構觀點,揭示了學生獲取和掌握知識的方法、途徑及內化過程。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通過問題,誘導學生積極思考,才能促使學生在積極而有效的思維活動中吸納儲存和篩選加工資訊,從而實現主動而有效地意義建構。

3、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課標》還明確強調: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教法支撐

「三部五環」教學模式旨在規範教學流程設計和實施,消除教學設計的盲區和誤區,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力求避免教學過程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化教學過程。在教學方法選擇與利用上,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倡導一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為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三部五環」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中,可合理移植嫁接以下教學方法:

1、「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上海市青浦縣顧泠沅數學課改實驗小組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努力,探索實踐,總結完善,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總結融為一體,把教學經驗上公升到原則或原理的高度創新,從而形成有利於減負增效,且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強等特點的教改經驗,是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策略。這種方法以培養學生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為目標,運用四條原理:

情意原理、序進原理、活動原理、反饋原理;五種策略:將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將教材組織成一定的嘗試層次(序列);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來進行學習;注重回授學習效果;變式運用——強化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大致包括六步12字:

誘導——嘗試——歸納——變式——回授——調節,具體為:

(1)啟發誘導,創設問題情境。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擇嘗試點,編擬嘗試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先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觀察和磋商,逐漸形成這樣一種情景:

這個問題學生急於解決,但僅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又無法解決。從而形成認知「衝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師在本環節中不但應積極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憤悱」狀態,而且還應當持續不斷地對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加以促進和調節,使之指向明確並維持一定的程度。

(2)**知識的嘗試。這種嘗試的重點是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嘗試學習過程中通常可從事以下數學活動:

閱讀教材或其它書籍;重溫某些技能和概念;對數、式和圖形進行細緻地觀察;做一些簡單的數學實驗;對數學問題進行模擬、聯想或歸納、推演,通過試探或實驗,在自主**或合作交流中發現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參與有效,指導有方。一要擬訂適合學生水平的嘗試層次,確定「高而可攀」的步子,謹防難易失度;二要加強整體巡視,重視個別指導,及時捕捉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有效資訊,適時調節教學程序;三要相機對學生的嘗試情況給予適度評價或歸納講解。

(3)歸納結論,納入知識系統。組織學生根據嘗試所得,歸納出知識或技能方面的一般結論,然後通過必要的講解,有教師揭示這些結論在整體中的相互關係,和結構上的統一性,從而將其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中去。

(4)變式練習的嘗試。對於所得結論、運用概念變式,背景複雜化和配置實際運用環境等手段,編制好有一定層次、梯度的訓練題,讓學生進行變式練習方面的嘗試。編制練習必須注意:

防止機械模仿,應使練習的思維過程有適當的梯度。層層鋪墊,環環相扣,逐步攀公升、拓展、引申。有時也可對乙個問題進行適當的變化延伸,亦可在無損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材多個系題進行肢解重視,整編成具有一定層次的變式題組。

組題時還考慮有利於學生歸總概括解題方法和技能技巧,重視通法,兼顧技能,在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同題異構中全方位練學生思維的聚效性、發散性和創造性。同時,還應注意給學生創造質疑、生疑、釋疑的機會,使之受到同多種形式給出問題條件的訓練,力求實現讓變式訓練過程稱為學生逐步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5)回授嘗試效果,組織質疑和講解。教師應通過觀察交談、提問分析、課內巡視、課堂練習、作業考查等途徑,隨時蒐集評定學生嘗試學習效果,及時回授評定的結果,有針對性地組織,質疑和講解。質疑要質在疑處(點子上),有利於研究問題的進一步展開;講解則是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解決疑難問題,幫助則是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解決疑難問題,幫助學生克服思想障礙,對那些不易被學生發現的問題加以明確的闡述。

(6)單元教學結果的回授調節。在乙個單元或一章節教材學完後,要進行關於教學效果的回授調節(單元過關監測與講解),其中尤以「階段過關」最為重要。教師應當給掌握階段內容有困難的學生第二次學習機會,針對存在問題幫助「過關」。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是江蘇省泰興市洋思初中原校長蔡林森,引領全校教師經過五六年的艱苦實踐,探索出的有利於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結構是:將課堂內的教學過程分為「先學」「後教」和「當堂訓練」等三個基本步驟。

第一是「先學」,即教師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簡明揭示學習目標後指導學生經過獨立自學發現疑難和問題,這裡,教師要注意對學生講明要求,指導學法,並基本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特別是後進學生的自學情況,了解和梳理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第二是「後教」,即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疑難問題,促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及教師啟發解決疑難和問題,這裡,教師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講解,要創設民主與平等氛圍,並緊緊抓住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契機;第三是「當堂訓練」,即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當堂作業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基本實現課始揭示的學習目標,這裡,教師要注意保證時間,促進學生當堂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同時要基本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為課後的作業和輔導打好基礎。基本特徵是:一是面向所有學生,尤其是要關注後進學生,充分發揮全體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目標明確,時間管理嚴格,教師通過以標扣本、精講善誘來促進學生的智力活動緊張有序、活潑高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真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三是緊扣目標要求(三維目標),重視學情反饋,課堂上,教師通過優化導學、解惑與訓練策略來促進學生的自學、質疑與作業;課堂外,通過周周清、月月清等措施強化缺漏查補,促進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品質的培養。四是也高度重視課前的備課、預習和課後的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將課內外的教學活動統一為乙個有機整體。

五是整個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機過程,教師注意抓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的契機。六是來自普通的農村學校的實踐,樸實易行,可供各地初中在幾乎所有學科的教學中借鑑和運用,而且對小學高年級和普通高中也有明顯的借鑑作用。

3、「引導——發現」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猜測——推理驗證——得出結論」

4、「自學輔導」教學法的教學結構是「提出要求——組織自學——討論交流——鑑疑講解——練習反饋」

5、「活動——參與」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是「創設問題情境——實踐活動——合作交流——總結反饋」

四、「三部五環」教學模式在各種課型中的應用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化發展的,並且因教學目的、內容、課型等的不同而不同,「三部五環」教學模式也不例外,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合洋思、青浦教改實驗經驗,按照初中數學教學目的要求,初中數學課型主要可分為新授課、練習課和複習課。以下就「三部五環」教學模式在各類課型中的應用簡介如下:

1、「三部五環」教學模式在新授課中的應用課堂教學結構為:「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問題誘導,**新知——變式訓練,鞏固新知——全課小結,內化新知——推薦作業,延展新知」。新授課一般涵蓋描述型概念教學和推導型概念教學,因而,儘管環節大體相同,但具體操作又有其相異之處,因此,必須建立各自的課堂教學結構,通常情況下,若描述形概念教學涵蓋內容比較零散且屬於非核心概念時,一般宜適用嘗試自學輔導法,其課堂教學結構為: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提出要求,組織自學——檢查效果,鑑疑講解——變式訓練,討論交流——推薦作業,深化提高;若描述形概念教學涵蓋內容相對集中,且屬於核心概念,則宜採用「引導——發現」 法組織教學,其課堂教學結構為:新舊聯絡,正反對照——引導觀察,探獲本質——及時分化,適時類化——變式訓練,反饋提高——推薦作業,延展認知;推導型概念教學以「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為主,附之於「活動——參與」式教學,其課堂教學結構為:設立懸念,引發衝突——示演操作,形成假設——驗證假設,獲得定論——變式反饋,強化認識——概括總結,拓展認識。

注:1)「設立懸念,引發衝突」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應著力於三個方面:一是突出乙個「實」,即真實;二是體現乙個「效」,即有效;三是彰顯乙個「啟」,即具有啟發性,通常情況下,所生成的教學情境應為:

學生急於想解決這類問題,但利用已有的知識及經驗又無法解決,從而引發認知衝突,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憤悱」狀態,為後繼艱苦求索做好心理準備。

三線五環節教學模式

1 構建了 三線 五環節 自主 的課堂教學模式。三線 五環節 自主 式教學模式是我校課堂改革的一種嘗試,其核心在於體現 主導 與 主體 的有機統一,實現 教 與 學 的和諧共振。三線 是指 教線 學線 和 問題線 其中 學線 是主線,問題線 是核心,而 教線 是通過 問題線 作用於學生的 學線 為 ...

「三板塊,五環節」教學模式

在校委會的領導下,今年我校試行 三板塊,五環節 課堂教學模式。所謂 三板塊 是指教學過程分為 情境匯入 新科 和 課堂小結 三大板塊。所謂 五環節 是指 新科 這一板塊分為五個環節,即自主學習 合作交流 展示提公升 精講點撥 達標測試。在情景匯入時,教師可以運用一首歌,乙個故事,乙個案例等,目的在於...

三主五環解說

課堂教學模式徐溝 鎮中徐溝鎮中 三主五環 課堂教學模式 遵循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形成我校獨特的教學特色,這是我校推行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為了實現這一基本要求,形成自己的辦學優勢,打造自己的辦學品牌,特構建出 三主五環 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各任課教師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