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索

2022-04-03 21:14:58 字數 5413 閱讀 8613

摘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語文課堂教學應當重視教師的指導,更要強調學生自主的、積極的、多樣的,充分的參與。但目前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本書,一言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教學方式。

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從分析存在的現狀、轉變觀念、激發興趣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體作用;課程標準

新課程倡導的主體作用就是「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並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讓學生通過積極的智慧型活動獲得知識,培養情感,發展智慧型,促使他們生動和諧地發展。

但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本書,一言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教學方式。我深深感到對「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還存在一些值得**的現象。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計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備課。

一些教師備課為備課而備課,為檢查而備課。教案不過是在不斷「重複」昨天的、過去的故事。教案也越來越簡單,甚至懶得做教學設計,同行中複製乙個或上網**乙個了事,還美其名曰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有了教案,上課照搬,全然不顧學生的感覺,從來不對具體學情作具體分析,或圈養,或放養,課堂教學中不作設計,課後沒有反思。

(二)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一些教師認為以學生為主體就是把教學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於是出現「放羊式」的教學方式,如在課堂上用**展示問題,讓學生自學,然後做題目,逐題交流,出示答案,整堂課教師的任務就是出示問題和答案。有些教師盲目認為講得越少越好,覺得講多了就會有「滿堂灌」之嫌,講多了就是「填鴨式」,倘若碰到觀摩課、示範課、評比課等,那更是要多讓學生講,多讓學生活動,自己少講或不講。更有一些教師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的合作、**活動不加任何指導,一任學生自由發展,尤為突出的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有教師只站在課堂一角,以示這是我的課,至於學生的**活動,他(她)始終不融入其中,更不可能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點撥,對存在的較普遍的問題,也不進行評價反饋,整堂課教師沒有起到任何「導」的作用,誤認為只要教師不講或少講了,學生的主體性就得到了凸現。

(三)認為只要課堂氣氛活躍就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實驗至今,從表面看我們許多課堂氣氛確實活躍了,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設計出許多問題,表面上看有問有答,你來我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參與教學並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其實學生只有回答問題的義務,是自覺不自覺地按照教師設計的問題、模式、計畫和步驟去學習,學生只是完全在教師「導引」下圍著我們轉的陀螺而已,教學過程的主角還是教師,學生充其量是「配角」,就是參與課堂教育也總是那麼幾個所謂的「尖子」,其它學生則處於被動地接受狀態,因此,看似熱鬧的課,其實與學生何干?就學生思維而言,整個課堂是「一潭死水」。課堂上學生閱讀文字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很少,分析、品味的過程缺乏,致使學生思維不活躍,不敢主動發問,也就不可能有發現,事實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沒能得到調動,也就不可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課堂教學中的合作、互動還是流於形式。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形式,這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小組討論學習,但在實際操作中更多的是流於形式的合作,往往是教師丟擲乙個或幾個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幾分鐘後草草收場,由幾位優等學生展示討論結果。而在這過程中總有一部分學生游離於問題之外。許多教師把合作教學單一地理解為小組合作學習,認為只要進行小組合作,不論有否必要,是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管效果如何,都能促進學生發展,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

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探索策略

(一)更新理念,轉變角色。

新課程倡導教師為學生服務。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要教師要充分重視為學習者設計教學,教學設計要以是否幫助學生學習為出發點,要以學習者為本,幫助學習者提高,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主人,明確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充滿活力的人。

教學設計要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尤其要重視教學中設計和後設計,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進行反思,以期望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佳發揮。

小學語文課堂的實踐性較強,各種語言技能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的實踐。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學生能否發揮學習主體作用與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

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從心底裡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教學是主渠道」。

(二)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學生,創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心理學指出,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密不可分的。師生之間建立親密融洽的關係,努力創造健康的、生動活潑的良好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愉悅、寬鬆、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比較順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漲,課堂教學便會呈現出生動活潑、富有生機活力的景象。

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獨立進行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較強的記憶力,還能活躍思維,發揮智力潛能,有利於產生創造的勇氣和信心。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和心理發展水平,以飽滿的熱情上好每一堂課,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乙個學生都投以信任的目光,對待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讓每位學生在這種寬鬆愉快的教學情境中「自由地呼吸」,吸吮知識的瓊漿。

(三)激發興趣,培養信心。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啟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受到保護和激勵。

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1)明確任務,激發興趣。

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就是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意學習。實踐表明,有意學習與無意學習的效果存在極大的差異。如果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積極地參與學習,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緒狀態,就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明確任務?一般採用的是下列三種方法。第一種,開宗明義法:

教師在每節課開始時,掛出小黑板(或是口頭講述)揭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並讓學生看清、記住。第二種,篩選討論法:教師把學生預習課文或自學後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篩選,結合文章的重點、難點,抓住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習。

第三種,分步揭示法:教師不是一上課就和盤托出,而是隨著學習過程的展開,相機分步揭示。教師要引導學生認同教學目標,以激發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創造性地學好語文的重要心理品質之一,實踐證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地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並做到「學有所樂」,達到「學有所獲」。

激趣的途徑、方法很多,包括:教師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態、語言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成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方法要經常變化,刻意求新,讓學生時常有一種新鮮感等等。

(2)設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處於引導地位,要針對教學內容,巧妙設計生動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積極的研究、探索。設定情境是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探索有價值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自我領悟新知識從而獲取新知識。使其自動學習是整過程式的核心部分,是通過訓練,使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學會自我學習,發揮在教學活動中主體作用,使學生聽、說、讀、想能力得到發展,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其次,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佔主體地位。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3)營造氛圍,創設自主學習環境。

教師要積極營造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創設自主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巧在設計;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學習,點撥思路技巧,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學習線路,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不應是學生思維的保姆,而要讓知識成為學生勤於思考的果實,授人以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看書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看書讀書,創設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但讓小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也不等於教師把全部教學內容交給他們,自己樂得清閒;而是先教給學生自學的程式和方法,把較易把握的內容教給學生,對較難掌握的,教師還是要親自講解。

①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動精神。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習慣於包辦代替,教師上課時往往一講到底,學生缺少自主學習質疑問題、思考實踐的餘地,既無培養創新意識的機會,更無展示創新思維的空間。教師的話成了「金口玉言」,不容懷疑和違背,使學生習慣於做「忠實」的聽眾,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積極思考習慣的養成,阻礙了學會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鼓勵學生廣泛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從而喚醒他們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就是我們教師的神聖職責。

為了讓學生獲得終身受用的語文基礎性學習能力和創造性學習能力,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自學方式的指導。學生圍繞課堂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有重點地進行自學,為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我們要做到三點:①先「扶」後「放」。

自學時,教師先設計出一組既建立在學生最近發展區又饒有興趣的問題,引導他們帶著問題自學,這就是「扶」。在學生有了一定自主學習能力之後,就放手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目標去讀書,去思考、去發現、去提問,這就是「放」。②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③分層要求。學生智力和個性有差異,要求層次不同的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解決自學目標中的兩到三個重點問題。這樣,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②學會共處。有了自主意識和主動參與的意識後,更就注意讓學生學會共處。學生共處就是與他人一道參加所有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必要的合作。

知識經濟時代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更訓練學生與他們共事的能力。合作互補,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這是語文課的理想境界。

語文課可以通過討論,特別是分組討論來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將自己學習結果在小組內交流,並共同討論解決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然後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在整個過程要適時地加以點撥、引導、糾正、補充完善,多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增強學生與人交往,相處、合作的意識。實踐證明,在群體中讓學生進行合作創造,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從而提高個體的創造能力。

同時培養學生從小學業會與人交往、相處、合作的意識,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

(四)啟發思考,激發質疑。

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即主動讀書、獨立思考和善於質疑的能力。

(1)教師應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為學生創設質疑的氛圍,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多問「為什麼」,並勇於**解答,教師要激出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有問題意識,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離開課堂,這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而對學生的發現、發問和解答要給予重視和愛護,並多鼓勵,多引導,多總結。

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條件,使學生潛心讀書、用心思考、有所知、有所悟,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養成良好的創新意志品質。

新課標下語文教學

課例中教師對教材,對知識點,內容設計,教學評價等爛熟於胸,教法新穎,學生的興趣濃厚。教學思路 線索 過程清晰。這都取決於老師的基本功,基本功紮實了,教學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培訓期間,觀摩了迎園中學一老師指教的 狼圖騰 閱讀交流課,不也正是如此嗎?教者不慌不忙,落落大方,學生生動活潑,精彩紛呈,台下...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反思之我見

劉集中心校董廟小學張公豔 130 新課程標準 積極倡導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反...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析

作者 何炎青 新校園 上旬刊 2014年第12期 摘要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作文的特點。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 教學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學生進行...